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青光眼的住院病人5年构成和视力损害情况。方法:分别对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眼科住院患者中不同类型青光眼的构成及视力损害情况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68例患者中,原发性青光眼469例(82.57%),继发性青光眼76例(13.38%),先天性青光眼8例(1.41%),不确定15例(2.64%)。原发性青光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0例(53.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75例(37.3%),开角型青光眼44例(9.4%)。原发性青光眼中双眼盲发生率7.9%(37/469),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致盲分别占35.1%(13/37)、54.1%(20/37)、10.8%(4/37);低视力发生率16.8%(79/469),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致盲率分别是46.8%(37/79)、30.4%(24/79)和8.9%(7/79)。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院住院青光眼患者中的主要类型,而住院闭角型青光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居多且视力损害重,如能加强和规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防治和急诊处理,可大幅度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1年9月~2011年9月在眼科住院治疗的40例被延误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误诊疾病情况、时间及原因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最高,其次是急性胃肠疾病.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患者查体不全面,忽视眼部检查有关.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率较高,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及鉴别能力早,尽量避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6例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美娇 《吉林医学》2009,30(14):1430-1431
目的:通过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争分夺秒的抢救,专业化的护理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降低致盲率。方法:通过收集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总结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愈率的护理体会。结果:及时准确的救治和护理可以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提高到95.8%。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争分夺秒的抢救,专业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4.
李天绪  万平  沈德琼 《四川医学》2007,28(10):1182-1183
目的探讨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若诊治不及时,常导致患者失明。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虽然来势凶猛,对视功能危害较大,若能正确诊断,及时抢救,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个性、行为特征,探讨心理因素对疾病防治的意义.方法 运用SCL-90、A型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SCL-90评分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大症状因子和总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A型行为问卷测评中,其TH得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得分与其他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CH得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明显高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和掩饰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内外向、神经质情绪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因素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明确的关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表现为A型性格,神经质倾向.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8例开角型青光眼、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并进行比较。结果:开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而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较闭角型青光眼显著升高(P<0.01~P<0.05);急性闭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具有高粘滞血症,是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潜在性危险因素;高血粘度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上对开角型青光眼较对闭角型青光眼起着更为直接、重要的作用;高血粘度在急性闭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均起着导致眼内微循环障碍、睫状体部位淤血、水肿,加速前房角关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较为常见眼科急症,患者承受较重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正确和有针对性的全身及眼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康复水平。本文总结对252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为进一步探索个体化、人性化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精心的护理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必须全面做好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的透射电镜观察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眼科王秋丽崔仁子病理科张维平潘淑琴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其发病与虹膜堵塞房角有关,抗青光眼术后的房角粘连与虹膜的改变也密切相关。本文对10例急闭青光眼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兰范 《华夏医学》2007,20(5):950-951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护理的意义。方法:以发病早期4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克服了不良心理因素,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绝大多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能通过早期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类型和不同证型的眼压、房水流畅系数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闭角型青光眼3组的眼压升高,房水流畅系数(C值)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指标的变异程度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组。闭角型青光眼中医证型4组与正常组相比,眼压升高,C值下降,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指标的变异程度为肝胆火旺证>肝郁气滞证>肝阴虚阳亢证>肝胃虚寒证。说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高低与C值的高低呈负相关关系,患者各中医证型组在眼部均存在神水瘀积的病理。  相似文献   

12.
李菁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07-708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诊治的58例急性发作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58例患者经过治疗平均1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为手动~1.0。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对其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降低致盲率。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最终患者治愈率为88.9%(24例),致盲率为11.1%(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以及专业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人昼夜眼压波动进行比较。方法收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临床前期或先兆期或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进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由一名医师对所有入选病例均进行24h眼压波动的检测,6个时间点分别为2pm、6pm、10pm、5am、7am、10am,同时依据眼压高峰值出现的时间点和波动的幅度对昼夜眼压波动规律进行分类。结果三组间昼夜眼压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0),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0.92±0.27kPa)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1±0.36kPa)昼夜波动幅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1kPa),在2pm、6p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出现的频率更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对照组有相似的昼夜波动类型,正常对照组眼压波动为平坦形。高峰值出现的时点与原发性青光眼的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昼夜波动幅度仍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2pm、6pm;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5am、7am、10am。眼压高于2.79kPa且昼夜波动幅度>0.80kPa未出现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OPCON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对眼压控制的33例(仅单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及对侧临床前期眼和2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组和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有极显著性减少(P〈0.01),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有显著性增加,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和细胞的形态改变、六角形细胞百分数下降等显著损害,损伤程度与眼压急性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仅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并未影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手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2例(81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关闭情况。结果治疗后,65.4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眼压控制良好,而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优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开放。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操作安全、简捷,能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优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265例住院青光眼患者的构成及致盲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玉萍  江跃 《安徽医学》2006,27(4):317-318
目的了解最近5年住院青光眼患者的病型构成、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及致盲率。分析探讨致盲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2005年入院的青光眼患者265例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65例青光眼患者中原发性青光眼193例,占72.83%;继发性青光眼71例,占26.79%;先天性青光眼1例,占0.38%。原发性青光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3例,开角型青光眼9例,分别占原发性青光眼62.69%、32.64%、4.66%。265例患者中男121例,女144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女性占70.25%(85/121)。年龄分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平均年龄62.83岁,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9.86岁,开角型青光眼44.11岁。职业分布:农民165例(65.48%),工人41例(16.27%)。致盲率:双眼盲10.88%,单眼盲40.93%。结论近5年住院青光眼患者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多为老年女性,农民、工人占80%以上,致盲率高。应加强宣传和普及青光眼的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10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0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后护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该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8例68眼眼压控制不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小梁切除前房成形术.结果 68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3年,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晶霞 《当代医学》2011,17(18):123-124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结果 96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无并发症,全部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