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慢性炎性疾病,常合并血清学检查HLA-B27阳性,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等中轴关节,并可有关节外表现,累及心、肺、皮肤、肾等。现报道经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治疗AS合并HLA-B27相关心脏病变综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0-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AS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OP分为AS组64例和AS-OP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S-OP组患者的年龄及发病年龄均较AS组低,累及外周关节数及骶髂关节CT分级均较AS组高,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钙(Ca)水平均较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骨密度降低最大T值与ESR(r=0.208,P=0.033)、CRP(r=0.209,P=0.033)、累及关节数(r=0.341,P=0.000)、骶髂关节CT分级(r=0.205,P=0.041)呈正相关;与年龄、发病年龄、病程、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生化指标无直线相关性(r=-0.003,0.175,-0.077,-0.166;P=0.973,0.073,0.433,0.090).结论 合并OP的AS患者发病更早、病情更重,且骨量下降会随着ESR、CRP、累及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的升高而增多,随着年龄和发病年龄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青少年,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并可累及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等残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近来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AS的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46-44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青少年,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典型病例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呈“竹节样”变化。本文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6年住院的16例A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和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AS)为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炎性关节病变,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及对该病的认识普及,国内目前存在部分过度诊断治疗及误诊情况。本文对国内报道的具有脊柱关节病表现被误诊为AS的各种疾病进行初步荟萃分析,总结原因以期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错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帮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6例临床确诊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引起炎性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强直。同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包括眼葡萄膜炎、肠道炎症、指/趾炎、皮疹等,通常为单独出现或重叠存在,其中以眼和肠道的病变最为常见。根据累及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AS分为以脊柱关节受累为主的中轴型和以外周关节受累为主的外周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腰椎CT表现特点,减少AS的漏诊率,协助临床诊断。方法56例以腰间盘突出复查二次以上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主要观察腰椎椎小关节CT影像改变,8例可疑AS患者行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类风湿因子等项检查,并均行骶髂关节CT对比。结果通过对腰椎CT图像细致分析,56例患者中6例腰间盘轻度突出,2例腰间盘重度突出;发现8例AS,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5例为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且2例腰椎CT椎小关节改变重于骶髂关节。结论AS主要以累及骶髂关节为主.但合并腰间盘突出病人或首诊腰椎CT检查并未引起重视,常常漏诊。本文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腰椎AS影像分析.减少AS的误诊及漏诊,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率0.3%。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预防畸形发生有重要意义。由于AS诊断标准均必须具备肯定的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而MR能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理改变,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帮助。目前对AS骶髂关节影像表现研究较多,由于AS早期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病人确诊时都有脊椎受累,而对AS脊柱MRI表现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发现22例AS病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何树云  王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70-3071
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缓慢,多见于男性,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的滑膜部分及韧带部分,且以髂骨侧侵蚀为明显,初发部位常在膝关节及髋关节处,患者下蹲、弯腰、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加重.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早期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延缓病程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AS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CT、MRI、核素检查在AS诊断、疗效判断、随访中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彭晖 《中外医疗》2010,29(12):190-190
强直性脊柱炎(ankkosing spondyc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多见于年青壮年男性,有明显的家族史,和HLA-B27关联性强。AS合并格林-巴利综合证报道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中轴关节为首发症状的AS合并格林-巴利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晏文  曾惠  杨莹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52-753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广泛的小血管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可累及皮肤、肾脏、关节、胃肠道等。少数尤其肾脏受累者易复发,对患者健康影响大。我们于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90例尚未出现严重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丹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临床常见、原因不明的全身慢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与骶髂关节,引起强直和纤维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外表现。近年来,AS的关节外表现如肺功能的改变等已被广为重视。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但使我们对AS的了解更加全面,而且有助于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 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 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NDR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型DM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与NDRD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尿、蛋白尿、视网膜病变等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1)2型DM可以合并多种NDRD,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常见病理类型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2)NDRD患者糖尿病病程及血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与D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NDRD、DN患者治疗转归截然不同。结论2型DM可以合并多种NDRD;当2型DM患者出现肾损害而不符合DN特征时,应及早行肾活检明确诊断;结合临床及病理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come,MCLS),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婴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而累及关节者未见报道。现将1例MCLS合并关节损害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CT影像学表现,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比较X线与CT对AS骶骼关节病变分级诊断情况差异。观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CT影像学表现,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T确诊Ⅱ、Ⅲ级AS骶骼关节病变例数高于X线(P0.05)。CT检查显示AS骶骼关节病变以累及双侧、骼骨关节面、滑膜部为主。AS骶骼关节病变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骶骼韧带钙化等改变,CT表现均可明确反映。结论 CT用于AS骶骼关节病变有助于提升检出率,CT表现可准确反映AS骶骼关节病变不同病理特征,为该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0.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