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阐述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632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分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486例,传统疝修补术组14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86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67%,146例传统式修补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10例经过换药治愈,3例行二次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1年,13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均愈合良好,无疝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虽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仍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一旦发现患者切口感染,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井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通外科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SSI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匹配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术后未发生SSI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1 648例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发生术后SSI的患者共25例,SSI发生率为1.5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86、3.326: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否、植入补片类型、腹腔镜手术与否、患者吸烟史等因素在导致术后发生SS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可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可降低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沙袋压迫的必要性,并观察不同时间的压迫对切口出血、疼痛、感染的发生及患者的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不压迫组、压迫6h组、压迫12h组、压迫24h组,观察4组的切口出血、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感染的发生及患者的舒适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4组患者切口出血、疼痛、感染的发生(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压迫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其余3组,差异显著。结论:对手术过程顺利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置沙袋压迫切口,不会增加术后切口出血的发生,更能改善术后舒适程度,患者乐于接受而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一期手术疗效。方法35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一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先行TURP术,后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术前IPSS(25.1±6.1)分,Qmax(5.8±2.1)ml/s,术后IPSS(7.2±1.3)分,Qmax(14.3±4.7)ml/s,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随访6—30个月,排尿通畅,腹股沟疝无复发。结论采用一期TU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疗效肯定,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腹股沟疝同期两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0例,先行TURP术,再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第2组8例,作耻骨上“V”型切口(tunerwar—wick切口),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SPP)加传统疝修补术(巴西尼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均平卧3~5d,并持续膀胱冲洗,TURP2—3d,开放性手术4~6d。TURP术后第4~5天拔除尿管,开放性手术术后11~14d拔尿管。第1组手术后住院时间为(7.21±0.60),第2组为(13.00±0.71),第1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1)。随访3个月~5年,第2组例疝复发1例、尿失禁1例、手术均无切口感染。结论在BPH并发腹股沟疝的同期手术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加TURP应为首选。前列腺大、有较大膀胱结石、髂关节强直、经济条件差患者应行经耻骨上“V”型切口行SPP加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观察组13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30min给予头孢替安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未给予抗菌药物,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9%和1.47%,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7.74±0.78)×109/L和(71.93±5.30)%,对照组分别为(7.79±0.75)×109/L和(72.33±5.02)%,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22±0.38)d和(6.82±0.77)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5±0.42)d和(6.54±0.4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费为(301.98±28.7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2.76±40.8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切口感染率或者促进伤口愈合无效果,反而增加治疗的费用,因此无必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6年10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284例患者,其中152例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小切口组),132例采用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常规组).结果 小切口组平均术后留院时间(2.26±0.09)d,平均费用(4528.5±8.3)元,无术后切口感染,无尿潴留,2例术后阴囊血肿,1例术后复发;常规组平均术后留院时间(7.57±0.16)d,平均费用(5734.7±5.6)元,2例术后切口感染,5例术后阴囊血肿,3例术后复发,均需导尿.结论 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一种可行的专业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通外科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SSI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匹配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术后未发生SSI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1 648例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发生术后SSI的患者共25例,SSI发生率为1.5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86、3.326;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否、植入补片类型、腹腔镜手术与否、患者吸烟史等因素在导致术后发生SS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可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可降低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同期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先采用顺行切除和逆行剥离切除法对74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PKRP,然后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PKRP手术时间平均为(69±23)min。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5±8)min,无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PK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手术安全、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和麻醉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局麻、硬膜外麻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4年3月诊治的87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病情等选择不同术式,其中23例行局麻下疝修补的患者作为局麻组,36例硬膜外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作为硬膜外麻组,28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以硬膜外麻组时间最短,腹腔镜组时间最长(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局麻组最短,硬膜外麻组最长(P〈0.05);总住院时间以腹腔镜组最短,局麻组最长(P〈0.05);术后疼痛时间以腹腔镜组最短,局麻组最长(P〈0.05);住院费用以腹腔镜组最高,局麻组最低(P〈0.05);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近期复发病例。结论:三种术式各有最佳适应证和优缺点,应个体化选择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为腹股沟疝患者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修补术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学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安明 《现代保健》2013,(23):47-4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23例和观察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d与3d的疼痛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后1d与3d的疼痛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15.
陆徐辉 《健康研究》2013,(6):438-440
目的探讨分析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整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20例,根据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分别应用单纯平底短型网塞补片(A组)、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B组)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C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A、B组患者手术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随时间点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具有损伤轻、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饶家敏  朱斌 《现代保健》2013,(24):33-34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对于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33±5.99)min、(17.43±5.69)h、(4.55±2.32)d,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对照组并发症少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且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保证了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和治疗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经治愈的20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记录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并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的补片部分取出,1例患者全部取出)。术后2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中未有疝的复发及切口再次感染,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