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温针并耳压和单纯针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探索并说明针灸治疗方法综合运用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将 8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并耳压治疗组 4 6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 4 2例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温针并耳压治疗组总有效率 97.8% ,单纯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温针并耳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 ,说明针灸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神法结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HAMA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两组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不适症状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症状和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疗效。方法将IBS腹泻型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用谷参胺胶囊、谷维素、思密达冲剂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2.2%、25.0%,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3%、65.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11):1516-1518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电针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电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运用子午流注电针治疗进行针刺治疗,28d为1个疗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瑞健)口服,1次0.2g,1d3次,28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该病证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药物对照组73.33%。2组治疗该病的主要单项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电针为主针刺能够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简弄根  龚光辉 《光明中医》2014,(5):1022-102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连续进入观察,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B组对照组30例采用痛泻要方治疗;C组对照组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377-1377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54例予以思密达冲剂;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周内功腹部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推动腹部推拿疗法在临床治疗IBS上的广泛应用。[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运周内功腹部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周内功腹部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针灸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中医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中医推拿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在 8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进行西药得舒特以及得舒特结合推拿相比较的随机试验 ,将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表现用量表来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 ,推拿组的患者明显改善者占全组的 83 .7% ,非推拿组为 69.7% ,症状明显改善者数目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 .0 5 )。结论 中医推拿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有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9.
曹爽  孙超越  张楠  张晶晶 《光明中医》2011,26(12):2488-2489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藿香正气制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不同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赵克学 《陕西中医》2014,(9):1131-11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止泻方(炒柴胡、防风、炒白芍、凤尾草、辣蓼草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并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点灸特定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灸组(30例)采用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法,针刺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取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治疗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针刺组的75.0%(P<0.05).结论:点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刺血配合辨证针刺治疗痹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于振中  于书庄 《中国针灸》2005,25(9):625-627
目的:观察刺血配合针刺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刺血配合针刺组(治疗组)96例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31.0%和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平均治愈次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刺血配合针刺法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神阙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口服匹维溴胺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神阙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神阙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刺与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ZM  Zhu YS  Wang QX  Lei MN 《中国针灸》2011,31(7):607-609
目的:比较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采用子午捣臼法,每天1次;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时间、腹痛频率、排便形状异常比率、排便通过异常比率、黏液便比率、排便时腹胀或腹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针刺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显著(总积分:16.70±2.40 vs15.70±3.01,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优于西药组的70.0%(14/20)(P<0.05).结论: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素,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优选提高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VBI)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案,并探讨其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推治疗组(A组)、针刺治疗组(B组)、推拿治疗组(C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A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A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Vm、PI和血管弹性指数(DI)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推结合疗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的Vm、PI、DI以及VBI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作用,且优于单纯针刺和推拿疗法,是目前治疗VBI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寻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5例IBS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 B组35例,口服润肠通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C组30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A、B、C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2%、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IBS确有较好效果,不失为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配合TDP照射与西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158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79例。针刺组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太溪等穴,结合TDP照射;西药组采用单纯西药左旋多巴治疗。2组均治疗30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痊愈42例,有效30例,无效7例;西药组痊愈0例,有效24例,无效55例。总有效率比较,针刺组91.1%、西药组3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浩  裴丽霞  周俊灵 《中国针灸》2012,32(8):679-682
目的:比较疏肝健脾法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5例。针刺组穴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等穴行常规针刺,并在双侧天枢加电针刺激,每日1次,每周治疗3~4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每次50mg,每日3次,均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BS-QOL)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IBS-QOL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1);针刺组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西药组的77.1%(27/35,P<0.01);3个月后针刺组复发率为36.4%(12/33),明显低于西药组的72.0%(18/2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ong ZM  Wang ZL  Chen XJ 《中国针灸》2011,31(4):311-313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穴位埋线组取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予埋线治疗,10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胺片50 mg,每日3次,治疗30天.两组患者经治疗3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3个月后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