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等的影响. 方法 72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肠癌组,24例肠外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肠癌组又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延迟肠内营养(DEN)和早期肠外营养(EPN)组.EEN、EPN组于术后第1 d给予肠内、外营养,共8 d;DEN组术后第4 d给予肠内营养,共5 d.术前1 d检测肠癌组和对照组、术后9 d检测EEN、DEN和EPN组营养、免疫和应激指标,观察肠道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及营养支持费用.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肠癌组术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CD3、CD4、CD4/CD8、IgA、IgM、IgG均显著降低(P<0.01),CD8和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P<0.01).术后9 d, EEN组的PAB、TF较DEN组显著升高(P<0.05),CD3、 CD4、CD4/CD8较EPN组和DEN组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低于EPN组和DEN组(P<0.01),IgG、IgA、,IgM较DEN、EPN组显著升高(P<0.05,P<0.01);CRP较EPN组和DEN组显著降低(P<0.01).E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DEN组和EPN组提前,住院时间缩短(P<0.01),营养支持费用和感染例数少于EPN组. 结论 对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EEN比EPN和DEN更能维持营养状态,恢复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且更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节约营养开支.  相似文献   

2.
何程祖  谭海才 《广西医学》2012,34(11):1524-1525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EEN和PN支持,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观测患者营养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EEN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PN组(P<0.05);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较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DEN)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EN组(n=58)及DEN组(n=48),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状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EN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恢复及感染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EN组相比,EEN组术后早期饥饿感较少、力量恢复评分较高、首次排气时间较短、精神状况评分较高,住院费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EEN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高于D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低于DE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EN可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恢复,并不增加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论,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31)和肠外营养组(PN组,n=31)。EEN组术前7 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PN组术前不干预,术后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7 d、术前1 d和术后7 d的营养指标、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d,EEN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白介素?6、CD8+、CD4+/CD8+指标趋势皆优于PN组(P < 0.05);术后7 d,EEN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D3+、CD4+、CD8+、CD4+/ CD8+指标趋势皆优于PN组(P < 0.05),并且EEN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PN组(P < 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抑制炎症、提高免疫功能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给予肠内营养( EEN )支持对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老年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66例,其中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EEN)组33例,术后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PN 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10天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P、ALB、PA、TR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0天上述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后第1天改善显著(P<0.05),但仍未达术前水平;EEN 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浆PA、TRF水平升高较PN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0天CD^3+、CD^4+/CD^8+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 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4+较术前显著下降( P<0.05);EEN组患者术后10d CD4+较术前及术后1天显著升高( P<0.05);EEN组术后第10天CD^4+显著高于PN组( P<0.05)。结论: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EEN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谢琦  牟一平 《浙江医学》2010,32(9):1362-1365
目的 观察免疫肠内营养(IEN)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与标准肠内营养(SEN)和肠外营养(PN)作比较,评价术后IEN应用的优势.方法 将87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PN组、SEN组和IEN组,每组29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7、10天营养、免疫等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IEN组术后第7、10天在提高术后营养、纠正负氮平衡和各项免疫指标等方面较SEN组及PN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IEN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EN组及PN组(P〈0.05).结论 全胃切除患者术后应用IEN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并能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国森  龙凤强 《中外医疗》2010,29(29):82-82,84
目的评估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822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1周。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营养指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并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65例胃肠道肿瘤且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34例,肠内营养(EN)组31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9天抽取外周血,测定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EN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较PN组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N组患者的IgA、IgM和淋巴细胞计数较PN组上升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安钢职工总医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136例,全部病例术后经病理核实,按照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晚,将患者随机分别分为早期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分别为68例,EEN组: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9岁;PN组:男39例,女29例,平均年龄71岁;具体分析两种营养方式对该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周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E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1周EEN组的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均高于PN组。EEN组肺部感染、吻合瘘、心脏并发症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两组比较,EEN组能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代谢和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机体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0例。EN组和PN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两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析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N组比较,EN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P<0.05),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EN组营养支持费用和感染治疗费用低于PN组( 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术后恢复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体质量(BW)、肱三头肌皮肤皱褶(TSF)和疲劳指数(Christensen’s评分),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Kamofsk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的BW、TSF、ALB、TF、PA和RBP均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降低(P〈0.01),而PN组的TF、PA和RBP水平较EEN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BW、TSF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的Christensen’s评分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提高,而PN组的升高较EEN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Kamofsky评分均较PN组明显缩短或者降低(P〈0.01),而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功能,其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在结肠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EN)和对照组(PN),每组23例,比较2组患者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组和CPN组均能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在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EEN优于P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肠内营养支持)和PN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而P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较EN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共16例次,EN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100例重症患者按给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PN)和肠内营养组60例(EEN),入ICU48h内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EEN组分为达标组35例(A组)和未达标组25例(B组).结果治疗后EEN组和PN组血浆中TP、AIb、Hb均显著升高(P〈0.05),EEN组与PN组及A组与B组问有显著差异(P〈0.05)。PN组ALT、Cr较EEN组显著升高,EEN组CRP下降较PN组显著(P〈0.05)。A组与B组ALT、Cr、CR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达标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30)和肠外营养组(PN,n=30)。EPN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肠内给予瑞素(500mL),肠外给予卡文(1440mL);PN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卡文(192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补体C3、C4浓度,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P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得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8天,EPN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C3、C4升高明显,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CRP水平明显下降,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EN组)和36例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EN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的下降速度均明显小于PN组(P〈0.01或P〈0.05),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总费用亦明显低于PN组(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共出现并发症21例次,EN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效果。方法将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EN组(n=20)与PN组(n=20)。EEN组患者,术后24h开始经鼻肠营养管予以肠内营养液瑞素;PN组患者,术后24h开始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均为7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8d晨起静脉采血检测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即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相关费用等。结果 EEN组患者术后IgA恢复程度显著高于PN组(P〈0.05),并且肠功能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相关费用低。结论 EEN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营养补给方法 ,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是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法 。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琼  蒙兰 《西部医学》2009,21(4):686-687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77例进ICU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4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3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隐血情况监测。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4/42和15/35例(P〈0.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