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54例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病例,分为置管组和非置管组,比较29例置管组与25例非置管组的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置管组与非置管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3/29)、36.0%(9/2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9)、(19±6.7)d,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鼻空肠管置人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鼻空肠管和鼻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20例,比较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胃肠道耐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营养支持后14 d,鼻空肠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明显降低(P=0.0001).营养支持1周内,鼻空肠管组患者反流(P=0.001)、腹胀(P=0.01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结论 鼻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鼻胃管.  相似文献   

3.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危重患者经鼻空肠管与经鼻胃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一条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对37例危重患者采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达到预计能量需要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经鼻胃管进行比较,评价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及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鼻胃管比较U=4.497,P〈0.01;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比较U=4.04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χ^2=5.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经鼻空肠管途径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肠内营养置管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996年9月-2008年6月,共有2092例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置管方法包括床旁经鼻置螺旋型鼻肠管、X线引导下经鼻置鼻肠管、胃镜引导下经鼻置鼻肠管、术中经鼻置鼻肠管、空肠切开造口置空肠管、空肠穿刺造口置空肠管、胃切开造口术及内镜引导下经皮胃穿刺造口术。结果床旁经鼻置肠管32例,第2天23例鼻肠管的远端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另9例鼻肠管盘曲在胃腔内。X线引导下直接经鼻置鼻肠管61例,顺利通过幽门57例,另4例鼻肠管盘曲胃腔内。胃镜引导下经鼻置鼻肠管186例,术后经x线检查显示177例鼻肠管的远端位于小肠。腹部手术时,经鼻放置鼻肠管1628例,7例鼻肠管远端离开手术时放置的位置。空肠切开术放置空肠营养管56例,术后出现不全性肠梗阻2例、肠瘘1例。空肠穿刺造口术98例,2例空肠穿刺管移位脱出小肠。传统胃切开造口术19例,出现胃瘘1例。胃穿刺造口术12例,无并发症。结论肠内营养置管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采取哪种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原发病以及营养支持的时间决定。经鼻置鼻肠管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方法。经皮穿刺胃造口术、空肠穿刺造口术将逐步替代传统的造口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肠内早期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胃切除患随机分2组,术后48h内均给于肠外营养支持,48h后I组继续行肠外营养,Ⅱ组改行肠内营养(能全力),连续5天。肠内制剂通过置留于空肠或十二指肠降部的鼻十二指肠/空肠管。结果 术后第7天两组病人体质量(m)、上臂肌围长(AMC)、转铁蛋白(TRF)等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但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显性意义;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7天血浆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的值相比差异均无显性意义;Ⅱ组氮平衡比I组恢复快。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能更早恢复氮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5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24~48h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术后6~8d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研究期间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入院4周后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腹泻、便秘、呕吐、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伤后14d及伤后28d早期肠内营养组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减缓体重下降,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监视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营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Treitz韧带后30 cm以远.结果:X线下可将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 cm以远的空肠部位,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时间为10~40(平均20)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对40例患者行床边徒手盲插鼻空肠管后经鼻空肠管内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住院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包括呕吐、腹泻、胃潴留、误吸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经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效果更佳,可缩短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及评价区域性动脉灌注(RAI)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过程中,经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营养管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影响。 方法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同组手术医师收治食管癌患者,根据病情接受经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Ivor-Lewis)或经左/右颈、右胸及上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选择性使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经鼻空肠营养组,n=48)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经皮空肠穿刺组,n=38)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1) 本研究8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NRS 2002量表进行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58%,两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2)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以三切口手术为主,手术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明显延长(P=0.000),两组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间(P=0.114)和术后住院时间(P=0.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给予时间相当(P=0.561),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给予足量肠内营养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晚(P=0.032),可能与手术医师顾虑穿刺管腹腔瘘,导致肠内营养给予加量较为谨慎有关;(4)两组患者对营养管舒适度评价方面,经鼻空肠营养组患者自身耐受能力不同,评分为6.00(3.00)分,而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评分仅为1.00(3.00)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感觉营养管的舒适程度显著好于经鼻空肠营养组(P=0.000)。结论两种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均安全可靠,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良好;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置入患者感觉更为舒适,耐受力好,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和经口进食三种人工肠内营养方法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18例人工肠内营养患者,其中38例接受鼻胃管进食(A组),34例接受鼻空肠管进食(B组),46例接受经口进食(C组),比较6个月以后三种进食途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6个月后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及经口三种进食途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6.3%、55.9%、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需要人工肠内营养的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新生儿高位消化道畸形手术矫治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85例十二指肠、空肠先天性梗阻新生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诊疗过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将患儿分为两组,术中经鼻放置肠营养管、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 =37],术中未放置肠营养管、待胃肠功能恢复开展经口喂养组(对照组,n=48);比较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手术年龄和时间、住院时间、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经口喂养时间、术后经口喂养达40 ml/3 h的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营养指标、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手术年龄、疾病分布、营养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手术时间(110.5±14.9) min、术后经口喂养时间(11.7±4.2)d与对照组(110.0±15.3) min、(12.3±2.9)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71、0.508,均P>0.05);EEN组术后初次排便时间、经口喂养达40 ml/3 h的时间、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50.1±16.6)h、(17.9±6.0)d、(14.5±5.5)d,(19.4±6.2)d,均比对照组(60.4±21.3)h、(21.3±7.5)d、(17.8±7.5)d, (23.1 ±8.3)d显著缩短,且住院费用(20 022.7±4 615.1)元与对照组(23 036.4 ±5 877.7)元比较显著减少(t值分别为2.885、2.238、2.281、2.266、2.567,均P<0.05);EEN组无肠穿孔、肠扭转、堵管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无呕吐、胆汁淤积发生;对照组术后功能性肠梗阻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呕吐、胆汁淤积发生率比EEN组显著增加(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年(6个月~3年),两组生长发育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天性十二指肠、空肠畸形新生儿经鼻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无创伤,并发症少,静脉营养应用时间短,有助于新生儿肠功能恢复,提高喂养耐受性,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两种途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某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期间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行肠内营养,根据鼻饲途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肠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胃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胃潴留、呕吐、误吸和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胃潴留、呕吐、误吸和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较传统鼻胃管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营养均衡,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6月~2019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留置鼻胃管)与观察组30例(留置鼻空肠管),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住ICU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与住ICU时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6.67%)低于对照组(40.00%)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方法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利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胃癌患者14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应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例)与B2组(对照组7例)。 B2组:胃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B1组:胃癌术后实施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对比B1组与B2组胃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B1组患者中,术后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1例。在B2组患者中,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4例,出现吻合口瘘症状患者3例。在术后并发症方面,B1组优于B2组胃癌患者明显(P〈0.05);B1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2)d,B2组患者为(13.9±1.9)d,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B1组短于B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选择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有效凸显鼻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360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后进行GCS评分,置鼻胃(肠)管,48 h后开始EN,观察伤后第7 d EN最大输注量(mL/d)、过渡至完全肠内营养(TEN)的时间(d)、伤后第7 d实现TEN的病例数及血糖和血清清蛋白(ALB)和谷丙转氨酶变化,记录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颅脑损伤后早期EN并发症发生特点:伤后1周内以腹胀、呕吐、反流和误吸为主,1周后以腹泻为主;腹胀和呕吐的发生与鼻饲管所在位置有关,腹泻发生与GCS评分和ALB水平呈负相关;GCS评分越低,EN耐受的最大输注量越低、过渡至TEN的时间越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增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与其损伤程度、血清清蛋白水平等因素呈负相关;使用鼻肠管可降低腹胀和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作用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0例健康但需要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童分为营养性吸吮20例,非营养性吸吮20例.营养性吸吮组采用单纯鼻胃管营养治疗,非营养性吸吮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孔橡皮奶头吸吮,并记录相关喂养情况.结果 营养性吸吮组达全量肠内营养率较非营养性喂养组高(P<0.01),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反流次数较非营养性吸吮组多(P<0.05).结论 鼻胃管营养治疗期间加用无孔橡皮奶头吸吮这种喂养方式较为简单、安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胃食管的反流次数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进一步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经胃造口管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疗效和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术中经胃造口管放置空肠营养管(观察组)和传统放置胃管EN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第7和第14天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的差异和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均在术中成功经胃造口管放置空肠营养管,无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未增加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两组病人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QLQ-C30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中经胃造口管放置空肠营养管是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此外,选择同期行鼻胃管肠内营养病人43例作为鼻胃管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鼻胃管组采取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置管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鼻胃管组病人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鼻胃管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管术能有效缩短置管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置管手术的痛苦。置管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