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和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α、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不同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α和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ERα、ERβ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ERαmRNA的表达随内膜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呈下降趋势,ERβmRNA的表达则随内膜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呈升高趋势.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α、ERβ表达连续、均匀,主要在上皮细胞核内,间质细胞有少量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分布不均匀,染色强度弱.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随内膜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呈降低趋势,ERβ阳性表达率随内膜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呈升高趋势.结论 ERα、ERβ的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α和ERβ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内膜和内膜癌组织间ERα蛋白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2)正常内膜和内膜癌组织间ERβ蛋白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3)ERα、ERβ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从正常内膜到内膜癌随着病变的进展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内膜癌中ERα缺失18例占41.86%,ERβ缺失16例占37.21%,ERα/ERβ之值在内膜癌中呈下降的趋势。(4)ERα表达在内膜癌发生中的变化显著高于ERβ。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ERα的缺失起主要作用,ERβ则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6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为29.0%,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83.3%(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率22.6%,与正常子宫内膜的2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ER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ERα低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研究的目的是检测ERRα和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TaqMan PCR定量的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以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RRα和ER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3组患者中所有受体均有表达,在内膜癌组中,ERα和ER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ER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癌旁组患者的所有指标与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低表达,而ERRα相对高表达,癌旁组织中3种受体均为高表达,说明癌组织中部分ERα、ERβ失活,ERRa在内膜细胞向癌细胞进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Zhou XH  Xu ST  Song WY  Te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900-1903
目的探讨RCAS1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它们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50例内膜癌组织中RCAS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内膜中RCAS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RCAS1在正常、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内膜中均为P表达模式,不典型增生内膜中30%(6/20)为D表达模式,内膜癌中均为D模式。正常内膜、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RCAS1蛋白高水平表达率分别为0%(0/20),9.1%(2/22),45.0%(9/20),68.0%(34/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S1蛋白高表达与患者肌层侵犯深度、脉管侵犯、ERα阳性相关(P〈0.05)。免疫印迹法、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CAS1mRNA的表达水平与ERamRN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RβmRNA表达未显现相关性。结论RCAS1高表达与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从良性到恶性转变的过程,RCAS1协同ER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Estorgen receptor α、Estrogen receptor β,ER α、ERβ)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aome,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联合胰岛素构建PCOS 大鼠模型(3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ERα、ER β蛋白及mRNA在PCOS 大鼠和正常大鼠子宫内膜上的表达.结果:PCOS大鼠子宫内膜ERα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ERβ蛋白的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RT-PCR检测显示ERα、ERβ mRNA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ERα在PCOS 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7.
EST、STS、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甾体硫酸酯酶(STS)、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了100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EST和STS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EST阳性率90%,STS阳性率0%.100例子宫内膜癌中,EST阳性率为53%,STS阳性率为57%.子宫内膜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ST、STS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比正常内膜组织中EST减少,STS增加可能会导致内膜癌局部组织中可利用雌激素增加,从而与内膜癌雌激素依赖性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化相关基因1(NDRG1)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和两步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Ⅰ型子宫内膜癌中NDRG1和ERα的表达.结果 NDRG1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5%、52.9%和83.5%,ERα的表达率分别为85.0%、70.6%和42.7%,两种指标在3种子宫内膜中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变过程中,NDRG1的表达逐渐递增,ERα的表达逐渐递减,两者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8,P<0.05).结论 NDRG1及ERα可能均参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激素水平降低对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穴位激光照射肾俞穴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 选用3月龄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or),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穴位激光照射组(OVX+L)3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获得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ER α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减少(P<0.05),ER β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去卵巢穴位激光照射组大鼠子宫内ER αmRNA的RT-PCR产物升高(P<0.05),ER βmRNA的RT-PCR产物增加(P<0.05).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 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穴位激光照射对去势大鼠子宫ER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与穴位激光照射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豆苷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系(HEC-1B),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大豆苷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大豆苷元对雌激素应答原件(ERE)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大豆苷元对HEC-1B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抑制作用有明显量效和时效性特征。在浓度为20~80×10-6mol/L的大豆苷元作用下,报告基因luc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10-6mol/L时到达最高值;大豆苷元通过ERβ介导的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程度强于ER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苷元可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和ERβ介导的报告基因的表达,调整ERα/ERβ比例,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状态,及以上组织中Survivin、Ki-67的表达,探讨其中ERβ启动子甲基化与Survivin、Ki-67表达的关系,分析其中的联系,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的增生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及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Rβ甲基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TM二步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urvivin、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β基因甲基化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基因甲基化显著降低(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表达较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中Ki67表达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及Ki67阳性表达与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均呈正相关。结论:ERβ基因甲基化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子宫内膜组织中ERβ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的产生、细胞增殖、复发和进一步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组织中AKT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KT蛋白表达,并对AK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AKT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而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2)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AKT的表达与患者FIG0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而与是否绝经无明显相关;(3)AKT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01)。结论 AKT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和月经量正常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试验组(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40例,对照组(月经量正常的其他妇科疾病患者)40例.取2组子宫内膜组织,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半定量研究ERα mRNA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半定量研究E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与月经量正常的其他妇科疾病患者的子宫内膜相比,ERα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ERα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患者的子宫内膜,且可能与月经量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雌激素受体亚型和VEGF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EMs病人异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亚型-α(ER-α)、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Ms预后的关系.结果 异位内膜组ER-α、ER-β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9.98、4.23,P<0.01、0.05),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4.11,P<0.05).异位内膜VEGF高表达的EMs病人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χ2=6.39,P<0.05); 异位内膜中ER-α高表达者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高,ER-α低表达者其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低(r=0.93,P<0.01).结论 ER-α、ER-β可能参与了EM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异位内膜血管生成的调节,检测VEGF的表达对于估计EMs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红  杨菁  管楚玉 《现代医学》2003,31(6):354-356
目的 通过研究雌激素 β受体 (ERβ)在不育妇女和相同年龄段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探讨ERβ在不育子宫内膜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不育的可能关系。 方法 对 4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不育妇女在宫腔镜直视下用活检钳钳取增生期子宫内膜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β、ERα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 ,并与 3 0例相同年龄段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对照。结果 ERβ在不育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体中明显表达 ,在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表达下降或不表达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ERβ在不育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广泛表达 ,ERβ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不育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α及雌激素受体(E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α和ERRα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Ⅳ期者(P=0.005);而ER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07).ERα (+)和ERRα (-)组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G1~2级者及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数目均明显高于ERα (-)ERRα (+)组(P=0.000,P=0.031和P=0.022).结论:ERα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的指标,而ERRα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二者联合监测有可能提高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4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24)和未用药组(n=23);无腺肌症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n=15).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ERα和PR水平.结果 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内膜(P<0.05).对照组及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而在未用药组异位内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和PR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米非司酮组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 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在位子宫内膜不同;异位内膜丧失了正常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米非司酮通过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α和PR)含量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和PCNA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二者表达的高低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PCNA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其表达的高低亦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ER、PR与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分别为r=-0.361,r=-0.441,P<0.05)。结论 ER、PR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联合检测在指导其内分泌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ERK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ERK1/2以及ER和PR的表达;同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3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石蜡标本中ERK1/2的表达;对标本的染色情况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ERK1/2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R阳性与ER阴性子宫内膜癌中的高表达率比较(76.5% vs 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RK1/2的高表达率与E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5);p-ERK1/2的高表达率与PR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与子宫内膜恶变过程无相关性,其活化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ER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发挥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ERK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ERK1/2以及ER和PR的表达;同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3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石蜡标本中ERK1/2的表达;对标本的染色情况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ERK1/2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R阳性与ER阴性子宫内膜癌中的高表达率比较(76.5% vs 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RK1/2的高表达率与E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5);p-ERK1/2的高表达率与PR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与子宫内膜恶变过程无相关性,其活化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ER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发挥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