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痛经     
<正> 1、处方:向日葵15克,干山楂30克。用法:上药烤焦后研末,加红糖60克,分2次冲服或煎服,1日服完。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时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服1-2个月经周期。疗效:治疗15例,痊愈6例,进步5例,无效4例。来源:《医学资料选编》(解放军二○二医  相似文献   

2.
余自拟“消疣汤”治疗扁平疣25例,痊愈22例,占88%;好转2例,占8%,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为90%。25例中,一个疗程(15天)痊愈者18例,二个疗程痊愈者4例。方药及方法:薏苡仁、白茅根各30克,板蓝根20克,槐花18克,柴胡、蜂房、菊花各12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一日1剂,水煎服三次。药渣加水再煮,取汁洗患处日三次,每次10分钟。  相似文献   

3.
<正> 20.处方:黄连1.5克。用法: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服,每日1.5克(装在4颗胶囊中),连服四天,可避孕一个月。效果:观察5例,1例服药已5个月,2例已4个月,2例已3个月,均未怀孕。来源:上海十一制药厂中草药小组。备注:服药后反应有月经量减少,经期稍延长。21.处方:土茯苓(新鲜者)15克,元明粉12克。用法:于月经干净后水煎上药一次服完,连服3天,可避孕一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用“复方红糖膏”治疗溃疡病65例,治愈52例,占80%,好转13例,占20%,疗效确切,深受欢迎。介绍如下: 方药配制:先将250克红糖炒焦;大枣500克蒸熟去皮去核;鲜生姜120克捣烂取汁;花椒60克研细末,一并纳入鲜猪胃里,用线缝合放进铝锅内文火蒸2小时后取出,装入瓷罐里封口埋入土中,七天后取出,置阴凉处备用。服药方法:每日饭前半小时服一匙子,一日三次(夜间症状明显,睡前加服一次),七  相似文献   

5.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30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85年采用中医中药综合疗法,共收治3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显效12例,占40%,有效12例,占40%,总有效率80%。治法以内服马钱复痿灵汤(自拟)为主,配合针灸、按摩以及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药物组成为:黄芪10克、山药10克、白术、灸甘草6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川芎6克、熟地10克、肉苁蓉1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30克、附子6克、制马钱子粉0.3克分冲(三岁以下0.15克,成人0.6克,一个疗程后可酌情加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制马钱子粉不煎分二次于饭后冲服。每个疗程为20天,停药5~10天再服。针刺穴位:肩髃、曲池、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等。按摩是在患者肢体上用按、揉、捏、拿、点等手法治疗,穴位同上。二者交替进行,每周各三次。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临床运用岳美中教授和王占玺老师之常用治偏头痛验方加味(名为愈痛饮),治疗头痛52例,疗效甚佳,现简介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系门诊病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月,以1至6年为多,共38例。二、治疗方法愈痛饮组方:菊花10克,霜桑叶10克,黄芩6克,薄荷6克,苦丁茶6克,连翘12克,夏枯草12克,蒿本6克,白芷10克,鲜茅根12克,荷叶2张,川芎12克,细辛3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主要用于风热型和肝经风火上攻型头痛。三、治疗效果本组52例,服药在6~52剂之间,以服10~24剂者最多,占42例。其中肝经风火型38例,治愈33例,显效5例,风热型6例,治  相似文献   

7.
在1982~1984年中,笔者用加味生化汤治疗人流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360例,其中显效(用药三付,不再出血)210例,占58.3%;有效(用药三付,流血时间不超过6天)150例,占41.7%。基本方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6克,红花4克,丹参15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炮姜3克,茺蔚子15克,炙甘草6克。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  相似文献   

8.
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咳喘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药:杏仁、半夏、南星、苏子、白芥子各6克,陈皮15克,全蝎3克,蜈蚣2条,丹参9克。以上药物水煎浓缩至100—200毫升,按患儿年龄酌减。每日三次,温服,三天为一疗程。年龄小的患儿可少量频服。治疗效果:显效:服药三天,咳喘止,痰少,精神好转,食纳增加,肺部喘鸣及痰鸣明显消失,胸透正常者25例,占50%。好转:服药三天,咳喘减轻,痰少,精神好转,肺部喘鸣及痰鸣较前减少者22例,占44%。无效:服药三天,未见明显好转,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者3例,占6%。总有效率94%。病案举例:郭某,男,3个月,患儿以支气管  相似文献   

9.
痛经食疗方     
雪吻 《家庭中医药》2005,12(11):51-51
葵花籽山楂方葵花籽15克,干山楂30克,烤焦后研末,加红糖60克冲服或煎服,每剂分2次服,当日服完,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服,连用1~2个月经周期。验例:共治疗患者15例,病期最短者半年,最长者7年。治疗后观察3个月,痊愈者6例,效显者5例,无效4例。其中以血瘀和虚寒二型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药:茵陈180克,金钱草90克,川郁金60克,粉甘草15克,红糖(量不限),水煎服。五天1剂,1日3~5次,当茶冲糖饮之。治疗效果:250例经服本方治疗后,全部治愈(上述症状及体征先后消失,肝功复查正常)。其中服3剂111例,服4剂98例,服5剂34例,服6剂5例,服8剂2例,总治愈率为100%。3年后随访48例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1.
制用法:紫油朴9克,研末过筛,每服3克,日三次。三岁以下小儿减半。治疗效果:获愈时间1~5天。2天以内治愈者17例,占68%;3~4天治愈者6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22例,女2例,年龄18~38岁。病程1~4年11人,5~10年7人,10年以上6人。其中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24例经X线钡餐透视均有龛影。二、方药组成和用法:广木香、白芨、五灵脂、十大功劳各15克,乳香、没药各6克,甘草9克。胃酸高加海螵蛸15克;胃酸低加乌药15克。诸药研成粉末,每日3次,每次15克,温开水送服。如有胃脘剧痛者可用2%奴佛卡因1毫升加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毫升双侧足三里穴封,每日1次,用10~12次。或服颠茄合剂、颅通定3~7天。三、疗效观察:24例中,服药后,龛影消失及主要症状消失者21例。服药龛影消失者最长时间为48天,最短23天。四、病例介绍:孙某,男,21岁。胃脘部于饭前疼痛,纳少,伴反酸,嗳气,呃逆,  相似文献   

13.
<正> 4.处方:龙胆草500克。用法:于经净后连服三天,分三个月经周期服完,水煎服,日服2次。效果:38人服用,30人有效,8人怀孕(8人中流产7人)。备注:江苏用龙胆草30克煎汤,于月经干净后服用,一月一次,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可避孕一年。临床试用53例,观察2—9个月,成功率87%。  相似文献   

14.
<正>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先兆流产3人,产后恶露不绝2人,功能性子宫出血23人,子宫肌瘤2人。治疗方药:桂枝6克,茯苓、丹皮、海螵蛸各10克,桃仁3克,白芍15克,党参45克。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服三剂治愈7例,6剂治愈14例,6剂以上治愈7例,显效2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多年来,以月华丸加减治疗肺结核咯血68例,疗效甚佳。一、一般资料:68例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19~30岁22例,31~40岁26例,41~50岁15例,51~65岁5例。咯血病程3天~2个月。多数病例在初病时经用其它药治疗未效,或初服有效但再服无效而改用本方治疗。二、方药及用法:天门冬10克,麦门冬10克,南沙参10克,干地黄10克,山药10克,百部6克,川贝母10克,牡蛎15克(先煎),川百合10克,白芨6克,三七3克(研末吞服),阿胶10克(烊化)。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若咯血鲜红、发热者,加炒黄芩、炒栀子;咯血色紫、胸闷痛者加丹参。三、治疗效果:68例中,服药后咯血于24小时内停止者52例;明显减少者14例;中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85~1989年,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因外来暴力所致的外阴部血肿3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中20~30岁者20例,31~40岁者10例,以青年居多;就诊时间一般在1周以内。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丹皮栀仁茯苓白术乳香没药穿山甲各10克当归赤芍各12克水蛭6克甘草梢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3剂为1疗程。治疗结果 1疗程痊愈者10例,占33.3%;2疗程痊愈者15例,占50%;3疗程痊愈者5例,占16.7%,全部有效。附典型病例例1:陈某某,男,32岁。本市铁匠。因铁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     
<正> 1、处方:生大黄15克,鸡蛋5个。用法:生大黄研末,分5包。鸡蛋敲1个洞,去蛋清,装入生大黄末3克,煮熟服。每次月经净后,每夜临睡前服1个,连服5个为1疗程。如患者体质较差,便泄1日3次以上,大黄用量酌减。疗效:治疗30例,24例有效。  相似文献   

18.
白虎汤和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笔者以两方合用治疗荨麻 疹6例,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5天.治疗方法:石膏10~30克 知母10~15克芒硝3~6克(冲)大黄6~10克 甘草6~10克 粳米30克.水煎.日三服.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最多服药12剂,最少服药3剂,三个月后随访均未复发.典型病例:乔××,女,43岁,农民,1981年10月初诊,门诊号00714.患者于1970年  相似文献   

19.
方药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板蓝根20克芦根15克服法每日1剂,煎分2次服。临床疗效自1988~1989年治疗94例水痘患儿,其中男58例,女36例;年龄2~13岁,10以下占90%。均伴发热,体温在37.8℃~40℃之间,其中38.5℃以上者占67%。经治后全部痊愈。退热时间平均6小时至1.5天,水痘结痂平均3天。  相似文献   

20.
自拟中药方制药酒治疗骨质增生62 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总病例 62 例,其中男 59 例,女 3 例,男与女之比为 1:0.05;年龄最大 75 岁,最小 47 岁,平均年龄61 岁;病程最长 6 年,最短 3 个月;病情分类:颈椎骨质增生 16 例占 26.7%,胸椎骨质增生 3 例,占 5.8%,腰椎骨质增生 41 例,占 67.5%。2、诊断标准 局部疼痛,严重时活动受限,经 X 光摄片有骨质增生影可确诊。3、治疗方法 青皮、三七、肉桂、血竭、川芎、胆草、柴胡、土别虫、红花各 5 克,当归、杜仲、骨碎补、生地、木香、薄荷、独活各 10 克,制草乌、制川乌各 3 克,用 45~50 度粮白酒 1500 毫升浸泡半月后即可饮用,每日服 3 次,每次 30~50 毫升,连服 20 天为 1 疗程,服药期间忌服鸡、鸭、鱼、磨芋等发物。4、疗效判断标准及治疗结果4.1 显效:局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能恢复体力劳动者36 例,占59%。4.2 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活动仍轻度受限,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者 18 例,占 30%。4.3 无效:局部仍感疼痛,活动仍受限,X 光复查无变化者 6 例,占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