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月璐 《护理学杂志》2008,23(13):70-71
对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抗HIV病毒、护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化疗.结果 3例好转,1例死亡.由于护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又感染.提出在护理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化疗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感染途径及临床治疗、护理情况。结果26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例。经有效的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9例.放弃治疗5例,7例转回当地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遵医依从性;做好普及性预防,有利于护士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提高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感染途径及临床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26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例,经有效的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9例,放弃治疗5例,7例转回当地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遵医依从性;做好普及性预防,有利于护士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缺陷程度合并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50例AIDS患者与HIV感染者合并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不同,分为AIDS患者组23例(CD4≤200/ul)和HIV感染组27例(CD4〉200ul),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IDS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HIV感染组(P〈0.05);AIDS患者组15例合并其他感染(15/23,65.2%),8例形成肛周巨型尖锐湿疣(8/23,34.8%),其中2例发生癌变。AIDS患者组手术切除肛周尖锐湿疣后3个月内有8例复发(8/23,34.8%);HIV感染组6例合并其他感染(6/27,22.2%),1例巨型尖锐湿疣(1/27,3.7%),术后3个月内4例复发(4/27,14.8%)。结果表明,AIDS患者容易形成巨型尖锐湿疣而且容易发生癌变,容易合并其他感染。电刀彻底切除病变结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肾结石合并HIV感染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泌尿外科的肾结石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纳入其中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151例,将36例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115例不合并HIV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合并泌尿外科疾病进行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对HIV/AIDS合并泌尿外科疾病患者92例施行各类腔镜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施行92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其中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21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34例、经尿道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6例。术前及术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CD4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其中1例出现脓毒血性休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中发生1例职业暴露,未发现HIV感染。 结论HIV/AIDS合并泌尿系外科疾病患者进行腔镜手术,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对于医患而言,总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造成T细胞免疫功能的严重缺陷,常诱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HIV感染与AIDS患者中,肺结核不仅最为常见,且为首位死因。一旦罹病,与普通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许多迥异之处,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和治疗的延误。本文总结11例,着重就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 T计数、CD8+ T计数、CD4+/CD8+ 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 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 结论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经淋巴结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病理或二代测序技术(NGS)等确诊的HIV感染合并MAC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受累脏器、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等。年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呈正态分布,以x±s表示;CD4^(+)T淋巴细胞水平、HIV RNA载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时长等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性别、致病菌种和受累脏器等)以[例(%)]表示。结果入组HIV感染合并MAC病患者共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0.15±6.5)岁。HIV合并MAC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减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4(12.5,82)]个/μl。累及器官以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61.5%、8/13),其次为肺(23.1%、3/13)。HIV感染合并MAC病最常见菌种为鸟分枝杆菌(76.9%、10/13),其次为胞内分枝杆菌(15.4%、2/13)。发热是HIV感染合并MAC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6.9%(10/13),其中90%(9/10)患者体温峰值超过39℃。HIV感染合并MAC肺病最常见的影像表现为斑片实变影,常伴纵膈淋巴结肿大。13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为34(12.5,82)个/μl,53.8%(7/13)患者水平低于50个/μl。所有患者均根据菌种鉴定结果行经验性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92.3%(12/13)]和乙胺丁醇[92.3%(12/13)]。结论在HIV感染人群中,MAC可累及全身多脏器,患者可出现高热、淋巴结受累,菌种主要鉴定为鸟分枝杆菌。应积极获取患者淋巴结、肺泡灌洗液等病理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HIV并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穿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肝脏穿刺活检术(下称肝穿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筛选55例HIV并存HCV感染者,针对性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呼气后屏气的锻炼,并取得患者的配合进行肝穿刺;注重对操作人员的心理辅导,做好职业防护、血源性感染的环节管理,防止职业暴露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监护、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并发症隐患并处理,保障肝穿刺的顺利进行。结果 55例HIV并存HCV感染者能配合并顺利完成肝穿刺,术后仅5例发生较剧烈疼痛、3例发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主动配合肝穿刺,利于术后身心康复,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增强了他们为患者进行有创诊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发生肛门直肠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及心理状态。 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于四川洲际胃肠肛门病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合并HIV感染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生肛门直肠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特征以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心理评估情况。 结果合并HIV感染的MSM人群中,肛周直肠尖锐湿疣主要见于18~45岁男性(61例,84.72%),其中大学学历患者47例(73.44%);经典型尖锐湿疣患者56例(87.50%),扁平型尖锐湿疣患者8例(12.50%)。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率为81.25%(52例,52/64),以HPV11型为主(占50.00%,26/52)。SCL-90量表心理评估显示,负面心理情绪患者59例(92.19%),主要表现为抑郁(48例、75.0%)和焦虑(7例、10.94%)。 结论合并HIV感染的MSM人群中,肛周直肠尖锐湿疣主要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以经典型为主,心理状态以抑郁、焦虑为主。  相似文献   

12.
职能部门及医护教联合查房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5例HIV阳性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母婴平安,无医入务人员感染。提出加强孕期HIV抗体检测。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术中操作,职业暴露后作好应急处理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围生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孕期化疗及胎儿监测、手术配合、术后支持及疼痛护理、回奶及新生儿喂养等护理。结果患者孕中期接受4次化疗,在孕36+4周剖宫产下健康男婴,顺利渡过围生期,并在产后又完成了2次化疗。随访母婴状况良好。结论多部门合作与配合,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对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圳市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梅毒螺旋体共感染率及其高危因素。 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成年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纳入研究对象的梅毒螺旋体共感染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和梅毒螺旋体共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4 493例初治HIV感染者,梅毒螺旋体共感染率为19.72%(886/4 493)。男性和女性HIV感染者梅毒螺旋体合并感染率分别为20.96%(872/4 160)和4.20%(1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4.690、P < 0.001)。HIV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中RPR滴度≥ 1︰8者占62.75%(556/886)。不同RPR滴度患者异常ALT(χ2 = 3.353、P = 0.851)、AST(χ2 = 7.791、P = 0.351)和TB(χ2 = 8.957、P = 0.256)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 = 4.876、95%CI:2.770~8.583、P < 0.001)、同性传播感染HIV(OR = 1.307、95%CI:1.077~1.585、P = 0.007)、确诊至初治时间> 12个月(OR = 1.360、95%CI:1.115~1.657、P = 0.002)、抗-HCV阳性(OR = 2.728、95%CI:1.252~5.945、P = 0.012)均为HIV感染者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深圳市初治HIV感染者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率较高,尤其男性、男男同性感染HIV、HIV确诊至初治时间超过12个月、抗-HCV阳性者为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在HIV感染人群中加强梅毒螺旋体感染防控相关健康教育,并常规进行梅毒螺旋体筛查。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AIDS)的预防、治疗和护理问题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常可合并各种致命的机会感染。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2006年5~12月,对9例AIDS致局部组织感染患者换药治疗,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脊柱外科疾患围手术期手术治疗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应对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需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HIV/AIDS患者共56例,其中行颈椎手术者14例,腰椎手术者24例,胸椎手术者10例,椎间盘镜手术者8例。其中有36例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数字骨科导航技术。监测入组HIV/AIDS患者行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次数、方式、部位和暴露级别;总结暴露后应对措施及暴露后感染情况。 结果医务人员发生一级暴露者20例,二级暴露者2例,三级暴露者3例。暴露方式和部位主要以术中针刺伤、黏膜溅染为主,双手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部位15例(60%),其次是黏膜喷溅6例次(24%);左手发生直接暴露者11例(44%)、右手暴露者4例(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68、P= 0.56);各手指部位暴露统计:食指(20%)>拇指(16%)>手掌(12%)>手背(8%)>中指(4%)。经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原则,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HIV感染。 结论HIV/AIDS患者脊柱外科手术中职业暴露风险不容忽视,围手术期应在遵循骨科手术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数字骨科导航技术,实施精准定位微创小切口手术,严格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规范化流程,可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HIV和HCV感染者介入治疗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HIV和HCV感染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措施,采取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物安全防护、皮肤护理、术后症状处理和督促服药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2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HIV和HCV感染介入术后恢复较快,未发生1例介入术后并发症,均及时好转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HIV和HCV感染者介入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相当关键,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行肾组织活检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病理分析。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接受肾组织活检的HIV合并肾病患者,分析其病理特征、干预措施和预后等。结果共纳入9例患者,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6例,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1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2例。组织学诊断: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3例,膜性肾病患者1例,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S)伴膜性肾病患者1例,FSGS非特异型(NOS)患者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1例,Ig A肾病患者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例。5例患者在肾组织活检时首诊HIV感染(其中塌陷型FSGS伴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各1例,2例为肾小球微小病变),其余4例在HIV感染确诊后的不同时期(均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发病。并发症:糖尿病1例,梅毒感染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随访情况:3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感染,其中2例仍有大量蛋白尿,其余4例患者血尿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复查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至可疑阳性或24 h定量<300 mg/d。结论HIV感染者出现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伴或不伴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不仅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IVAN),可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非塌陷型FSGS、急性间质性肾炎、Ig A肾病。肾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效情况下,依据患者的病理诊断,有针对性地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并加强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肾病患者应加强HIV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北京地坛医院中筛选455例艾滋病患者,分为HIV单纯感染者和HIV/梅毒合并感染者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损害相关指标。结果:结果2019年02月—2020年01月就诊的455例艾滋病患者中,其中单纯HIV感染组309例,HIV/梅毒合并感染组146例,多为男性患者,两组在性别、血尿、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IV与HIV/梅毒合并感染组患者的年龄、Hb、尿酸、Scr、TC、尿蛋白、血尿的肾功能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患病率较高,以男性为主,高龄、贫血、高尿酸、血肌酐、血脂高、蛋白尿、血尿等程度加速了肾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治疗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科接受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76例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HIV感染者36例,HIV阴性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前1 d、术后7 d及术后30 d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变化。结果 HIV感染组和HIV阴性组术后6月复发率分别为22.2%(8/36)和22.5%(9/40),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30.6%(11/36)和30.0%(1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HIV感染分级,各组患者术前1 d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率、CD4计数和CD4/CD8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计数下降速度及幅度的高低排序依次为HIV Ⅲ、Ⅱ、Ⅰ级和HIV阴性组;而术后30 d的回升速度及幅度高低排序则相反为HIV阴性、HIV Ⅰ、Ⅱ和Ⅲ级组,与术后7 d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合并HIV感染的痔患者是安全的,术后处于抑制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可较快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