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在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剂量的放疗技术,化疗是防止远处转移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观察IMRT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同步放化疗组(IMRT+化疗)32例,单纯放疗组(单纯IMRT)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IMRT放疗,同步放化疗组同期采用化疗方案TP(紫杉醇175 mg/m2,第1天;奈达铂,30 mg/m2,第1~3天),化疗28 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论: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93.8%,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1、2年局控率(84.4%、59.4%)高于单纯放疗组(70.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以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  相似文献   

2.
苏丽  夏黎明  李平  张梅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1988-198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和I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治疗组(中药复方守宫散联合放疗)20例。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IL-2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CD8+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表达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不仅可调节、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亦可减轻放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祁红  张旭东 《实用癌症杂志》2018,(5):814-816,820
目的探讨伽玛刀联合放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脑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基于放疗基础上,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治疗SRT)。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有效率)、化疗前后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CD4^+水平明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不良反应以轻度不良反应为主,包括消瘦、消化道反应、水肿、脱发等。结论全脑放疗联合伽马刀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损伤,预防新病灶的出现,缩小转移瘤的体积,二者相结合,可弥补彼此的不足,共同控制和提高肿瘤的疗效,并且促使脑损伤降低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3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NCRT组予以放化疗联合手术,S组予以单纯手术组。分析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及手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NCRT组CD4+/CD8+及NK细胞,放化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日,均较放化疗后显著提高(P<0.05),但总体较放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7日CD4+/CD8+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放化疗/术前(P<0.05);术后7日NCRT组NK细胞显著高于S组(P<0.05)。NCRT组中有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均较前显著增高(P<0.05),CD4+/CD8+无明显改变(P>0.05)。而无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和CD4+/CD8+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NCRT联合手术对中晚期食管癌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CRT敏感者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却能显著降低不敏感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放疗与斯普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斯普林)、单放组。观察组放疗开始即行斯普林10ml/d静脉点滴,连续应用4周。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全部患者随访2年以上,随访率98.8%。1)观察组与单放组有效率分别为67.5%和40.0%,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和32.5%,P<0.05。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放组(P<0.01)。3)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升高,CD8下降(P>0.05)。单放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下降,CD8升高(P<0.05)。观察组与单放组治疗后比较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P<0.01)。结论:放疗与斯普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疗、化疗、同步放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40例接受单纯化疗,有12例接受单纯放疗;有13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情况,包括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均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比值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榄香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免疫反应、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MP-2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和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榄香烯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降低血清MMP水平,改善免疫和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范丽华  汪徳文  于正荣 《癌症进展》2017,15(11):1322-1324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奈达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IK进行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CD8+比值在治疗后均提高,且研究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结论 同步放化疗联合CIK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能够提高患者的耐受力,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成同期放化疗(治疗组)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多西紫杉醇20-30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6周,在放疗第一天同时进行。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2Gy/次,5次/每周。照射总剂量54-64Gy,采用X线和CT检查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且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同期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56.3%和37.5%,有效率(CR+PR)分别为87.5%和56.3%。同期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尤其是放射性食管炎,及Ⅰ、Ⅱ度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大,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较单纯放疗组疗效好,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莱特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同步放化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LA-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放疗联合顺铂和依托泊苷化疗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联合顺铂和依托泊苷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末次治疗次日及治疗后4周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对患者临床受益反应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肿瘤控制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放化疗后4周时,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升高,CD8~+降低,对照组患者CD4~+及CD4~+/CD8~+比值升高,且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化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Ig A和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常规放化疗治疗LA-NSCLC,可提高近期疗效及临床收益率,减轻短期内免疫抑制状态,促进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恢复,减轻不良反应,利于放化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65例和放化组65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给予卡莫氟150mg 3次每日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23.1%、10.8%和58.5%、38.5%、24.6%(P=0.033);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7%、15.4%、3.1%和52.3%、27.7%、15.4%(P=0.007);放疗组和放化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64.6%和44.6%(P=0.022);放化组的急性反应高于单放组,分别为46.1%和3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两组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3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65例和放化组65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给予卡莫氟150mg 3次每日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23.1%、10.8%和58.5%、38.5%、24.6%(P=0.033);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7%、15.4%、3.1%和52.3%、27.7%、15.4%(P=0.007);放疗组和放化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64.6%和44.6%(P=0.022);放化组的急性反应高于单放组,分别为46.1%和3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两组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3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成同期放化疗(治疗组)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多西紫杉醇20-30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6周,在放疗第一天同时进行。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2Gy/次,5次/每周。照射总剂量54-64Gy,采用X线和CT检查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且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同期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56.3%和37.5%,有效率(CR+PR)分别为87.5%和56.3%。同期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尤其是放射性食管炎,及Ⅰ、Ⅱ度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大,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较单纯放疗组疗效好,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每周一次多西他赛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西他赛每周一次同步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组45例和单放组41例。两组均行前程普通放疗加后程适形放疗。前程普通放疗采用三野等中心照射,剂量DT40Gy/20次,后程适形放疗剂量DT26~30Gy/13~15次,总剂量DT66~70Gy/33~35次,6.5~7周完成。放化组在放疗同期行多西他赛化疗,20mg/次,1次/周,总量为120~140mg/6~7次;同时给一定的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前及治疗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超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放化组总有效率(CR+PR)为86.7%,单放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骨髓抑制毒副反应较单放组增加,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两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5.8%(P〈0.05)。结论低剂量每周一次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区域淋巴结肿大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对130例区域淋巴结肿大的食管癌用信封法随机分成2组:同期放化组65例,单纯放疗组65例。两组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64~66Gy,同期放化疗组在放射治疗第1天起给予DF方案(奈达铂20 mg/m2,第1~4天,5-Fu 500mg/m2, 第1~4天)化疗,第29天重复,放疗期间化疗2周期,巩固化疗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第21天起按计划每28天给1周期DF方案化疗,共2周期。结果同期放化疗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3%、55.3%和40%,单纯放疗组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3%、38.5%和18.5%(P=0.007);两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5%,41.5%,27.7%和61.5%,20%,7.7%(P=0.003);完成1~2周期化疗和完成3~4周期化疗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3.3%、30%和74.2%、57.1%和48.6% (P=0.128);放疗组3年远处转移率高于放化疗组(16.9%和10.7%),但无统计学意义(P=0.31);同期放化疗组的2级以上急性放化疗副反应达到72.2%,而单纯放疗组只有29.2%(P=0.000);晚期放疗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损伤和放射性肺/气管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区域淋巴结肿大食管癌较单纯放疗可以提高3年生存率,完成3~4周期化疗似乎优于1~2周期,同期放化疗的急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晚期食管癌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性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71例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两组均采用2Gy/次,总量 56~64Gy的三维适形放疗以及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联方案化疗。治疗结束评价并对比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预后以及毒副反应。结果:食管恶性肿瘤患者171例,其中同步放化疗组86例,序贯放化疗组85例,近期疗效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 年生存率经 Logrank 检验,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同步放化疗1、2、3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序贯放化疗。汉族组的生存率均高于少数民族组,但是同步放化疗组不同民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及少数民族患者比较,同步放化疗均优于序贯放化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毒性及恶心、呕吐等反应。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序贯放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生存率,不同民族间疗效存在差异,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mbined chemoradi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lone in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to identify the best method of treat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Onehundred and sixtee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ged 70 and older who received definitive radiotherapyor chemoradiotherapy entered the study. Overall survival (OS),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and treatmentrelatedtoxicitie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median OS of the overall population was 17.9 months. For patientstreated with cCRT, sCRT and radiotherapy alone, the median OS was 22.3 months, 18.0 months and 12.4 monthsrespectively(P=0.044). Median OS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dose ≥60Gy and <60Gy was 20.2 monthsand 10.9 months respectively (p=0.017). By univariate analysis, Chemoradiotherapy (include cCRT and sCRT)and radiotherapy dose ≥60Gy were found to achieve higher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radiotherapy aloneand radiotherapy dose <60Gy (P=0.015, P=0.017).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chemoradiotherapy (HR=1.645,P=0.022) and radiotherapy dose ≥60Gy (HR=1.642, P=0.025)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of OS. Conclusions: Definitiv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treatment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ged 70 and older. Radiotherapy dose 60G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option compared with standard dose radiotherapy, while higher doses are not beneficial to improve surviv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中断率、化疗完成次数及放疗剂量达40Gy时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的放疗中断率为2.3%(1/43),对照组为18.6%(8/43),P=0.03;营养干预组完成化疗周期数为4.0±0.98,对照组为3.3±1.28,P=0.005;放射剂量达40Gy时两组患者QOL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40例和放化组38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口服替吉奥50mg,2次/天,与放疗同步,服4周,休2周,直到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结束后1月放疗组和放化组获完全缓解分别为22.5% (9/40)和44.7%(17/38),有效率分别为70.0% (28/40)和89.5% (34/38) (P=0.033).放化组和放疗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31/38)、57.5% (23/40) (P =0.021)和57.9%(22/38)、35.0% (14/40) (P =0.043).放化组的严重急性不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Ⅱ级以上分别为43.9%和30.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