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及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妊娠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患者,其中选择性妊娠18例,非选择性妊娠13例,妊娠期予不同剂量泼尼松控制病情。分析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的结局。结果选择性妊娠组中6例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非选择性妊娠组的13例均出现较为严重的狼疮并发症。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新生儿存活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则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而言,妊娠和SLE互为不利因素;在SLE病情缓解期选择发妊娠并合理治疗将使母婴安全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和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高热(占66.7%),双肺病灶广泛、5个肺野以上者15例(占62.5%),PPD皮试阳性者4例(占16.7%),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5例(占62.5%),合并肺外结核为18例(占75%),药物性肝损害5例(占20.8%),病死率8.33%。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肺外结核发生率高,肺部病灶广泛,PPD皮试阳性率低,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病死率较高,两病均应尽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提高对这种SLE类型的认识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7例SLE合并IPO。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3岁;平均病程41个月;以IPO为首发症状4例,7例均在SLE病情活动期,合并腹腔积液4例,同时合并膀胱炎和尿路梗阻1例,7例抗核抗体均阳性,抗双链DNA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各4例,抗Sm抗体阳性2例,补体下降6例。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7例均缓解,但其中1例治疗中出现败血症、激素减量后IPO复发而放弃治疗。结论IPO是临床少见但重要的一种SLE合并症;这种类型的SLE中IPO可为首发症状,而且常同时合并尿路梗阻和/或膀胱炎以及腹腔积液;多数患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重视多器官受累的表现以及自身抗体和补体的检测有助于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CMV)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对照组18例(无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两组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SLEDAI评分、补体C3变化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14例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2例(85.71%),发热13例(92.86%),高滴度ANA 6例(42.86%),对照组18例患者中,发生肝损害7例(38.89%),发热8例(44.44%),高滴度ANA 3例(16.67%),两组的肝损害、发热、与高滴度ANA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症状更加严重,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在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过程中,对患者有无CMV活动性感染应尽早检测,并对治疗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其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33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性妊娠19例,非选择性妊娠14例,分析比较患者妊娠病情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其中选择妊娠组妊娠期病情加重9例(47.4%),胎儿丢失4例(21.1%)。非选择性妊娠组有12例(85.7%)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加重,11例(78.5%)胎儿丢失。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较选择性妊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中,15例(45.45%)出现产科并发症,狼疮。肾炎12例(36.3%)。结论SLE患者需在产科和内分泌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在疾病缓解期受孕,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结束分娩,重视产褥期监护及重视患者避孕情况。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杰 《安徽医药》2010,14(8):928-93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期SLE病情活动者13例(活动组),非活动者22例(非活动组)。活动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生率38.46%,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69.23%,非活动组发生子痫前期0例,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3.6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患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及胎儿丢失率均高于非活动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SLE患者易出现产科并发症,加强孕期母婴监护,正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9.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互影响,终止妊娠的时机、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1例为本次妊娠初次发病,4例为控制期或缓解期受孕。17例处于SLE活动期。除2例病情稳定外,其余病例孕期及产后均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SLE病程5个月~13年,平均(4.97±3.49)年。21例妊娠中,9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8例平产分娩,1例产钳助娩。足月产12例,早产6例,先兆早产3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9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3例,无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SLE患者妊娠及分娩可促使SLE活动,应在缓解期或控制期受孕,根据母胎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在整个孕期和产后应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加强围生期保健,以期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在妊娠时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在对2011年1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的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在50例SLE患者中共妊娠56次。医生按照选择性妊娠与非选择性妊娠分为两组,选择性妊娠组29例,活产24例,早产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6例;非选择性妊娠组21例,活产12例,早产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11例。选择性妊娠组活产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妊娠组,早产率明显低于非选择性妊娠组,妊娠期间疾病活动明显少于非选择性妊娠组。结论由于SLE患者选择适当的妊娠时机,并在妊娠期间加强风湿免疫科及产科的监护,这不仅可以提高活产率,也大大降低妊娠期间病情活动和早产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6(1):87-S1
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乳链球菌(GBS)尿路感染及药敏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8年11月SLE患者继发尿路感染及药敏情况。结果 153例SLE患者尿培养阳性有78例,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45例为大肠埃希菌18例、肺炎克雷伯9例、奇异变形菌6例、阴道加德纳菌4例、阴沟肠杆菌4例和铜绿假单胞菌4例;革兰阳性菌33例为GBS16例、粪肠球菌6例、葡萄球菌4例、屎肠球菌3例、酵母菌3例和唾液链球菌1例;药敏结果显示16株GBS对左氧氟沙星31.25%、红霉素68.75%、四环素37.5%和克林霉素81.25%出现耐药株;对左氧氟沙星6.25%出现中介株;对利奈唑胺、青霉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敏感率均为100%。结论 SLE患者GBS引起尿路感染应引起注意,临床医生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7例老年SLE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SLE128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SLE占同期住院SLE的11.7%,女性占多数,患者起病多缓慢、隐匿,全身症状较轻,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71.7个月。初发症状以关节痛或关节炎(52.9%)、雷诺现象(35.3%)为主。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关节痛或关节炎、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增高,皮疹发生率低,肾损害发生率显著降低,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抗体阳性率、补体C,、抗SSA/SSB抗体均异常,ANA、抗Sm抗体阳性率无差异性,对激素反应好。结论:老年SLE患者病情轻,激素治疗效果好,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消化道受累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消化系统受累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同期60例无消化系统受累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结果 SLE消化系统受累的患者,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皆可受累,SLE消化系统受累更容易合并泌尿系统受累,血清白蛋白、C3水平、CH50水平、ANCA阳性率、D二聚体水平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部分为SLE患者的首发表现。 SLE消化系统受累多属狼疮重症,预后不良,需要较大剂量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抗凝治疗较为重要,临床应予以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浆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浆膜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15家三级医院SLE住院患者1956例临床资料。结果浆膜炎组327例,发生率16.7%;非浆膜炎组1629例。浆膜炎组肾脏病变、血液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浆膜炎组(63.9%vs.47.5%、66.4%vs.54.1%)(P<0.01);浆膜炎组颊部红斑、光过敏、关节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浆膜炎组(40.1%vs.59.3%、11.9%vs.21.0%、49.2%vs.58.6%)(P<0.01);浆膜炎组SLE疾病活动评分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浆膜炎组[(14.1±6.3)分vs.(11.2±5.6)分、15.9%vs.6.9%](P<0.01)。结论 SLE浆膜炎并不少见,且易出现肾脏、血液等重要器官受累,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7~61岁,3例在确诊淋巴瘤时均有长病程的SLE病史(7~10年),1例诊断SLE 3个月后确诊淋巴瘤。其中3例经化疗后病情稳定,1例因病情危重,化疗风险高,患者及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SLE合并淋巴瘤时因两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困难,当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时,应当引起风湿免疫科医生的重视,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早期干预,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收治的128例SLE患者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总结SLE患者心脏损害的心电图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SLE患者中有42例(32.83%)心电图异常。结论 SLE影响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SLE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琦  巩路  魏蔚  孙文闻  张娜 《天津医药》2011,39(11):1059-1060
肺动脉高压(PAH)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并发症,其起病较隐袭,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常常已发展至中、重度PAH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多种因素可导致部分轻中度、无特异性表现的PAH患者漏诊。目前缺乏对SLE患者肺动脉压的普查及其相关文献报道,对早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3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SLE合并PAH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特点、SLEDAI积分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抗n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异常、浆膜炎、SLEDAI评分和肺间质病变出现率均增高,与PAH的发生率成正相关结论: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合并PAH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出现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抗n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以及浆膜炎和肺间质病变的SLE患者应警惕PAH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相关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疗效。结果 共纳入38例患儿,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岁;全年均可发病。临床特征:多数患儿以尿路刺激症状、发热及血尿为主,少数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中有4例(10.5%)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辅助检查:27例(71.1%)患儿存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18例(47.4%)患儿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升高;尿常规检查示:高倍镜下白细胞计数>5个/HPF有34例(89.5%),高倍镜下红细胞计数>3个/HPF有24例(63.2%),蛋白+有25例(65.8%);尿液培养阳性26例(68.4%);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检查异常16例(42.1%)。治疗及疗效:多数患儿经抗感染、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泌尿道感染多具有年龄特征,症状多不典型,大肠埃希菌感染占绝大多数,需结合尿沉渣分析、尿细菌学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经正规抗感染治疗后,绝大多数患儿能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