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菁 《新疆医学》2006,36(6):77-79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障碍”,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本病为妇科常见病,约75%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此综合征,其中多数可自行缓解,约10%~25%的妇女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需要治疗,笔者用针刺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此期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停止来潮。  相似文献   

3.
李夏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41-4441
女性一般在40岁以后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导致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因而引起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如咽痒、咽痛、咽异物感,耳堵、耳鸣、耳闷胀感甚至眩晕,潮热、  相似文献   

4.
杜伯言 《求医问药》2010,(10):49-50
更年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在此期间,女性受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烦躁不安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导致更年期女性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补肾六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女性更年期的特点,采用滋肾养肝法、滋肾养心法、滋肾柔肝法、补肾健脾法、滋肾疏风法、补肾活血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说明补肾法在疗效上与雌激素疗法相似,但又无雌激素疗法的副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干预治疗的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锦 《中原医刊》2005,32(9):33-34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为主的症候群。生理上的改变往往带来心理异常,而心理异常又加剧躯体症状的表现,身心失调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突出特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医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除了药物外,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对它的影响,并在治疗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就近年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选择有明显绝经相关症状的86例更年期妇女资料进行分析与评分,并在治疗前后行子宫内膜厚度及血脂、性激素的测定。结果: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更年期症状,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较用药前有所升高,促卵泡成熟激素降低,子宫内膜无明显增厚。结论:根据更年期妇女对药物反应的不同,制定不同剂量的激素用量方法,可明显减轻更年期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自1995年开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上将人生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称为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多在45~55岁,男性则要迟5年左右。这个时期,人的性腺开始萎缩,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妇女除月经紊乱、停经和性功能减退外,还经常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潮热出汗、头昏脑胀、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胸闷不适及烦躁等神经症样表现,医学上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当以疏肝补肾为要,同时兼顾安神,而疏肝当柔肝,补肾当以养阴为主,安神当养血。现就治疔体会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笔者师承福建中医学院著名中医教授阮时宝,跟师临床学习二年余,对女性绝经期前后更年期综合征深有体会。导师以二仙汤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是围绝经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大约2/3的妇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使其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好  李芳  郝友瑛 《新疆医学》2014,(9):149-152
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是妇女从性成熟期步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卵巢功能逐渐退化,并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易导致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紊乱,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称更年期综合征[2].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向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规律性及进行干预的突破口,为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部分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切除卵巢及放射治疗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出现的以面部烘热、潮热、汗出、情绪不宁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主的证候群.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范秀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88-3188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类中药组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方法:作者将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高于对照组(55.2%)(P<0.05)。结论:益肾调肝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谓“绝经前后诸证”。人进入中年以后即步入老年前期,在由中年向老年转化的这个时期,人体常发生一些生理变化,并随之伴发一系列症状,人们通常把这些症状称之谓更年期综合征。近年来,老年医学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所以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与治疗,被列为重要课题,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医中药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近年来笔者也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将个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是指女性自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从本质上说此阶段是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停止的老化过程。更年期的标志性指标是出现更年期症状,或更严重的表现为更年期疾病。  相似文献   

18.
女性更年期尤其在绝经后出现心悸潮热多汗、烦躁不安且心电图表现出ST—T改变。从2001—06—2004—06我院对56例患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改变了心电图缺血,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9.
更年期是指女性的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走向衰退、直至完全消失,即41~55岁这个时期。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及身体的衰老,其免疫力会大幅度下降,这会导致更年期女性易患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及肺炎、感冒、过敏、肿瘤等疾病,还会加重其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脾气暴躁、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专家认为,更年期女性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措施是适当地补充雌激素。  相似文献   

20.
孙慧儿  翁清  吕祥林 《浙江医学》2016,38(4):268-270,274
目的研究体力活动对围绝经期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通过院内调查及社会调查两种模式共调查杭州市余杭区472例围绝经期女性,调查资料完整者401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者223例,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情况、生育情况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体力活动强度。分析患者体力活动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在文化水平、初次月经、年龄等方面,轻、中、重体力活动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轻度体力活动组BMI>25的比例为26.5%,吸烟比例为32.5%,饮酒比例为27.7%,均高于中、重度体力活动组的相应比例(均P<0.05)。轻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组血管舒缩分值高于中度体力活动组(P<0.05),但轻度体力活动组与重度体力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社会、性生活、生理状态上,轻度体力活动组分值均高于中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体力活动组与重度体力活动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期生存质量状况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在校正BMI、文化水平、吸烟、饮酒、初次月经、婚姻状况、生育情况、工作状态、年龄等因素后,血管舒缩症状在中度体力活动组症状轻于轻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组(P<0.05),重度体力活动组与轻度体力活动组无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性生活及生理状态症状,中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组症状均要轻于轻度体力组(P<0.05),中度与重度体力活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力活动的增加对围绝经期女性是潜在有意义的替代治疗方法,尤其是中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