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探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3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6.2%,进行过自杀的同学有43人,占3.6%.多因素的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自杀意念发生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格、是否易于攻击人、社会支持、家庭和睦程度、与他人的关系等.结论 自杀意念与其影响因素联系密切,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干预,从而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其中本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女性、自杀接触史或自杀/自伤经历、压力或压力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问题、不良个性特征或消极人格特质、负性生活经历、非理性的自杀态度、不良成长环境、满意感/意义感或幸福感缺失、抗挫折心理能力不足等,而保护因素主要包括生存理由、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预防或防范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流行特征,探讨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方法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且最近6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居住本地区的郊区居民,采取户内抽样的方法,入户一对一调查。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33.08%、5.85%和4.83%;性别(t=-2.21,P=0.0276)、读书年限(t=-2.09,P=0.0376)、家庭经济状况(t=2.85,P=0.0046)、抑郁状况(t=-2.62,P=0.0092)、生活质量(t=12.24,P〈0.0001)。以上诸因素对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结论女性是重点,从医学防治的角度讲,需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设,从社会防治的角度讲,需要采取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自杀意念与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济南市两所初中共830人。【结果】初中生年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0.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有无自杀意念两组在焦虑抑郁情绪、EPQ各人格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杀意念与焦虑抑郁情绪、EPQ各人格维度在α=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自杀意念危险因素有焦虑抑郁情绪、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及掩饰性。【结论】有焦虑抑郁情绪和不良人格特征的初中生易产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探讨心理健康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对沈阳某医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99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有无自杀意念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分别为(45.62±11.71)和(38.27±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4,P=0.000);有自杀意念者在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健康适应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自杀意念组主观支持得分(19.24±3.57)分,支持利用度得分(6.78±1.72)分,支持总分(32.85±5.71)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的(20.54±3.65)、(7.71±1.86)、(36.27±5.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医学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各因子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的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自杀意念在医学生中有一定的发生率,社会、心理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自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他评的方式,问卷使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即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社区版-Ⅵ)。分别随机抽取魏都区和许昌县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自杀意念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合格调查问卷1 002份,其中城市居民488人,占48.70%,农村514人,占51.30%。年龄为18~90岁,平均45.9岁。其中男性536人,占53.49%,女性466人,占46.51%;2人有过自杀或自伤行为,近一年共有9人有时或经常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其中4人为城市社区居民,5人为农村居民。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98.20/10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来源、读书年限、最近30 d失眠的天数及最近30 d因躯体疾病或伤害而难以从事日常活动或学习的天数有统计学意义(F1=5.30,p=0.00,F2=1.79,p=0.02,F3=5.41,p=0.00,F4=7.50,P=0.00)。结论重点关注低收入、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和睡眠质量差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甚至导致伤残的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的1186名在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186名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307人,自杀意念平均为(9.61±6.48)分,占2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别、专业满意度、独生子女状况、家庭和睦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学校是否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表现为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艺体类的2.08倍,独生子女中有自杀意念的比值是非独生子女的1.40倍,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家庭和睦以及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分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家庭不和睦及学校未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的0.68、0.49及0.59倍。结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降低自杀意念,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现况,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8所中学2193名中学生;利用全国统一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学生不记名自填的调查方法。[结果]该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13.2%,女生高于男生;学生的不良情绪(如孤独、抑郁)均对其自杀意念产生影响;受欺侮与斗殴等校园暴力、学习压力也是造成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离家出走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联系。[结论]中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关键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维护中学生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大学生自杀意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编自杀意念、行为及危险因素调查表、自杀接受程度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为工具对黑龙江省6所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5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在不同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结果 哈尔滨市大学生中有9.1%的人曾经有过自杀意念,1%的人有自杀未遂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性别、专业、父母关系、社会支持情况、对自杀的接受情况以及自杀未遂既往史.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不容忽视,为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自杀态度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至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4882名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通径分析探索自杀意念与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理疾病倾向是自杀意念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负性事件不能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作用,只间接通过心理疾病倾向微弱地作用于自杀意念;人格等因素总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应对、防御等中间变量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作用;应对、防御、支持作为中间环节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微小作用。结论 人格是自杀意念的基础性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作用虽小却起到“扳机”作用,而心理疾病倾向则是自杀意念的直接作用因素,三者依次递进有机整合最终产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1.
福建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学生自杀态度、意念及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为采取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712人,应用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杀意念等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有效的698份问卷中,16.5%的医学生在最近一年有过自杀的念头,9.0%的医学生曾想过具体的自杀方式,2.0%的学生曾经尝试过自杀(自杀未遂).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亲友有过自杀、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理解、肯定或宽容态度.结论 医学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对医学生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的健康教育工作是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青少年生活事件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普通高校3517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安徽省大学生一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1%,女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96%、23.79%和2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和参保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自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参保情况。结果 大学生中了解医疗保险的仅37.10%,大学生总体参保率为92.62%,而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40.75%。经单因素分析,专业(χ2=35.78,P<0.001)、年级(χ2=29.24,P<0.001)、参保必要性评价(χ2=9.97,P=0.002)和家庭月收入(χ2=15.76,P=0.001)对大学生参保率有影响,Logistic分析显示,大学生中药学专业、大二年级、家庭月收入低和对参保必要性评价高的参保率良好(P值均小于0.05)。结论 影响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医疗保险参保必要性的评价。应开展更多宣传活动,使更多大学生对医保制度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参保率。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学习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现状,探讨学习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武汉某高校5个年级的5个专业的17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相对于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学生学习压力更大(OR值分别为2.67、2.58、1.44和1.92);预防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比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小(OR值分别为0.64和0.40);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程度强和一般的学生较不希望得到指导的学生学习压力大(OR值分别为2.25和1.39);参加老师科研活动意愿和次数一般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小(OR值分别为0.53和0.71).结论 大二、大三的学生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希望得到老师指导和感到悲观失望的学生是学习压力干预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孟亚  郭志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5,(20):3743-3745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心理危机发生,降低自杀危险及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高校472名新入校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阳性率为19.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入学志愿、神经质、外向性、责任意识。结论 高校针对年龄小、情绪稳定性差、亲和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护生,应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以有利于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Kleinbaum归因危险估计处理资料.结果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6%;其危险因素有人际关系困扰、电子游戏上瘾、常因为考试失眠、常感到身心俱疲、感觉不是家庭最疼爱、为考试熬夜、想调换专业、家庭月人均收入<500元、患慢性病、不习惯记忆分析、有恋爱经历、读书时不擅长观察实物;以上因素人群危险度百分比在7.65%~36.77%之间.结论心理和学习问题是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教育主体应定期监测,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