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1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89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疗效。結果单管引流组34例,治愈率91.2%,平均住院时间27.8日,体温降至正常平均9.4日:大网膜填塞组37例,治愈率94.6%,平均住院16.7日,体温降至正常平均6.3日;双管引流加术后灭滴灵冲洗组(双管引流组)18例,治愈率100%,平均住院17.8日,体温降至正常平均5日。三组比较治愈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单管引流组比后两组住院时间长(P<0.01),体温恢复慢(P<0.01和P<0.05),提示单管引流组疗效差于后两组,大网膜填塞组与双管引流组疗效比较基本一致,但分析了两组的优缺点后,认为双管引流组疗效更佳。本文还讨论了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和经腹切开引流的问题,认为目前后者仍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 ,对接诊的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 ,其中 34例单纯穿刺抽脓 ,5 9例穿刺后置管药物冲洗引流。结果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 91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治愈 ,2例中转手术 ,治愈率达 97 8%。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安全、微创、廉价、高效、随时施治的优点 ,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超声导向经皮穿刺抽脓,均结合抗生素治疗,其中15例行置管引流。结果33例患者经超声导向下穿刺抽脓结合抗生素治疗后,治愈率88%.总有效率100%,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62%。结论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微创、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置管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疗,无出血、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细菌性肝脓肿采用超声或CT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风险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CT导引下对肝门区脓肿经皮穿刺置管抽吸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18G一次性留置深静脉针在CT导引下对10例经临床诊断和影像资料证实的肝门区脓肿进行置管、抽吸、冲洗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结果 CT导引下穿刺置管抽吸成功率为100%。其中5例穿刺一次,3例穿刺两次,2例穿刺三次。均获得临床治愈,出院3个月后B超复查仅3例患者残留有小的液性暗区。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对肝脓肿置管抽吸冲洗定位精确,操作简便,尤其是治疗肝门区脓肿首选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29例患者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入脓腔,抽 尽脓液,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后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并根据细菌培养使用抗茵药物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置管后经每日冲洗均引流 通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多在5天内降至正常.结论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作用明显,改 善预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骨髓穿刺减压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均采用局部骨髓穿刺减压引流,其中39例置橡皮条引流;17例穿刺抽出脓液,在C型臂X线透视下将硅胶管经骨钻孔置入骨髓腔内,持续引流冲洗;4例穿刺阴性者仅行骨穿减压.结果 60例患者,平均用药5~8 d体温下降,10 d体温正常;17例持续冲洗,平均15 d.随诊45例,随诊时间1~5年,治愈率83.3%,复发率6.7%.结论经皮骨髓穿刺既可实施局部感染病灶的骨髓减压、引流,又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效提高治愈率.置管冲洗能使骨髓腔内的积血、脓液及坏死组织得到充分引流,控制感染扩散,减少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双介入栓塞治疗后并发脾脓肿的经皮穿刺介入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方法:1996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15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其中7例并发脾脓肿(4.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脾脓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果:7例脾脓肿引流治疗术后发热在1-3d内下降,腹痛、左下胸痛明显减轻,6例全愈出院,1例好转带管出院。结论:双介入治疗后有并发脾脓肿的风险,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合抗生素液脓腔冲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梁正荣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41-2342
目的探讨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CT诊断肝脓肿患者行:①经皮穿刺涂片细胞学进一步诊断;②6例患者行穿刺抽吸法,3例患者行猪尾管引流,7例患者行三腔管引流。结果直接穿刺抽吸6例,共穿刺16次,均抽出脓液,行庆大霉素+甲硝唑灌洗,期间继续用正规抗生素治疗3、4周治愈;10例放署引流管,经引流、冲洗、抗炎、脓腔明显缩小,拨管治疗1-3周治愈。结论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肝脓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脓腔可进行直接抽出或引流,还可进行反复冲洗,注药,并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疗程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是治疗肝脓肿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骨髓穿刺减压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均采用局部骨髓穿刺减压引流 ,其中 3 9例置橡皮条引流 ;17例穿刺抽出脓液 ,在C型臂X线透视下将硅胶管经骨钻孔置入骨髓腔内 ,持续引流冲洗 ;4例穿刺阴性者仅行骨穿减压。结果  60例患者 ,平均用药 5~ 8d体温下降 ,10d体温正常 ;17例持续冲洗 ,平均 15d。随诊 45例 ,随诊时间 1~ 5年 ,治愈率 83 .3 % ,复发率 6.7%。结论 经皮骨髓穿刺既可实施局部感染病灶的骨髓减压、引流 ,又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有效提高治愈率。置管冲洗能使骨髓腔内的积血、脓液及坏死组织得到充分引流 ,控制感染扩散 ,减少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2.
汪崇德 《工企医刊》1997,10(5):40-41
近年来我们利用B超检查探头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53岁。细菌性肝脓性3例,阿米巴肝脓肿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PHA)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69例DPHA与134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多位于右肝,多为直径5~10 cm的单发脓肿.NDPHA患者腹痛症状较DPHA患者明显,低蛋白血症(<30g/L)、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DPHA患者(P<0.05).两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DPHA患者和NDPHA患者分别以肝动脉、胆源性为主要感染途径.隐匿性肝脓肿感染途径在两者中所占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单用抗生素、脓肿穿刺排脓或穿刺置管引流、开腹手术等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HA患者住院时间>3周者比率明显高于NDPHA患者(P<0.05).结论 DPHA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不典型,且更容易合并并发症.及时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并适时脓肿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肝脓肿是肝脏受到感染后,由于未及时进行处理而形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以及特殊性肝脓肿~(〔1〕)。细菌性肝脓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较急,主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肝区疼痛以及肝肿大,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可能导致死亡。临床上对于尚未成型的小脓肿选择保守治疗,但针对较大脓肿则可采用手术切开及引流方式治疗~(〔2-3〕)。近年来,伴随超声引导下的肝脓肿穿刺抽吸以及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已逐渐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并发肝脓肿10例.结果:糖尿病并发肝脓肿多发生于右叶.好发于血糖控制不良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胆囊炎,胆结石是主要诱因,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诊断首选B超.治疗方法为B超引导下肝穿刺置管引流,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经内外科治疗10例均临床痊愈.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对糖尿病伴有发热者应高度重视.控制血糖,及时治疗胆道感染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舒逍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91-4992
肝脏受到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称为肝脓肿。目前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现在普遍认为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有明显的优越性。我院从2001-2011年收治肝脓肿63例,通过肝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们在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使用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引流中相对其他的引流管有很多的优势,使用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4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103例行脓肿切开引流,39例行脓肿穿刺,4例穿刺后转切开引流,术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脓肿切开引流者愈合时间为15~60d,平均25d;穿刺者7~15天治愈,平均10d。结论部分哺乳期乳腺脓肿可经多次穿刺抽吸治愈,穿刺抽吸较切开引流愈合快,痛苦小;细菌培养显示,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茵产8内酰胺酶菌株感染,青霉素耐药者多,预防及治疗中头孢类抗生素当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以往肝脓肿的治疗多以手术引流为主,随着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抽脓和(或)置管引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肝脓肿是严重的肝组织化脓性感染.由于肝脏血液循环丰富,大量毒素吸收可导致严重的毒血症.随着影像学及微创理念的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基本被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所取代,我们2003-2011年采用CT定位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8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8~76岁,平均53岁,脓腔直径3.8~11.5 cm,平均5.4 cm.患者发病时主要症状:寒战、高热、右上腹持续性钝痛.血常规检查,37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在20×109/L以上,1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在(15 ~ 20)×109/L,1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在10×109/L以下.入院后行超声及CT检查,脓肿局限于肝右叶31例,局限于肝左叶10例,左右叶均存在7例.4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8例,高血压冠心病11例,其他疾病9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腹腔镜手术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为样本来进行此次研究,将70例患者做随机分组处理后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纳入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引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指标、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来说,应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围术期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