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 简称 CG)是主要的胆汁酸之一。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Bile Acid)是由胆固醇经肝细胞合成。胆汁酸的主要成份有四种:胆酸(Chol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石胆酸(Lichocholic)。胆汁酸的合成,摄取和清除均在肝脏内完成,贮存在胆囊中,餐后胆囊收缩胆汁中的胆汁酸随之排入小肠,对脂肪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吸收,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输送到胆囊  相似文献   

2.
胆酸巴(Cholbam)是一种肝内由胆固醇合成的原发性胆汁酸。胆汁酸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形成混合胶束并促进肠道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胆汁酸合成所需酶的单一酶缺陷可引起合成障碍和过氧化物酶体病,患者由于胆汁酸缺失导致胆汁流量减少,引起毒性胆汁酸中间体在肝脏中积蓄和饮食中脂肪  相似文献   

3.
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山  雷秉钧 《四川医学》2001,22(10):964-966
慢性胆汁瘀积所导致的肝损害是因为疏水性的胆汁酸潴留于肝脏浓度过高所致。研究表明 ,包括石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等疏水性胆汁酸具有肝脏毒性 ,其机理可能是疏水性胆汁酸溶解了细胞膜的脂质成分 ,破坏了细胞的完整性 ,导致细胞内成分的溢出 ,以及肝细胞的坏死 [1]。另外 ,也可能通过激活异常的免疫反应损伤肝脏 [2 ,3 ]。熊去氧胆酸是鹅去氧胆酸的 7- β差向异构体 ,最早从中国黑熊的胆汁中分离 ,易被肝脏摄取 ,与甘氨酸结合后分泌进入胆道 ,并参与肠肝循环。正常机体摄入熊去氧胆酸后可以增加胆流 ,并加速胆汁酸的分泌 [4 ]。熊去氧胆酸可以…  相似文献   

4.
人工蛇胆汁中胆汁酸的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薄层色谱法考察了人工蛇胆汁的胆汁酸组成;以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人工蛇胆汁中的主要胆汗2酸成分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包括牛磺鹅去氧胆酸)进行了测定。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人工蛇胆汁中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扬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分别为40.22mg/mL和2.35mg/mL。结果表明牛磺胆酸是人工蛇胆汁中的主要胆汁酸成分;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人工蛇胆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1胆汁酸临床评价 1.1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大量的有机酸,为胆汁的主要成份。肝脏中胆汁酸合成约每天0.3~0.8g,为初级胆汁酸,包括游离胆汁酸(如胆酸、鹅脱氧胆酸)和结合胆汁酸(如甘氨胆酸等)。初级胆汁酸随胆汁分泌入肠道后,受肠道细菌分解,转变成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酸、石胆酸等)。肠道中的胆汁酸有95%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脏并再分泌入胆汁。据测定,这样的肝肠循环每天约4~10次。胆汁酸具有促进脂类食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可溶性状态之功能。胆汁酸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  相似文献   

6.
胆汁酸(Bile acide)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在其它体液中的浓度甚微。依其化学结构的略有不同可分为胆酸(hol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 O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 Cholic acid)和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等四种。肝脏是胆汁酸的合成器官,同时又是摄取和清除器官。胆汁酸是由胆固醇经肝细胞代谢的产物,在肝脏又和甘氨酸和牛磺酸结合,另有少量可以和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成酯。出生三个月的婴儿主要和牛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鹅去氧胆酸对肝癌细胞HepG2胆汁酸靶基因的影响以及联用姜黄素对HepG2细胞的毒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鹅去氧胆酸对HepG2细胞胆汁酸靶基因的mRNA表达影响,MTT法检测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对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随着鹅去氧胆酸浓度的提高,BSEP和SHP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CYP7A1、CYP8B1、NTCP和β-cateni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值均≤0.05),FX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P>0.05)。HepG2、SMMC-7721细胞存活率随着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浓度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依赖性下降(P<0.05),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联用的效果更好(P<0.05)。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受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的影响均降低(P<0.05),鹅去氧胆酸和姜黄素联用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鹅去氧胆酸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可能与胆汁酸代谢有关,鹅去氧胆酸联合姜黄素能更好地抑制肝癌细胞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配合西北地区胆结石成因研究,我们从1985年开始用薄层扫描法(TLC)测定人胆汁中各种胆汁酸。本实验测定正常及胆石症患者胆汁游离型胆汁酸52例,现报告如下。实验材料及仪器仪器:日本岛津CS—930型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1μl 薄层点样管,空气压缩喷雾机。标准品:胆酸(CA),去氧胆酸(DCA),猪去氧胆酸(HDCA),熊去氧胆酸(UDCA),鹅去氧胆酸(CDCA),石胆酸(LCA),均为Sigma 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9.
<正>1胆汁酸临床评价1.1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大量的有机酸,为胆汁的主要成份。肝脏中胆汁酸合成约每天0.3~0.8g,为初级胆汁酸,包括游离胆汁酸(如胆酸、鹅脱氧胆酸)和结合胆汁酸(如甘氨胆酸等)。初级胆汁酸随胆汁分泌入肠道后,受肠道细菌分解,转变成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  相似文献   

10.
猪胆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胆汁性味苦寒,具有清肺热,凉肝胆,润肠燥,解热毒之功效,适应证较广。近年来对于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文献报导颇多,兹综述于下: 药理作用猪胆汁主要含去氧胆酸、胆酸、石胆酸、甾族胆酸以及结合的胆汁酸等,此外尚含胆质酸类、胆色素类、  相似文献   

11.
<正> 1 胆酸与胆红素 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在肝细胞微粒上经过多个酶的转化而成,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在甘胆酸经胆管排入胆囊贮存。餐后,胆囊收缩随同胆汁排入小肠,参与脂肪消化吸收。正常情况下,肝脏能有效地摄取门脉中的甘胆酸。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郁滞时,肝细胞不能有效地摄取甘胆酸,致血中的胆酸增高。 胆红素则是由衰老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肝脏中形成的结合水溶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可排至毛细胆管而成为胆汁的一种成分。由于血管中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糠醛显色反应测定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简称TUDCA)是人及哺乳动物胆汁中存在的天然结合型胆汁酸。在酸性条件下,TUDCA与糠醛反应形成紫色物质,称为Gregory-Pascoe反应,可能是糠醛之羧基与TUDCA分子中羟基缩合成共价化合物之结果。本研究通过对反应物全波长扫描,确定了其最大吸收波长,制定了标准曲线,进行回  相似文献   

13.
气液色谱法测定血清胆汁酸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用Sep-Pak C_(18) Cartridge小柱对血清胆汁酸作液固萃取,以具有去结合作用的七氟丁酐作衍生化试剂,快速而精密地测定血清中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和熊去氧胆酸五种胆汁酸的填充柱气液色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胆汁酸由肝脏形成,经胆道排泄。分析研究胆汁中胆汁酸对肝胆消化系统疾病在基础理论和医疗实用上都有重要意义。胆汁中胆汁酸有胆酸(三羟)和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二羟)等几种,除少量属游离型外,大部分与甘氨酸或牛磺酸连接呈结合型存在。本文介绍一种不需要水解结合型键,同时测定胆汁中游离型及结合型的三羟及二羟胆烷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5.
初级胆汁酸在肝脏生成,包括胆酸(cholicacidCA)和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CDCA)。通常胆汁酸与甘氨酸(glycine)或牛磺酸(taurine)结合后排入胆汁。初级胆汁酸进入消化道内脱去甘氨酸和牛磺酸,一部分回吸入血,未被吸收的部分在细菌作用下脱氧形成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deoxycholicacidDCA)、石胆酸(lithocholicacidLCA)及微量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人类胆汁中的胆汁酸主要为CA、CDCA、DCA和LCA(比例为10 :10:5 :1)。近年来,胆汁酸,特别是次级胆汁酸中的DCA被认为是胃肠道的致癌因子而日益受到重视[1],而UDCA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现重点就胆汁中主要胆汁酸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1胆汁中主要胆汁酸的致癌作用1.1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1 1 1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自然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有关,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但近30年来在西方国家,上消化道系统中良恶性肿瘤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明显变化,腺癌以每年10 %的速率递增而鳞癌无明显改变,远端...  相似文献   

16.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具有利胆作用,可溶解胆固醇性胆结石,常用于治疗胆石症,其效果优于鹅去氧胆酸。近年来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不仅可利胆治胆石症,还具有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的功能,治疗各种肝病均有一定疗效。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各种类型的胆汁郁积。对  相似文献   

17.
胃液胆汁酸的气液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道,采用胃液胆汁酸在玻璃填充柱中进行气液色谱分析的方法。精确地测定了100例各种胃炎患者胃液中的石胆酸、熊去氧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胆酸的含量,发现胃液胆汁酸含量随慢性胃炎病情的加重及恶性倾向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豚鼠胆结石形成过程中胆汁酸肠肝循环各个环节的变化,探讨其对胆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第5代循环酶法测定胆汁中胆汁酸,液体闪烁示踪技术测量胆酸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粪便中胆汁酸。结果胆固醇喂养豚鼠后,胆酸池在各组均趋向减小并且随着喂养胆固醇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两周组下降11.05%,维生素C组下降12.58%,4周组减小42.75%,8周组减小57.24%。此外,胆酸池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胆汁中胆酸浓度(BA)与对照组相比,在4周组与8周组显著降低,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反映新胆酸合成的粪胆酸在1%胆固醇喂养的8周组,4周组,维生素C组,两周组分别升高3.3倍,2.1倍,1.5倍和1.4倍,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胆汁酸生成增加,引起粪胆汁酸生成增加,但同时过多的胆固醇限制了回肠胆汁酸的重吸收,最终导致胆酸池减小,促进了胆结石的形成。维生素C可阻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李修红  杨秀江 《医学综述》2014,(23):4292-4294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虽然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无临床症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不是每例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因此胆囊结石的药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研究认为,口服亲水熊去氧胆酸能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分泌使结石溶解。目前研究者提出,降胆固醇药物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肠道胆固醇吸收以及通过作用于特定的核受体参与胆固醇和胆汁酸体内平衡而发挥治疗胆囊结石的作用。该文就胆囊结石的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熊胆粉对高脂饮食豚鼠肝脂肪变性的预防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80只豚鼠随机分4组,为空白组、高脂组、熊胆粉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分别检测胆汁生化和肝脏病理。 结果 熊胆粉能降低胆汁胆固醇浓度,提高胆汁胆汁酸浓度,缓解肝脂肪变性。结论 熊胆粉能有效缓解高脂高热量饮食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