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77例经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宫颈病变患者,其中重度炎症109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5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25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0例和宫颈癌13例,分别对以上六组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行13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锥切,将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重度炎症、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患者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者分别为17例、21例、77例、33例、30例和13例,感染率依次为15%、35%、61%、94%、100%和100%。结论宫颈病变程度越严重,13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随访1年观察整合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进展为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患病率探讨宫颈上皮中整合态HR-HPV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96例HR-HPV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组中宫颈脱落细胞中HR-HPV DNA的整合状态。结果①2组进展为高级别的宫颈病变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宫颈病变有关因素的分析中,整合态HR-HPV感染时发生宫颈病变的危险度增加。结论整合态HR-HPV感染为引起宫颈高度恶性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测定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诊断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387例,在治疗前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进行HR-HPV的测定,以病理学结果为确诊及分组标准,探讨HR-HPV阳性率、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HR-HPV阳性337例,阳性率为87.08%,阳性时病毒载量范围1.00~3221.87pg/ml.其中,低级别病变阳性率为75.41%,高级别病变阳性率为92.16%,宫颈癌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随着官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的检出率随之增加;但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梁欣  黄锐  吴绮霞 《肿瘤药学》2013,(5):353-35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病变检查的患者2290例,检测所有患者高危型HPV-DNA的载量并对其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229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占93.58%;Ⅰ期癌前病变占1.83%;Ⅱ期癌前病变占1.62%;Ⅲ期癌前病变占1.79%;宫颈癌占1.18%;537例患者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为阴性。慢性宫颈炎、Ⅰ、Ⅱ、Ⅲ期癌前病变、宫颈癌的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的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35~0.15 pg·mL-1、38.52~0.20 pg·mL-1、516.89~3.88 pg·mL-1、420.82~16.66 pg·mL-1、1243.81~14.53 pg·mL-1。与宫颈炎患者比较,Ⅰ、Ⅱ、Ⅲ期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的病毒负荷量显著升高(P<0.05)。Ⅰ期癌前病变患者的病毒负荷量显著低于Ⅱ、Ⅲ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数据库建立与宫颈病变的预防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病例76例作为对象,完成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建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与数据库,根据TCT检查结果异常和HPV检查证实为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的,行电子阴道镜及宫颈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对其采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阴道镜检查以后,对患者宫颈癌前病变预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随机对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n=25)采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实验组(n=25)采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对其采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阴道镜检查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对宫颈癌患者的早期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筛查,从而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芳  刘静 《天津医药》1999,27(5):294-29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53例妇科感染门诊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结果:HPVDNA总阳性率为52.3%。其中慢性宫颈央组阳性率为16.7%、假性湿疣组为29.8%、疣样病变组为37.5%、尖锐湿疣(CA)组为61.7%、宫颈上皮内启样病变(CIN)组为79.7%、宫颈癌(CC)组为90.9%。CA、CIN及CC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均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升高趋势,表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许颖  马毓梅  张杰英  刘丽霞 《河北医药》2013,35(12):1884-1886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黏膜和皮肤的双链DNA病毒,是最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之一,通过感染皮肤和黏膜鳞状上皮细胞,引起感染上皮的增生性病变甚至肿瘤的发生[1]。最早确定的HPV相关肿瘤是宫颈癌[2]。70%宫颈癌可归因于HPV中的致瘤高危株HPV16/18的感染;"低危型"HPV引起皮肤(或黏膜)疣等病变,根据感染类型和病变区域的解剖学特  相似文献   

9.
杨炳  孙丽君  刘经伟  肖渝 《贵州医药》2006,30(10):870-87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HPV(16、18型)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1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DNA进行检测,其中鳞癌(SCC)37例、腺癌(AUC)16例、CIN 45例(Ⅰ、Ⅱ、Ⅲ级各15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C)20例。结果(1)在SCC中HPVl6阳性率为75.68%,明显高于CIN(35.56%)、AUC(25%)及NC(5%)(P<0.01,P<0.01,P<0.01);CIN中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NC(P<0.01);(2)AUC中HPV18阳性率为62.50%,明显高于SCC(8.11%)、CIN(4.44%)、及NC(0.00%)(P<0.01,P<0.01,P<0.01);(3)CINⅡ、Ⅲ级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I级(P<0.01,P<0.05);(4)不同分化SCC、AUC相互间HPVl6、1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SCC的发生可能和HPVl6感染有关而AUC发生可能和HPVl8感染有关;(2)HPV16感染可能在CINⅠ发展到CIN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SCC、AU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渝  郑秀惠  王婉  罗世福  汪利亚 《安徽医药》2018,22(11):2102-210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HR-HPV检查的191例宫颈癌及521例CIN患者资料,给予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术后转阴的差异,探讨HR-HPV持续阳性、术前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2年HR-HPV转阴率为97.3%,CIN患者术后2年HR-HPV转阴率为91.1%;宫颈癌及CIN患者病毒载量与术后HR-HPV转阴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07,P>0.05;r=-0.39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及CIN术后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P>0.05;OR=1,P>0.05);宫颈癌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相关联(OR=6.631,P=0.000);CIN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OR=18.926,P=0.000)。结论 宫颈病变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无明显关联,而与术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如术后HR-HPV持续阳性需警惕宫颈病变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人乳头瘤病毒DNA(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PV DNA)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2 61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分类.细胞学诊断≥ASCUS或高危型HPV DNA阳性患者建议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宫颈病理诊断≥CIN1为阳性.结果 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66.9%,TCT检查敏感性为53.1%,特异性为72.3%;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较TCT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ASCUS患者,54.5%出现宫颈上皮内瘤病(CIN),显著高于高危型HP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的敏感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细胞学诊断ASCUS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可提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孕前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将孕前妇女以年龄为界分为≤25岁,26-30岁和31-35岁三组,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对318例孕前检查妇女进行高危型HPV感染检测,比较三个年龄组之间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8例孕前妇女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总阳性率为11.54%(44/318),≤25岁组、26-30岁组和31-35岁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5.78%(14/95)、9.35%(19/203)和13.25%(11/83)。三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好发于育龄女性,加强孕前妇女高危型HPV检测对孕前检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春霞  苏光  高立亚 《医药世界》2010,(11):1371-137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7-02-2008-06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疑为HPV感染或宫颈病变的841病例进行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诊断异常或HPV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HPV检测阳性率为43.28%,液基细胞学诊断异常占45.30%。组织学诊断阳性≥CINI中HPV与细胞学检测阳性率均大于75%。结论 HPV分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法(TCT)与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联合检测宫颈外口及宫颈管脱落细胞,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和宫颈无细胞学形态改变的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率。结果总阳性率为42.77%(139/325),对照组、癌前病变(CINⅠ~Ⅲ)组、宫颈癌组阳性率分别为9.38%(12/128)、53.96%(75/139)、89.66%(52/58),3组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9例高危HPV分型,以HPV16型为主,占66.19%(92/13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HPV16是最主要的高危型HPV。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宫颈液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一致性,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356例疑似HPV感染的标本进行基因诊断,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DNA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HPV分型,比较这两种方法对13种高危型HPV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78.9%(281/356),其中单一感染217例,多重感染64例;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结果阳性280例;两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总符合率92.6%,总Kappa指数(KI)0.891,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更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对HPV进行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正常上皮、CIN和宫颈癌共1 83例进行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检测;PCR检测正常上皮和CIN组织中HPV16、18型的存在.结果 Bcl-2表达阳性率在从低级别CIN组到高级别CIN组逐渐增高,而bax的表达与之相反(P<0.05);CIN Ⅱ、CIN Ⅲ的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HPV感染呈正相关;Bcl-2和bax在宫颈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宫颈鳞癌Bcl-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PV感染可能与诱导Bcl-2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组织增殖有关,从而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57例≤35岁及239例〉35岁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法进行HPVDNA分型检测或用HCII法进行高危型HPV测定。结果年轻宫颈癌组早期(≤Ⅱa期)病例53例(92.98%),发生淋巴结转移10例(17.54%),两组在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血管间隙浸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HPV分型检测者研究组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80.77%(21/26),高危型HPV亚型主要为16型(73.08%),对照组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74.51%(76/102),16亚型感染率为66.29%,行高危型HPV测定者研究组HPV阳性率为94.44%,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型HPV感染种类及病毒载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临床期别早、淋巴结转移率高,HPV感染率高,以16型多见。高危型HPV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