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宝树 《科学养生》2009,(4):34-35
一段时间以来,另类养生纷纭四伏,闹得人们莫衷一是。像是源于海外,却又盛行内地。诸如“再造重生”、“极端饮食”、“宠物养人”、“数字修行”、“沉湎癖好”、“群体狂笑”……等。若环顾四周,在从事健身的群体中,“甩手”、“击掌”、“撞树”、“推墙”、“网聊”、“饥饿”、“夜行”、“狂奔”等,随处可见。其实,  相似文献   

2.
运用字、词书,或结合医理、文理,论证了《伤寒论》中有的“因、因而”犹“如果”、“假如”,“因”犹“接着”,“将”犹“必”“必定”,“正”犹“只”。“仅”。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有关的书证,探讨了《伤寒论》中的“当”之4义-①作假设连词,犹“如果”、“假如”。②作承接连词,犹“则”、“就”。③作时间副词,犹“将”、“将要”。④作介词,犹“在”、“值”,或者说“处在某个时候”。  相似文献   

4.
拆字悟禅     
吃、穿、住、行、生、老、病、死正好八个字,人是什么意思,“”指灵从天上来“”则从半路到地下去。你写一次:人。生指灵,万物皆有灵。“土”指世界的混合物。灵为阳,土为阴,阳阴交合于“一”体,而为“三生万物”,而为“三位一体”,而为“三千世界”。目里“二”为两仪,为阴阳。能穷万物之理。围有“二,”围有阴阳(差别的根本属性)外“‘口”为四象。的“白”指明月,指明镜,指心中的太阳,指性、恒、明。“勺”指北斗垦,勺子形状的北斗星,所谓“天应星,地应潮”。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说:“王汝形,一汝视,天将合之。”…  相似文献   

5.
《亚太传统医药》2006,(8):30-30
日前,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出消费警示:“纯天然野生”并非“绿色食品”。 现在,市场上的“绿色”食品到处都是,不少商品都靠包装上的“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野生”、“有机”等字眼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许多消费者也认为,“纯天然”食品就是绿色食品,食用起来安全。  相似文献   

6.
提起“老”,常会想起“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朽”、“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凋零”,就是“不幸”。  相似文献   

7.
人体信号系统论甘肃大石镇释法宏人体存在着信号系统。中医所讲“心神”、“肝魂”,道家所讲“三神”、“三尸”,佛家所讲“法身”、“四魔”,儒家所讲“良知”、“良能”等等,都是不同渠道的信号代称。生命存在不同层次的“自我”,一层比一层精微,最核心是“非色非...  相似文献   

8.
彭艺丛 《国医论坛》1994,9(5):34-34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按一般的认识多责之于四虚湿盛,故有“湿多成五泄”、“无温不成泻”之说.就其性质而言,《内经)有“漏泄”、“洞泄”、“饱泄”、“注泄”等,《难经》有“胃泄”、“成泄”、“大肠泄”、“小肠泄”、“大浪泄”等.现今教材有关泄泻的辨证施治大致分为“感受外邪”、“食滞肠胃”、“肝气乘牌”、“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证型.笔者认为,泄泻之病本为明波不足,“衡阳失彼”为其基本证型。吃陈管见如次。泄泻之病,无论新久,无有不伤明先液者。新病暴泻者,往往暴伤明波;久病缓泄者,阴液渐伤。《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9.
奔豚音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奔豚”作为病证名首见于《灵枢》,此后历代医籍则“奔 ”、“奔肫”、“贵豚”、“贲 ”、“贲肫”纷杂互用。本文通过考证辨明,“奔”音ben,义奔跑。“贲”为奔的通假字,音义和“愤”(fen)有别。“豚”音tun,“ ”皆与其通假,义指小猪,部分医家把它释作江豚有失允当。  相似文献   

10.
再说“五窍”。人常说“七窍”,怎么变成“五窍”了?其实,常说的“七窍”是面部的“窍”,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只耳朵和一个嘴巴,刚好七个。中医讲“五窍”,是跟“五脏”对应的,每一个“脏”都有相应的“窍”。具体来讲,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目、舌、口、鼻、耳和二阴。这里好像有点小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历节”,“黄汗”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青 《国医论坛》1997,12(1):43-44
《金匮要略》为中医现存最早诊治来病的专书,被公认为辩证论治的典范。书中的“历节”、“黄汗”后世讨论颇多。笔者查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历书”实属今之“痛风”;“黄汗”有似今之“痛风性肾病”,试分述之。1“历节”即是法风“历节”病名始见于《金E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对其症状描述云:“疼痛如掣”、“历节痛.不可屈伸”、“脚肿如脱”、”独足肿大,黄汗出”、“头眩”、“短气”等,并已认识到“饮酒汗出当风”是最常见的诱因,肝肾不足之体,风寒湿邪侵入累及关节为主要病因病机。因疼痛遍历关节故称“历书”…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在临床极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从中医角度出发,颈椎病疼痛机理主要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筋急而痛”、“失神而痛”。立足学科前沿,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颈椎病的疼痛机理,是协助诊疗和临床取效的关键。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的关键在“通”,在“荣”,重视“通经络”,“调气血”,兼顾“安心神”,内外兼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生活气功化     
“生活气功化”,指的是一切大道修炼者及普通功友,必须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心心、事事都运用大宇宙理论与大宇宙技术,妥善解决好一切问题。必须强调说明的是,“气功生活化”中的“气功”与“生活气功化”的“气功”,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前者多指气功功法在生活中的修炼;后者则是“宇宙学”【的代名词——严格地.讲,“气功”只是一个“俗语”,“宇宙学”才是它的5“学名”——所谓“宇宙学”,即是研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及各个层次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的一门科学,是融汇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属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等范畴,刘华一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多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是其致病基础,瘀毒互结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滞”“虚”“邪”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其发病以“虚”为本,“滞”“邪”为标,治疗应以“通”为要,行滞、补虚、驱邪,方能补而不滞,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5.
凤仙花,别称“指甲花”、“金凤花”、“小桃红”、“急性子”、“海纳”、“旱珍珠”。为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是各地盛栽的大众化花卉。花色繁多,有白、粉、红、紫、雪青等类,花形美,花如飞凤而又雅致端庄,故称“金凤花”。  相似文献   

16.
静·本性     
金笥曰:“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底路”。又曰:‘泪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正眼法藏日:“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现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练功要求人静,怎么入静?“心不留事”就能人静。就如“雁过长空”,雁过空清;如“明镜照物”,物去镜明。像“空谷回声”,即应即灭。这就是“正见”、“真知”、“本性”、“如来”、“佛”。许多事的是是非非、好好坏坏,又引起爱憎、烦恼,…  相似文献   

17.
“实”和“虚”在中医中出现广泛,如“实证”、“虚证”、“实热”、“实寒”、“虚热”、“虚寒”、“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不仅在病名中,而且在其他的句子里也经常出现。目前,“实”和“虚”主要有如下几种英译法:(1)把实译为sthenia...  相似文献   

18.
曾庆鸿 《气功》2010,(10):950-951
名人的各种嗜好,有时往往达到“痴”的地步,如陆游可谓“书痴”、“梅痴”、“剑痴”,而之所以成“痴”,首先存于有“趣”,无趣之物没有谁会迷上它的。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寒则温之”,“虚则补之”,“药补不如食补”。在寒冷的冬季,为适应外界环境,适当进食些“温”、“补”食品,对增强体质、抵御风寒、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常见的食品有:  相似文献   

20.
1何谓“得气” 祖国医学中所谓的“气”,含义非常广泛: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抗御病邪的“正气”、“真气”、“阳气”、“营卫之气”、“经脉之气”……,也有泛指一切致病因子的“邪气”。而针刺“得气”的“气”,则是属于前者的范畴之内的。所谓针刺“得气”是指针刺入机体后引起的反应,也就是人体正气、阳气或经气的反应,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病人针刺部位的感觉和术者针下的感觉。针刺未“得气”时,术者针下空虚无物,病人亦无感觉。“得气”时,病人觉得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痛、触电、热、凉……的感觉,或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