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氟区氟斑牙与水氟及尿氟关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平区属温泉型高氟区 ,以小汤山温泉为起点向东南呈放射状分布。自 1978年开始打深井降氟防治地方性氟中毒以来 ,防治效果明显。为了探讨氟斑牙与水氟及尿氟的关系 ,对小汤山 7个自然村的饮用水氟含量与 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及尿氟关系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水氟在 1.0mg/L以下的小汤山、大柳树、葫芦河村和改水降氟两年后水氟回升的马坊、官牛坊、讲礼村的 8~ 12岁的小学生。1.2 方法 :饮水氟和尿氟含量测定 ,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检查采用Horowitz 7级分类法。各项指标测定依据《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相似文献   

2.
防氟改水10年后鞍山氟病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鞍山市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和防氟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病区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病区居民户饮用水含氟量及防氟井的使用情况。[结果]部分轻病区氟斑牙患病率有所上升,重病区病情控制较好;防氟井破损较普遍,中病区破损严重。[结论]病区病情有回升趋势,破损防氟井需尽快修缮,为巩固防治成果需有维修资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3.
刘安民 《中国校医》2001,15(6):439-440
氟斑牙是氟中毒在小学生身上唯一最早可见的体征 ,也是观察降氟改水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饮水型病区防治氟斑牙的根本方法就是摆脱高氟环境 ,即改水降氟。为摸清改水后小学生氟斑牙和尿氟的情况 ,我们于 1999年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徐州市范围内选择改水 10年以上的 3个病区村(改水前饮水氟含量为 3.7~ 9.70mg L) ,根据改水工程后使用饮用卫生水情况分成 3种类型 ,A类 :常年饮用 ,B类 :间段性饮用 ,C类 :不经常饮用。1.2 方法 对每个病区村小学 8~ 12岁的小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 (氟斑分类D…  相似文献   

4.
氟斑牙 (dentalfluorosis)又称斑釉症 (mettledenamel) ,系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 (fluorosis)的一种突出症状 (故又称“氟牙症”) ,氟斑牙集中分布的地区称为氟斑牙流行区。五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 ,属江淮平原。五河县的乡镇居民一直饮用井水 ,井水中氟的含量较高 ,其中刘集、张集与双庙乡胡集的井水氟含量均 >1 .0mg L。为了解这 3个高氟乡镇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 ,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笔者于 2 0 0 1年 1 0月进行了专题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掌握降氟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要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高氟区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83%,氟斑牙指数为0.29;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3.23%,氟斑牙指数为0.39;降氟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未改水病区监测结果与既往调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安化县久泽坪村是燃煤污染型氛中毒病区。1985年当地居民完成了改灶降氟的防治工作。改灶后的1991~1995年,我们于对该村儿童氛斑牙及尿氟含量进行了这续性的动态变化监测,以评估改灶对燃煤污染型氛中毒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本资料取自1991~1995年对久泽坪村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后的病情和尿氟监测记录。2结果2.11991和1992年.8~12岁学生氟班牙患病率基本相近,1993~1995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各年间有显著性的差别(x2=63.18,P<0.01);1994和1995的中重度患者明显减少,与1991-1993年比较有显著差别(u=…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5~2007年滦县高氟地区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状况,为氟斑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2005、2007年对榛子镇小学3~5年级随机抽取1个年级,在该年级中再随机抽取3个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200人、202人。2006年,对榛子镇小学3~5年级学生所有符合要求的都进行了普查,共调查2353人。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氟牙症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恒牙牙冠氟牙症情况;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规范(2001)》或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无机非金属指标检验方法》对高氟地区饮用水进行水氟含量检测;对高氟村降氟深水井使用情况采用的是现场调查方法。[结果]2005~2007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依次为23.00%、15.00%、18.00%,χ2=9.867,P﹤0.05;3年水氟含量依次为1.7000mg/L、1.4272mg/L、1.4283mg/L,F=40.024,P﹤0.001;2005年氟斑牙分度以中度为主,占73.91%,2006年氟斑牙病情以轻度为主,占79.89%,2007年以轻度为主,占97.28%,HC=62.257,P﹤0.001;2005、2006、2007年氟斑牙指数依次为0.58、0.29、0.37,χ2=5510,P﹤0.001。[结论]2005年氟斑牙患病率反弹,氟斑牙病情加重。应加强降氟深水井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烟台市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 ,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 2 0 0 1年 4~ 9月对烟台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的工程运转情况进行调查 ,检测居民饮用水氟含量 ,抽样调查7~ 1 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结果 ] 1 1 2处工程正常运转的 88处 ,占 78 57% ;饮用水氟含量为 0 1~ 3 7mg/L ,合格率为 83 33 % ;7~ 1 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 8 90 % ,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 [结论 ]改水降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应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 ,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延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以指导全县地氟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8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庆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随机抽取3个村的63名8~12岁儿童和>16岁的664名村民为调查对象.用Dean氏法进行氟斑牙诊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3个监测村的饮水氟含量都达到饮水卫生标准,8~12岁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5.4%,尿氟几何均值为1.20 mg/L,16岁以上村民的尿氟几何均值为1.39 mg/L.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改水病区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平均尿氟水平得到较好控制,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宿迁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其效果,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专用调查表,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分析2003~2005年降氟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2005~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病区村的氟斑牙患病率调查.结果:全市现有病区村788个,已完成改水612个,其中正常供水的584个,占74.11%.2002~2005年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显示,水氟的超标率逐年增加,2005年水氟超标率达17.58%,水氟含量最高为3.25 mg/L.与2002年相比,2004、2005年水样超标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3、5.46,P值均<0.05).与1983~1985年调查相比,2005~2006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69.68%下降到45.18%;其中泗阳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53.06%.结论:采用降氟改水措施后,虽然宿迁市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较大,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因可能有:水氟回升,其他摄氟途径以及氟斑牙统计指标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古蔺县地氟病区居民氟斑牙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根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古蔺县地氟病区的部分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居民氟斑牙患病率为84.97%,1998年后出生的居民(8~12岁儿童)CFI为(0.84±0.86),氟斑牙患病率44.59%,1981年后出生居民的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x2趋势=85.08,P< 0.001). “12岁前家里煮饭和取暖用煤”是氟斑牙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95%CI)为3.08 (2.12~4.47). “12岁前家中参加了改良炉灶、家庭经济年收入高”是氟斑牙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95%CI)分别为0.45(0.29 ~0.69)、0.72 (0.58~0.88).结论 该地区的地氟病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仍然较高,应进一步分析居民降氟炉灶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改进防治方案,促进地氟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为降氟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睢阳区未改水的高辛乡候庄村、刘桥村,古宋乡许楼村;已改水的勒马乡集庄村焦庄、临河店乡双庙村东双庙村。民权县北关镇金庄村;花园乡双井村、赵楼村共8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进行居民饮用水氟浓度检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氟斑牙诊断按照(Dean氟斑牙诊断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及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结果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2011年为67.8%;2012年为34.8%。氟斑牙患者可疑、极轻和轻度患者占大多数,而中度和重度患者仅占少数。在8个监测村中水氟超标率2011年为100.0%,2012年为87.5%。结论商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饮水高氟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直接原因,降氟改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东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方法]2006年,在河东区地氟病村进行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及降氟改水工程状况调查。[结果]检测108个村的540份水样,氟含量超标率为23.15%;检查15处降氟改水工程,3处报废,1处水氟超标;调查8~12岁儿童183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2.02%;调查16岁以上成人11349人,Ⅱ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为5.60%。[结论]河东区地氟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降氟效果,为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对陕西省咸阳市某县14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镇进行调查,每个镇随机抽查1处防氟改水工程覆盖的自然村,采用Deans法对该村8~12周岁所有在校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随机抽取6个调查村采集接受氟斑牙检查的儿童尿样,按照WS/T 89-1996中的方法检测尿氟含量,依据WS/T 256-2005进行评价;每个改水村采集末梢水1份,按照GB/T 5750-2006中的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含量,依据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防氟改水工程14处,正常供水率100%(14/14),覆盖率100%(20 302/20 302);共采集14份防氟改水工程末梢水,其中水氟含量在1.2 mg/L以下的防氟改水工程占64.29%(9/14),超过1.2 mg/L以上的防氟改水工程占35.71%(5/14),高氟暴露人口占调查人口数的49.95%(10 141/20 302);共检测儿童尿样622份,尿氟含量几何均值1.95 mg/L,超标率为70.42%(438/622);共调查14个村8~12岁儿童1 145名,氟斑牙检出率为58.34%(688/1 145)。结论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措施虽已落实,但防氟改水工程水氟超标普遍,病情较为严重,防治任务还很艰巨。进一步寻找低氟水源,加大病区改水力度,加强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改水工程的管理工作是防治饮水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建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建阳市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和防氟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8~12岁儿童尿中氟含量,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调查,病区改水前后居民户饮用水中氟含量,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结果地氟病区8~12岁人群中未发现氟斑牙,尿氟均值为0.79mg/L,但仍有个别儿童尿氟较高。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19.72%。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运转良好,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部分井水超标,筛查村未发现高氟水。结论被调查的高氟病区各项指标比改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达到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高氟病区村降氟改水措施较巩固,也进一步证实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的干预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需有维修资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6.
阜阳市市辖3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辖3区地方性氟中毒分布现状,为改水降氟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05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饮用水高氟水源筛查、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和降氟改水工程质量监督及水质检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调查。结果采集水样3 660份,氟含量超标水样9.45%;水氟均值超标的行政村有126个,占所有行政村的17.21%。调查8-12岁儿童36 569人,检出儿童氟斑牙患病5 237人,患病率为14.32%。高氟地区调查16岁以上成人533人,发现成人Ⅱ°氟骨症6人,发病率为1.13%。结论阜阳市市辖3区农村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轻度流行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32个病区县(市、区)中。随机选取15个县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原病区村改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水氟含量检测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使用Dean氏法。结果正常和间歇使用的改水工程为156个。受益人口数达385524人。管网末梢水氟含量均值为0.46mg/L,范围为0.09~4.51mg/L。受检人数2922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70%,氟斑牙指数为0.15,判定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浙江省地氟病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改水设施使用维护不善、非病区村患病率升高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市高氟区儿童氟斑牙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掌握呼和浩特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对呼和浩特市4个县20个乡(镇)239个村庄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横断面调查,水氟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法普查。结果共检查8~12岁儿童8092人,检出氟斑牙患者2779人,检出率为34.34%,患者以可疑、极轻、轻度为主。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与水氟含量问有显著的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大于30%,说明呼和浩特地区氟中毒患病率较高,病情未被控制,防治措施没有到位,今后应采取对策改善现况,从而有效地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做好改水工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2020年对四川省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然村进行了改水工程情况及水氟含量调查,检查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儿童氟斑牙监测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01),氟斑牙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97个病区自然村,截至2020-12-31已全部改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水氟含量合格率为100%;共检测儿童6647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8.05%。结论四川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12个县(市、区)97个病区自然村均已落实改水降氟措施,其中8个县达到控制标准,4个县防治措施达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度氟病区饮用低氟自来水预防儿童氟斑牙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选中的4个村所有8~12岁儿童用Dean's法进行氟斑牙诊断并对其所在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水3年的村中饮用自来水的儿童并没有表现出预防氟斑牙的效果,改水8年以上的两村饮用自来水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且均已达到控制标准,但两组预防氟斑牙的效果无明显差别。儿童所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开始饮用自来水的年龄和持续饮用时间被纳入到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在中度氟病区,改水8年以上的病区村,饮用自来水预防儿童氟斑牙效果明显,可达到控制标准。儿童所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开始饮用低氟自来水的年龄和持续饮用时间是影响预防氟斑牙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