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象仪采集脉图,对48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病人进行辨证分型,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痰浊、血瘀、气滞、气虚、阳虚、阴虚6个基本证素的相关性。结果480例病人中检出28脉中16种脉象,出现频率:弦脉(70.83%)、滑脉(21.88%)、涩脉(8.96%)、虚脉(39.79%)、沉脉(19.58%)、迟脉(11.46%)、数脉(13.96%)、结脉(19.58%)、代脉(1.25%)、促脉(1.25%)、紧脉(0.83%)、细脉(1.67%%)、濡脉(0.42%)、弱脉(0.21%)、微脉(0.83%)15脉及“十怪脉”中的雀啄脉(3.96%)。结论冠心病心绞痛证素与脉象脉图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结、代、促和雀啄4脉与冠心病心绞痛证素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别;脉象对证素的低敏感、高特异性可指导冠心病心绞痛辨证的脉症从舍。  相似文献   

2.
八维脉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脉象的分类方法,古今医家均有研究。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以缓、急、大、小、滑、涩为纲;《难经》以浮、沉、长、短、滑、涩为纲;徐灵胎《洄溪脉学》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持脉秘旨》以浮、沉、迟、数、细、大、长、短为纲;周学海《诊家直诀·八法总义》以“位、数、形、势”为纲。其中周学海提出的“盖求明脉理者,须先将位、数、形、势讲得真切,便于百脉无所不赅,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的指导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八维脉法从分析脉象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搏动状态三纲入手,综合归纳形成脉…  相似文献   

3.
弦脉与紧脉在脉象上均具有脉气紧张的特点,临床切脉易将两者混淆。从弦脉与紧脉的脉象构成要素、脉图特征及脉象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其异同之处,掌握辨析要点,对临床鉴别弦脉与紧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迟,数,缓脉脉图参数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迟、数、缓、平脉40例的脉图参数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提示:脉动周期时间数脉0.64±0.04秒,迟脉1.16±0.05秒,缓脉0.97±0.04秒,与平脉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以上三种脉象时值的改变是主要的。而脉形,脉势方面的参数也有改变,数脉形态与滑脉相似,迟脉脉图形态比平脉略弦,缓脉图脉形态变化介于迟脉与平脉之间。  相似文献   

5.
震颤脉     
作者发现一种新的脉象,即诊脉时指下有震颤感,这是一种独立脉象,建议命名为“震颤脉”。该脉象轻取浮大,重按则指下有颤动感,索索然似有声。震颤脉有以下三种类型:①收缩期震颤脉。②双期震颤脉。③连续震颤脉。震颤脉象的机理是血液在血管内形成涡流(湍流)。不同的震颤脉象对临床诊断或人工动静脉瘘通畅的监测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脉诊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中医常见脉象标准化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医脉象传统文字标准、脉象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号分析方法、脉图标准与脉象基准系统等5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脉诊标准化的因素,探讨了脉诊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脉诊标准。  相似文献   

7.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弦脉脉图参数的特异性变化,为"计算机脉象仪"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计算机脉象仪"对105例弦脉进行脉图采集及参数分析,并与175例平脉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弦脉组年龄与脉图参数U2呈负相关,收缩压与脉图参数U3、D3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与各参数无相关性,脉图参数对性别无特异性。弦脉组与平脉组相比,年龄明显偏大,血压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偏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弦脉脉图参数较平脉组U2、D2明显偏低,U3、D3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1、T1、T2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弦脉的脉集特点能通过"计算机脉象仪"的脉图参数得到客观化地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医脉诊标准研究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诊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中医常见脉象标准化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医脉象传统文字标准、脉象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号分析方法、脉图标准与脉象基准系统等5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脉诊标准化的因素,探讨了脉诊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脉诊标准.  相似文献   

9.
40例正常人寸关尺三部脉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头式脉象仪检测了40例正常人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发现正常人脉图参数AA′、SD、SA关部明显大于寸部和尺部,提示关部脉搏最为有力。同时亦发现关部脉较浮、寸部脉居中、尺部脉最沉。通过对脉图参数最大值在寸关尺三部出现频率的统计,揭示目前以单头式脉象仪独取关部脉图研究中医脉诊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俞长荣教授论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长荣教授根据临床实践,对常见脉象、危重脉象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3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经验体会。指出常脉象、危重脉象的不同特性,并介绍了对“郁脉”的特征、主证和体会。俞老认为脉诊有临床上确有一定意义,但不是绝对的强调要四诊合参脉证合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因子分析探索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集193例PPPD病例症状、舌象、脉象,将每一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一个统计变量,“有”则赋值为“1”、“无”则赋值为“0”,计算四诊信息的频数和频率,运用因子分析对高频症状、舌象及脉象进行非线性降维并提取公因子,得出病性、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型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频率排名前3位症状的依次为头晕(90.67%)、心烦(54.40%)、倦怠乏力(51.30%),舌象中舌质频率最高者为舌质暗红(22.28%),舌苔频率最高者为白苔(31.09%),脉象频率最高者为滑脉(41.97%)。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798%。整合相同的证素,共得到5个病性证素,依次是气滞(71.50%)、阴虚(24.35%)、血虚(22.28%)、气虚(17.10%)、痰湿(15.03%);5个病位证素,依次是肝(93.26%)、肾(24.35%)、脾(16.58%)、心(0.52%);6个中医证型,依次是肝郁气滞证(56.48%)、肝肾阴虚证(21.76%)、肝郁脾虚证(15.03%)、肾阴虚证(2.59%)、脾肾阴虚证(1.55%)、气血两虚证(0.52%)。结论 PPPD的病性证素以气滞为主,病位证素以肝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苯胺加氢间歇反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交叉耦合性,传统PID控制器很难达到理想控制品质,本文采用阶梯控制策略设计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GPC)解耦控制系统。首先针对系统的交叉耦合性,对目标函数解耦算法进行了简化设计以有效减少计算量;然后利用GPC策略构建一个双输入双输出解耦GPC系统;最后将多变量解耦GPC控制与传统PID变结构控制进行对比分析,模拟仿真效果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对108例结肠癌组织进行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检测,分析该转录因子与结肠癌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高纤维素饮食、嗜酒)和临床病理因素(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在结肠癌患者中,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组织学分型的不同、浸润深度的不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的不同而变化,其中,在黏液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浸及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及处于Dukes C+D期的结肠癌中,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或<0.05);而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高纤维素饮食、嗜酒及肿瘤部位、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NF-κB的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对结肠癌的诊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双指标”方案(脉氧测定结合心脏杂音听诊)已在全国推广。目前,脉氧测定已有较多商用设备,但在低灌注、抗干扰、双指标集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而心脏杂音听诊目前多由检查者通过听诊器进行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近年来出现的智能听诊技术在实用性、一致性、敏感性和数据库方面尚存在不足,不能直接用于新生儿心杂音智能识别,且缺乏成熟商用产品。因此,“双指标”方案推广过程中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同质化的程度较低,影响了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技术的现状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及课题组自主研发双指标智能筛查仪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CT重组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常规X线平片或临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16层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对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的数量或骨折程度、胫骨平台受累情况、手术入路、骨质疏松程度及骨组织的缺损等做出评价。结果 65例胫骨平台骨折的CT图像经MPR、VR、MIP重组后,骨折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X线平片漏诊7例。MPR能够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有助于骨折类型的判断。VR、MIP重组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外观、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的范围。结论 16层CT重组技术能直观、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等空间信息,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准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方案、年龄、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与其治疗方案(放疗、手术局部切除、手术全部切除)、年龄(≤75岁、>75岁)、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有关(P<0.05);而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 cm、>4 cm)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治疗方案为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保护因素(P<0.05);而年龄越大则表现为危险因素(P<0.05).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 cm、>4 cm)等因素的分析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方案为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大则表现为危险因素.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对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理念、文化、激励探讨医院执行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少华 《中国医院》2005,9(1):16-17
执行力无论对一个企业或是一所医院,都是获得良好效益的保障,执行力不仅是对政策制度、规定、指令等的执行能力,还有对思想、理念、文化等意识的执行能力,即一种综合执行的力量.无论是一个好的理念,一个好的文化构架,还是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如果得不到执行,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执行力犹如太极运动,需要刚柔相济,有时是急风骤雨,有时是风和日丽,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力一旦由被动到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27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近视度、散光度与眼轴长及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 精确测量74例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48只眼)的角膜屈光力、眼轴及屈光度,用国际通用SPSS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检验。结果 近视度和散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最大角膜屈光力与近视度呈正相关,与散光度亦呈正相关。结论 眼轴与角膜屈光力是影响高度及超高茺近视眼近视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空间隔缺损(VSD)定位,大小,分流,宽度,定量测量的准确性。方法:运用彩超对67例室缺进行定位及测量大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安全符合占65.6%,与手术定位邻近占25.3%,超声对嵴下型室缺大小与手术测值误差小(P>0.05)。对嵴上型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室缺定位,大小,定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