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谭瑞明 《吉林医学》2010,31(15):2228-2230
目的:评价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4周,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肠镜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分别统计两组完全缓解、有效例数及有效率,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病例数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益生菌比单用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好,并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3月14日至2018年5月12日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治疗,益生菌组则采取美沙拉嗪加上益生菌治疗。比较对照组、益生菌组疗效;内镜检查评分结果、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肠镜病理检查评分;治疗前后患者体液免疫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益生菌组疗效、内镜检查评分结果、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肠镜病理检查评分、体液免疫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美沙拉嗪加上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用美沙拉嗪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43例,分别接受单用美沙拉嗪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方法。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Suihed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等进行比较,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suthefl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益生菌(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1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n=26)和对照组(n=25)。其中联合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对照组患者仅予以美沙拉嗪(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指数(DAI)、内镜下评分、不良反应事件、治疗效果及多种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总分、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TNF-α、IL-17及IL-23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TNF-α、IL-17及IL-23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各22例。治疗组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变化(DAI)与内镜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内镜与疾病活性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对照组为13.6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较单用美沙拉嗪,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且降低患者内镜与DAI评分,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与对照组(美沙拉嗪单一治疗),各35例,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6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思连康。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思连康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结合益生菌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美沙拉嗪结合益生菌治疗组(结合治疗组,n=30)和美沙拉嗪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评分、血清CRP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评分、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单独治疗组比较,结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评分、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3.3%(19/30)(P0.05),复发率13.3%(4/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33.3%(10/30)(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10.0%(3/3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美沙拉嗪结合益生菌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美沙拉嗪单独治疗显著,同时还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43-45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肠炎活动指数评分、内镜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肠炎活动指数、内镜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募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昆明市中医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30例,治疗方法为连续8周予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组美沙拉嗪口服结合针刺募穴。从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肠镜结果评分(the baron score,Baron)、结肠粘膜愈合评分(colonic mucosal healingscore,Geboes)3个方面进行比较,并随访3月,计算联合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临床疗效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7.67%,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5),联合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比较治疗后3月的疾病复发率,发现联合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募穴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相较于对照组患者,降低了复发机率,安全可靠,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动期诱导缓解及缓解期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1980年1月~2014年11月)外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2014年11月)等中文数据库,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7篇入选益生菌治疗活动期UC组,5篇入选益生菌治疗缓解期UC组(有2篇同时入选以上2组)。纳入的10篇文献中有6篇提供了不良反应例数。系统评价结果:(1)对单独服用益生菌或安慰剂治疗活动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的诱导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RR=1.43,95%CI 1.14~1.80,P=0.002);(2)对益生菌与美沙拉嗪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的诱导缓解率与美沙拉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 -0.22~0.104,P=0.0508);(3)对益生菌与美沙拉嗪维持治疗缓解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与美沙拉嗪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 0.79~1.2,P=0.98);(4)益生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 0.74~1.15,P=0.47)。结论益生菌较安慰剂可明显提高活动期UC的临床缓解率;益生菌对缓解期UC维持治疗的疗效与美沙拉嗪相当;益生菌具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菲康,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8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艾迪莎)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38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1.0 g/次,4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UC患者血清中MDA浓度和SOD活力,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MDA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活力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较单独使用美沙拉嗪颗粒可更明显地降低MDA的水平,升高SOD活力。  相似文献   

15.
黄林 《四川医学》2012,33(5):766-768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益生菌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62例随机分成益生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组(n=31)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n=3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结肠粘膜的炎症评分、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 (P< 0.05);两组在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粘膜炎症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粘膜炎症的评分均有明显减轻(P<0.01),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结肠粘膜炎症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联合应用益生菌和柳氮磺吡啶较单独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艾迪莎),治疗组在口服艾迪莎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26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常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等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IL-8、TNF-α、MIF、IL-10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和TNF-α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在治疗后则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两者具有药物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sacol (mesalazine coated with Eudraget-S) as a maintenance therapy with that of sulphasalazine, relapse rat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treated with sulphasalazine or Asacol were assessed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A total of 164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127 on sulphasalazine and 37 on Asacol. None of the patients on Asacol was changed from sulphasalazine because of lack of efficacy to sulphasalazine. Relapse rates were measured over a 4 year period. In ulcerative colitis these were sulphasalazine 10/77 (13.0%), Asacol 5/20 (25.0%), NS; in all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sulphasalazine 12/50 (24.0%), Asacol 11/17 (64.7%); P less than 0.0025.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with ileal involvement, relapse rates were sulphasalazine 9/28 (32.1%), Asacol 9/11 (81.6%), P less than 0.0125; without ileal involvement, sulphasalazine 3/22 (13.6%), Asacol 2/6 (33.4%), 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sacol is as effective as sulphasalazine in maintaining remi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without ileal involvement. Sulphasalazine seems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Asacol in maintaining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with terminal ileal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11-11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NGAL、肠黏蛋白2(MUC2)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GAL、MUC2、菌群分布、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44/49),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GAL低于对照组,MUC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34%(8/49)、10.20%(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调整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