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地域(北京、唐山、承德、九江)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差异。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VDS凝胶分析仪对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SDS—PAGE分离出18~24条蛋白带,7虫株共同蛋白带15条。分子质量在100ku以上者有2~6条,其余在16~97ku之间。结论 各地虫体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相似,但不同虫株蛋白条带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理猪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虫体可溶性抗原、表面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3种抗原的蛋白组分及其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迹对成虫3种抗原进行蛋白组分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结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虫体可溶性抗原显示29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在112kDa~10kDa之间,其中主带13条;表面抗原显示4条主要蛋白带,分子量分别为50、48、40、34kDa;排泄分泌抗原显示17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在120~14kDa之间,其中主带6条,分子量分别为120、64、43、40、35、33kDa。蛋白印迹结果:虫体可溶性抗原出现13条反应条带,其中分子量为81、40、37、33、30kDa的条带着色明显;表面抗原出现4条反应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50、48、40、34kDa;排泄分泌抗原显示7条反应带,其中43、40、27、18kDa着色明显。结论旋毛虫成虫虫体可溶性抗原与排泄分泌抗原较表面抗原蛋白组分复杂,3者主带部分属低分子量区;免疫反应性的强度表面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高于虫体可溶性抗原,说明前两种抗原是旋毛虫成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 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 (EITB)和双向电泳等方法 ,对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全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  SDS- PAGE分离出 2 6条蛋白带 ,其中主带 9条 ,分子量 8条为 15~ 6 2 k Da、1条为 97k Da。EITB显示 2 4条带 ,仅在 75 k Da和2 2 k Da处缺如 ,其中主带 8条。双向电泳分离出 43个多肽斑点 ,多分布于 PI3.6 5~ 5 .84,分子量为 2 7~ >10 0k Da,其中有 9个主要多肽斑点。 结论 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 2 6条蛋白带中 ,有 8条蛋白含量较高、免疫学反应较强。在 43个多肽斑点中有 9个多肽含量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阴道毛滴虫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方法提取阴道毛滴虫总核酸为模板,根据所克隆的阴道毛滴虫病毒部分序列和GenBank中发表的阴道毛滴虫病毒TvV—T1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RT—PCR得到与预计大小一致的PCR特异性产物,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并与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与分析,再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并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结果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2037bp,与阴道毛滴虫病毒T1株(U08999)的同源性最高为82.9%,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Cap2037;IPTG诱导后,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的大小约75kDa。结论成功克隆出阴道毛滴虫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与TVV—T1株序列有82.9%的同源性,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表明,75kDa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异同 ,并以致弱尾蚴免疫血清识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 ,筛选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的抗原分子。方法 分离制备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成熟虫卵、尾蚴、雄性成虫、雌性成虫等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原 ;采用ELISA分别测定正常尾蚴感染兔血清、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抗原的抗体水平 ;通过SDS 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 ,分析正常尾蚴感染血清与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反应性。结果与结论 SDS-PAGE结果显示未成熟虫卵抗原、成熟虫卵抗原、尾蚴抗原、雄性成虫抗原、雌性成虫抗原蛋白之间互有异同。间接ELISA试验显示致弱尾蚴免疫血清同样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滴度的抗体水平。致弱尾蚴免疫血清共筛选出 2 3种具免疫学活性的抗原分子 ,分子量分别为 :2 4 .5kDa、2 8kDa、36kDa、4 3kDa、4 4kDa、4 8kDa、5 4kDa、5 8.5kDa、6 0kDa、6 2kDa、6 6kDa、6 8kDa、70kDa、75kDa、79kDa、85kDa、87kDa、91kDa、95kDa、97kDa、10 5kDa、10 8kDa、110kDa。其中未成熟虫卵和成熟虫卵抗原各占 11种 ,尾蚴抗原分子 4种 ,雄性成虫抗原分子 3种 ,雌性成虫抗原分子 6种 ,提示这些抗原分子可能为抗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囊液10000g和100000g离心后的上清、头节抗原、全囊抗原及头节尿素溶解性抗原等5种抗原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依次出现10、10、13、14和5条显色带,银染结果依次出现20、20、21、21和13条显色带。分子量范围为<6.6kDa->116kDa。选择囊液100000g(以下简称囊液)、全囊和头节尿素等3种抗原对105份各类血清进行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EITB)检测。结果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与3种抗原反应可出现1-13条反应带,分子量范围6.6kDa->116kDa。如以≤21.5kDa条带作为判断标准,则囊液抗原、全囊抗原和头节尿素抗原的阳性率依次为54%、48%及58%,假阳性率依次为6%、10%及0%。头节尿素抗原对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出现交叉反应,10例包虫病患者血清中有2例出现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免疫筛选旋毛虫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获取旋毛虫抗原的cDNA克隆并进行蛋白的原核表达。方法 应用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对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并用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对强阳性克隆进行再筛选。将编号为Ts87阳性克隆的基因片段亚克隆PET-28a( )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免疫筛选获得阳性克隆Ts87;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 )/Ts87。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表明,其能表达一分子质量约为40ku的融合蛋白,与预测分子质量相符。结论 筛选到cDNA克隆Ts87,与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和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均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PET原核表达系统所获重组蛋白为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分泌型抗原,为阴道毛滴虫免疫诊断寻找特异性抗原。方法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移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阴道毛滴虫分泌型抗原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分离出9条蛋白带,分子质量单位为15.8-91.2ku,其中主带5条;Western blot显示7条带,在17.0和37.2ku处有2条带缺失。结论阴道毛滴虫分泌型抗原9条蛋白带中,有7条蛋白带特异性免疫反应较强,有望成为阴道毛滴虫免疫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基因重组融合蛋白。方法分离并纯化培养阴道毛滴虫临床分离株,提取其总RNA,经RT-PCR扩其全长序列基因,T-A克隆测序后,连接表达载体PET-28a(+)。在E.coli(DE3)Plyss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AP65,SDS-PAGE检测表达和提纯效果。采用兔抗阴道毛滴虫全虫多抗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克隆ap65基因与GenBank公布基因同源性高,在1mmol/LIPTG诱导下,AP65产量可占细菌总蛋白量的23%,提纯后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且重组蛋白AP65能与兔抗阴道毛滴虫全虫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阴道毛滴虫ap65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且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为疫苗抗原的筛选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67kDa分子抗原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通过SDS-PAGE和电渗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中分离纯化出67kDa蛋白分子,以该分子包被微板进行ELISA,检测了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其阳性检出率达100%和94.6%,与60例正常人血清、30例肝吸虫和31例肺吸虫病人血清均未出现明显交叉反应,慢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后3个月、半年和1年的阴转率分别为58.1%,75.4%和84.6%。提示SIEA67kDa分子抗原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和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地域 (北京、唐山、承德、九江 ) 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差异。 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VDS凝胶分析仪对 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 结果 SDS- PAGE分离出 18~2 4条蛋白带 ,7虫株共同蛋白带 15条。分子质量在 10 0 ku以上者有 2~ 6条 ,其余在 16~ 97ku之间。 结论 各地虫体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相似 ,但不同虫株蛋白条带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检测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特异抗原组分,为建立特异、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制抗斯氏狸殖吸虫药物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分离出22条蛋白带,其中主带8条,分子质量单位为13~64 ku,未见65 ku以上条带。Western blot显示20条显色带,主带6条,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13、18、22、28、35和64 ku。2-DE电泳分离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48个多肽斑点,分子质量单位为14~70 ku,绝大部分分布于pI 3.10~7.14,少数分布于pI 8.78~9.85,在pI 7.14~8.78之间几乎未见多肽斑点。Western blot分析出其中的10个主要多肽斑点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大部分为集中在酸性区域的小分子多肽。结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经SDS-PAGE电泳分离出的22条蛋白带中,有6条蛋白含量较高,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2-DE电泳分离出的48个多肽斑点中,有10个含量较高,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大部分为偏酸性的小分子多肽。  相似文献   

13.
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共同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鉴定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的共同抗原,避免血清学诊断这3种寄生虫病时的交叉反应。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Western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文睾吸虫成虫3者相同蛋白带的分子量为108、65、53、43、42、31、25、16 kDa。免疫印渍结果表明,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 65、58、53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肺吸虫感染的大鼠和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108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发生反应;而3种可溶性抗原中的53kDa与本实验中所有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和患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 65、58、53 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共同抗原,108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共同抗原,而53 kDa蛋白为这3种寄生虫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4.
以SDS-PAGE酶联免疫印渍技术对蛔虫、钩虫、鞭虫及犬弓蛔虫的免疫交叉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钩虫病、鞭虫病及犬弓蛔虫病患者血清都与人、猪蛔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发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人蛔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和猪蛔虫可溶性成虫抗原间无明显差别。人、猪蛔虫可溶性成虫抗原与钩虫病患者血清反应的主要抗原成份分子量为35、44、52.5、64和85kDa。两种抗原与鞭虫病患者血清反应带位于22.2kDa和205kDa之间。两种抗原与犬弓蛔虫病患者血清反应形成多条反应带,其抗原分子量在35.5kDa和195kDa之间。本研究表明,在某些线虫之间的确存在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诊断旋毛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 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 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经SDS—PAGE后显示29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在112—12kDa之间,其中65、43、42、31、30、20、17、16kDa为主带。112、110、108、102、97、95、65、63、58、55、53、49、45、43、42kDa蛋白组分与并殖吸虫感染的大鼠及患者血清、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及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均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带;24—20kDa蛋白组分只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其它寄生虫感染的动物或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和小鼠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24—20kDa蛋白组分为旋毛虫肌幼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旋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杏。  相似文献   

16.
A study on presence of antibodies to Trichomonis vaginalis in serum was done on a group of 500 pregnant, asymptomatic Angolan women. A serologic screening, done by ELISA, revealed that 41% of the women had IgG and IgM against the parasite. Analysis of sera by immunoblotting revealed that 94.4% of sera with anti-T. vaginalis IgG class antibodies were reactive against a common immunogenic protein of 115 kDa. The common immunogen was identified as the protozoan alpha-actinin. All sera recognizing the 115-kDa antigen were reactive against both native and recombinant T. vaginalis alpha-actinin and nonreactive against human alpha-actinin. The finding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offer a new tool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and open new perspectives for 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