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提高甲真菌病的诊断率、弥补真菌学检查的不足。方法:采用30%硝酸水溶液浸泡病甲标椟3-7d的改良组织病理学方法。结果:X两全是切的甲真菌病诊断率为86%,真菌培养为58%,直接镜检为68%。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易接受,组织病理切片的甲真菌病诊断率明显高于真菌学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刘小军  潘康俭 《现代医学》2001,29(2):119-120
目的设计疗效确切且费用较低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方法5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伊曲康唑200mg,连续服1周(为短程冲击疗法),联合盐酸特比萘酚软膏封包病甲6个月。结果指甲真菌病临床和真菌学痊愈率均为100%。趾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94.4%,显效率5.6%;真菌学痊愈率94.4%,未愈率5.6%。结论本法费用较伊曲康唑常规间歇冲击疗法明显减少(仅为其1/3~1/2);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引起的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冲击疗法, 连续服用伊曲康唑(400 mg/d) 1 周后, 停药3周为1 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服药2 个疗程; 趾甲真菌病服药3 个疗程。观察疗程结束、停药3个月及停药6 个月时指( 趾) 甲真菌病的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治愈率。结果: 疗程结束时、停药后3 个月及停药后6 个月时指甲真菌病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5 % 、85 % 和90 % , 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65 % 、90 % 和95 % ; 趾甲真菌病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6-6 % 、63-3 % 和86-7 % , 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56-7 % 、83-3 % 和90 % 。疗程结束后, 随时间延长治愈率不断提高, 停药后6 个月达最高。指甲真菌病的治愈率高于趾甲真菌病; 真菌学治愈率高于临床治愈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6 个月时复发率为6 % 。结论: 伊曲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 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耐受性高以及费用低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用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54例(指甲真菌病26例,趾甲真菌病28例),并随访9个月。结果显示:患者指甲临床治愈率为885%,真菌学治愈率为961%;趾甲临床治愈率为821%,真菌学治愈率为961%;仅有74%的患者出现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轻微副作用。本疗法疗效高、副作用小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陈华全 《西部医学》2007,19(1):84-85
目的 观察国产易启康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瘸43例(单纯指甲受累者5例,单纯趾甲受累者31例,两者均受累者7例),观察给药后第9、12、24、3G和48周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9周时临床有效率为46.5%.48周临床有效率为86.0%,真菌学清除率为76.7%,一般24周以后疗效基本稳定一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易启康胶囊是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刘小军  潘康俭 《铁道医学》2001,29(2):119-120
目的:设计疗效确切且费用较低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方法:5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伊曲康唑200mg,连续服1周(为短程冲击疗法),联合盐酸特比萘酚软膏封包病甲6个月。结果:指甲真菌病临床和真菌学痊愈率均为100%。趾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94.4%,显效率5.6%;真菌学痊愈率94.4%,未愈率5.6%。结论:本法费用较伊曲康唑常规间歇冲击疗法明显减少(仅为其1/3-1/2);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对指导甲真菌病治疗的意义.方法:按照SCIO规定的公式计算102例甲下型甲真菌病(PSO/DLSO)靶甲SCIO值并依数值大小分为3组;给予特比萘芬片口服,第1周0.25 g,1次/d,第2周起0.25 g,1次/2 d;3组病例疗程分别为8周、12周、16周,均于停药后24周和48周评价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3组的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以依据SCIO值确定特比萘芬系统治疗甲真菌病的疗程.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的组织病理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悦  李若瑜  涂平  王端礼 《北京医学》2000,22(5):264-266
目的 探讨组织病理学方法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意义,了解甲真菌感染的超微结构。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67例病甲分别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选5例病甲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三种甲真菌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7.2%、44.8%和82.1%,扫描电镜在3个甲面均检出真菌成分。结论 组织病理学方法较传统的真菌镜检和培养更敏感(P均〈0.01),两者结合可提高甲真菌病的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甲真菌病的准确率及其与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到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甲真菌病的395例患者,取甲碎屑行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的甲真菌病与真菌学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3.80%,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8.73%,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55.56%,甲真菌病真菌镜检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χ2=82.99,P<0.01),Kappa检验提示真菌镜检与培养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1)。结论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甲真菌病准确率不高,真菌镜检的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莫罗芬搽剂联合口服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46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阿莫罗芬搽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比对照组的78.3%更高( P<0.05);实验组真菌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采用抗真菌药联合口服治疗甲真菌病可有效杀灭或抑制真菌,有利于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