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1世纪,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传染病和肿瘤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最为凶险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目前研究证实,心梗后约有56%的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下降,而1/3的患者会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不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又是介入治疗后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临床工作中全面了解心梗患者心功能的预测因素,积极进行处理事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每年猝死40万人,平均每分钟1人。其中仅20%左右被成功复苏。这些复苏成功的病人多数有急性心肌梗塞(简称急性心梗),但约有3万人找不到急性心梗的证据。而3万人中的40~60%(1~2万人)筛选不出预防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外发达国家对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数据库管理。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10万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其中65万例为首次出现AMI,45万例为再发性心肌梗死,每年有83万例因AMI而住院治疗。另外,死于AMI的患者每年有20万。25%的男性和38%的女性AMI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18%的男性和35%的女性AMI患者在发病后6年内还会发生再梗死,22%的男性和46%的女性AMI患者在发病后6年内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人。我国有急诊介入治疗能力医院收治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只有约30%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据此估算全国范围内只有约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能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每年200多万例患者临床拟诊为急性心梗入院,然而>70%患者并无心脏事件。非连续的93例低危患者从急诊室转入病房,立即(中位时间<1小时)进行改良的Bruce方案平板试验,以期排除急性心梗。12例运动试验阳性,造影显示其中6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1例无并发症的患者诊断为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外发达国家对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数据库管理.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10万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其中65万例为首次出现AMI,45万例为再发性心肌梗死,每年有83万例因AMI而住院治疗.另外,死于AMI的患者每年有20万.  相似文献   

7.
猝死在美国医院外是很常见的,据统计每年有50万人。虽然有人认为这都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但许多研究所得的结果却与此不符。如Kuller等在他的猝死尸检报告中指出,死者61%有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只占13%;14%有酒精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迄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仅是威胁发达国家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达1670万人,冠心病死亡720万人,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43.1%,其中大部分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我国现有心肌梗死患者约200万,每年新发心肌梗死超过50万人。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前1 w内胸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 1 w内胸痛 (心梗前胸痛 )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一组 (心肌梗死组 ) ,为研究心梗前胸痛对不同溶栓率人群临床结果的影响 ,从心肌梗死组中分出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另一组 (心肌梗死溶栓组 ) ,组内比较有无胸痛患者的临床变量、心脏事件和 CK峰值 ,组间比较溶栓率。结果 心肌梗死组内有胸痛患者和无胸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 CK峰值无显著性差异 ;心肌梗死溶栓组有胸痛患者除心源性休克外 ,其他心脏事件发生率和 CK峰值均显著低于无胸痛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组的溶栓率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结论 急性心梗前 1 w内胸痛显著降低住院期间溶栓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溶栓可能是心肌梗死前胸痛产生保护作用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针对性。 方法 统计、收集 10年来收住院的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历 ,以及同期收住院的 9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历 ,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等情况有无差别。 结果 糖尿病组发病平均年龄 5 6岁 ,男女比例为 1 14∶1,非糖尿病组平均年龄 6 2岁 ,男女比例为 3 8∶1;糖尿病组无痛性心梗、多部位心梗、合并心衰、合并室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χ2 值、P值分别为 :2 1 2 6 2、<0 0 1;5 374、<0 0 5 ;19 0 75、<0 0 1;10 12 1、<0 0 1)。糖尿病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 4 0 % ,非糖尿病组为 12 5 % ,二者死亡率比较 χ2 =10 0 6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相比有如下特点 :1 发病年龄相对较轻 ,女性比例高。 2 无痛性心梗、多部位心梗多见。 3 易合并心衰、室颤。 4 死亡率高。而且本组资料显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有 18例 (6 0 % )是在心梗后才发现为糖尿病的 ,说明有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 ,多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 ,易造成漏诊 ,临床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1.
早期再灌注与介入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依然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炎性损伤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并与心梗后心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干预心梗后免疫炎性反应对于改善心梗患者长期预后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是决定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此作者研究了179例急性前壁和下壁心梗(包括非Q波性心梗)梗死部位与危险因素的差别及对住院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本文结果提示前壁心梗患者中,不吸烟者较下壁心梗患者中多,且前壁心梗患者中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者多,机械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梗,非Q波心梗并发症少于有Q波心梗患者。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是决定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此作者研究了179例急性前壁和下壁心梗(包括非Q波性心梗)梗死部位与危险因素的差别及对住院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本文结果提示前壁心梗患者中,不吸烟者较下壁心梗患者中多,且前壁心梗患者中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者多,机械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梗,非Q波心梗并发症少于有Q波心梗患者。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冠心病发病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亡因素. 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50万人.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为青年人.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对提高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涉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溶栓时代的循证医学资料显示,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合并室速是近、远期死亡率增高的强烈危险因素。国外有资料报导,尽管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低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13%),但同样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目前缺乏中国人相关资料。本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注册资料,探讨NSTE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患者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我院调查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为20.69%。其中患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倍。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均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对近10年来糖尿病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总结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血栓性疾病是西方富裕国家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动脉血栓性疾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中风;静脉血栓性疾病可导致深静脉栓塞(DVT)和肺栓塞(PE)。这类疾病主要危害心、脑、肺的血管系统,使成年人死亡或残疾。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PE;在我国,每年超过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年需要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超过300万。全世界有血栓患者1500万,所需溶栓剂的潜在市场约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富萍  刘永  葛华  孙奡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11-4512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明显升高,每年死于AMI的人数约有55万人,中老年人无痛性AMI发生率高达58.5%,AMI后致残率达48.3%,死亡率更高达63.2%,并且该病在人群中开始呈低龄化发展,2007 ~ 2009年中年人群AMI发生率上升了31.4%.有文献显示,B型钠尿肽(BNP)与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病死率等密切相关[1].本文选取首次AMI发作的老年患者,分析血液BNP水平与患者治疗出院后的心血管急症及并发症发病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重要性急性心梗后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并呈规律性演变。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急性心梗诊断的重要依据,是临床诊断急性心梗首选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急性心梗的心电图演变规律不仅有助进步明确急性心梗的诊断,同时有助心梗的分期(早期、急性期、近期、陈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预后随访.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9例,其中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107例(TRI组),经皮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72例(TFI组).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手术总时间、穿刺点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TRI组107例患者中,前壁心梗47例,下壁心梗39例,其他21例;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34例,三支病变49例.TFI组72例患者中,前壁心梗27例,下壁心梗29例,其他16例;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40例.TRI组和TFI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2%和100%,P=0.401;PCI成功率分别为89.7%和95.8%,P=0.135;手术总时间分别为(79.4±32.0)min和(78.8±33.3)min,P=0.911.术后3个月的随访临床结果显示,MACE事件发生率TRI组较TFI组低.结论 经皮桡动脉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同经皮股动脉一样有着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且并发症较少,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最佳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