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冯丽鸿 《护理学杂志》2007,22(11):61-61
固定牙垫对维持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正常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牙垫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患者两侧面颊上。其弊端是:因患者口腔分泌物多使胶布失去粘性,牙垫易脱出;清醒患者因难以耐受而用舌头向外顶出牙垫;清洗时胶布难以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鉴此,我科对牙垫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联体牙垫对气管导管的固定作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口气管插管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后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新型联体牙垫固定,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患者气管插管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观察组在牙垫松脱8例,导管移位20例,口腔黏膜损伤情况36例,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口腔气管插管后采用新型联体牙垫固定,导管滑脱率减少,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减轻,且固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3.
急诊洗胃过程中牙垫固定洗胃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蔓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17):24-24
目的 探讨牙垫在急诊洗胃中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服毒需急诊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胶布固定胃管,观察组用经口气管插管中固定气管导管专用的一次性牙垫固定胃管.结果 观察组胃管脱落或被咬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洗胃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牙垫固定胃管,可缩短洗胃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牙垫在急诊洗胃中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服毒需急诊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胶布固定胃管,观察组用经口气管插管中固定气管导管专用的一次性牙垫固定胃管。结果 观察组胃管脱落或被咬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洗胃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牙垫固定胃管.可缩短洗胃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咬合重建方式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牙合垫式义齿组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固定义齿组采取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1年后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关节间隙(前、上、后间隙),统计两组美观满意度、舒适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1年后,两组咀嚼效能均高于治疗前,且固定义齿组高于牙合垫式义齿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1年后CMI、DI、PI均低于治疗前,前间隙小于治疗前,上间隙、后间隙大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义齿组美观满意度、舒适度评分高于牙合垫式义齿组,固定义齿组基牙继发龋、食物嵌塞发生率低于牙合垫式义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均能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及关节间...  相似文献   

6.
Ω型多功能组合开口器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科常常遇到中毒、昏迷、烦躁不安、牙关紧闭的患者,在实施洗胃、吸痰时,必须配合使用压舌板、开口器和牙垫等.稍有不慎,易使压舌板、开口器等脱出口腔,造成反复操作,甚至出现咬瘪或咬断胃管、吸痰管等问题,延误抢救时机.鉴此,我们2005年12月自行设计了Ω型多功能组合开口器(下称组合开口器),临床应用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期间在其精神症状的影响下,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其中包括咬舌、咬伤自己或他人、对工作人员和周围人恶意吐痰等。这些现象增加了患者自身的危险性,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更好地护理此类患者,我们设制了一种托牙垫的头套(下称牙垫套),并通过近2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期间在其精神症状的影响下,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其中包括咬舌、咬伤自己或他人、对工作人员和周围人恶意吐痰等.这些现象增加了患者自身的危险性,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更好地护理此类患者,我们设制了一种托牙垫的头套(下称牙垫套),并通过近2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牙合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前牙反铪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恒前牙反拾患者30例,采用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拾垫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影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解除反糟的时间为12周,效果满意,x线头影测量显示上前牙唇倾,下颌功能性后退。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铪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除前牙反(牙合),简化了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10.
牙垫作为固定气管插管必备的用具之一,在不断的改进。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牙垫已有应用,笔者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改良,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常常遇到中毒、昏迷、烦躁不安、牙关紧闭的患者,在实施洗胃、吸痰时,必须配合使用压舌板、开口器和牙垫等。稍有不慎,易使压舌板、开口器等脱出口腔,造成反复操作,甚至出现咬瘪或咬断胃管、吸痰管等问题,延误抢救时机。鉴此,我们2005年12月自行设计了Ω型多功能组合开口器(下称组合开口器),临床应用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高成 《中国美容医学》2013,(23):2319-2321
目的:考察并对比全牙列[牙合] 垫固定和真空压膜牙托固定治疗年轻恒牙根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4月在我院牙科门诊接收的根折的年轻恒牙患儿7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38例真空压膜牙托固定组和34例全牙列牙矬固定组。结果:真空压膜牙托固定组成功24例,显效14例,失败18例,总有效38例,有效率67.9%,全牙列牙A垫固定组成功30例,显效15例,失败8例,总有效45例,有效率84.9%,与真空压膜牙托固定组比,全牙列牙A垫固定组总有效例(率)较高(P〈0.05)。结论:恒牙压根折建议采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常规术后加用(牙合)垫与不加用(牙合)垫二者之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髁突囊内骨折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加用(牙合)垫.术后14 d均常规行张口训练.1、3、6月、1 a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加用(牙合)垫的患者张口度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及吊颌帽弹性牵引在替牙期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9例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合并上颌前牙外伤性松动的患者,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松动牙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无张口受限。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是一种治疗替牙期儿童下颌骨髁状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简易颌垫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简易颌垫 ,在给有牙槽裂的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作经口气管插管时 ,能提供很好的帮助。制作与用法制作 选择 4、10、18岁左右三个比较典型的有牙槽裂的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 ,由口腔修复科医生分别用石膏取上颌模型 ,干固后 ,再让技工师用致凝塑料依照模型塑形 ,制作颌垫 ,使做出的颌垫嵌入牙槽裂后能够与周围的牙齿持平 ,没有牙齿者与牙龈平行 ,根据 3个年龄段做成大、中、小三种规格 (图 1)。用法 在患者全麻诱导前 ,根据年龄选择较为合适的颌垫 ,诱导后插管之前将颌垫置于牙槽裂 ,使之尽量与牙齿或牙龈持平 ,再置…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2 6岁 ,因猝然倒地并神志不清 1h被送来急诊。检查头颅CT途中患者出现呼吸暂停 ,给予紧急经口明视气管插管。顺利插入并置入 5ml的一次性注射器作为牙垫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后胶布固定 ,此后患者呼吸平稳 ,未用呼吸机。随后CT发现为脑内血肿 ,专科医师在床边给予局麻下钻孔引流。术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伴挣动 ,氧饱和度 (SpO2 )急剧下降 ,听诊呼吸音不清 ,怀疑气管导管位置有误 ,此时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上呼吸道梗阻征象 ,呼吸三凹征极为明显 ,检查发现作为牙垫的 5ml一次性注射器连同气管导管一起被患者咬瘪 ,急用开口器旋…  相似文献   

17.
老年无齿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无齿患者较为安全、舒适、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将60例老年无齿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放置牙垫使用寸带固定方法。结果两组气管插管移位、患者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无牙齿患者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有效避免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移位,且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无齿患者较为安全、舒适、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将60例老年无齿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放置牙垫使用寸带固定方法。结果两组气管插管移位、患者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无牙齿患者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有效避免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移位,且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9.
兔髌下脂肪垫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和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制备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变化。方法:损伤组应用水囊在膝关节前方压迫髌下脂肪垫,对所压迫的膝关节进行屈伸运动,取下脂肪垫与滑膜,进行HE染色。结果:损伤后的指肪垫及滑膜可见脂肪垫内小血管扩张,血管内充血,及小片状出血,脂肪间质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可风脂肪垫表面滑膜细胞增生,及滑膜绒毛状增生。结论:脂肪垫及滑膜符合急性挤压伤的表现,并出现一些慢性损伤的变  相似文献   

20.
近10~20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人们对痔有了新的认识。1975年Thomson根据其研究结果首次提出肛垫学说。它是由黏膜下层的血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组成,其功能是协同肛门括约肌保证肛管的正常闭合,精细地辨别气、水及粪便。1994年,Lord等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和Park韧带退化、肥厚、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脱垂。现代外科学认为肛垫是指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位于自齿状线上1.5cm的直肠柱区的一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感觉中心。对肛垫的全新认识直接导致痔概念的改变,即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