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剂静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名,男女各半,分别单剂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4,5,6U后,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体内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分别为(1.09±0.14),(1.46±0.02),(1.76±0.01)μg·L-1;t1/2β分别为(2.56±0.30),(2.44±0.35),(2.63±0.40)h;AUC0~t分别为(2.21±0.15),(2.59±0.16),(3.15±0.26)μg·h·L-1;Vd分别为(10.36±1.13),(8.77±0.78),(8.16±2.24)L;CL分别为(4.53±0.44),(4.94±0.36),(5.06±0.52)L·h-1。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4~6U内,药物体内过程呈一级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n=20),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吃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观察2组术后3d及4周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血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3d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分别为(75.6±19.3)U/L和(74.3±16.4)U/L,白细胞下降分别为(4.1±0.4)×10^9/L和(4.1±0.6)×10^9/L。术后4周,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后3d明显降低,分别为(60.7±14.0)U/L和(62.8±8.8)U/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4周白细胞计数为(5.1±0.6)×10^9/L,明显高于术后3d计数值(P〈0.05)。术后4周,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TACE术后肝癌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宝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20-1420
目的观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肝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观察其输注前后的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治疗前202.8±307.3U/L、治疗后71.7±63.8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治疗前214.5±260.8U/L、治疗后56.8±31.9U/L)、碱性磷酸酶(治疗前273.0±213.8U/L、治疗后174.0±147.0U/L)、总胆红素(治疗前123.4±148.1μmol./L、治疗后88.9±78.2μmol/L)、直接胆红素(治疗前101.9±117.8μmol/L、治疗后75.4±7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恶性肿瘤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胆道手术后的止血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8月在该科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与巴曲酶制剂组各40例,术前30min 分别静脉滴注尖吻蝮蛇凝血酶2U 和巴曲酶制剂2kU,术后连续用药3d,观察术中手术切口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引流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术前1d,术后30min、1d 和7d 机体凝血功能(PT、APTT、PLT 和 FIB)。结果2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1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OA组),各80例,分别采用LA及OA术式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d检测2组患者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A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12.8±5.8)d]和住院时间[(4.6±1.4)d]明显低于OA组[(27.6±9.6)d与(6.7±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2,10.550,均P〈0.01)。LA组术后1d和3d的CRP[(58.4±24.6)mg/L、(25.1±12.7)mg/L]、IL-6[(31.12±10.45)ng/L、(22.32±7.58)ng/L]、TNF-α[(1.11±0.31)mg/L、(0.98±0.39)mg/L]和WBC[(10.13±1.84)×10^9/L、(8.29±2.66)×10^9/L]水平明显低于OA组[CRP:(91.7±42.3)mg/L、(41.7±24.6)mg/L,IL-6:(58.21±11.26)ng/L、(39.77±8.24)ng/L,TNF-仅:(1.72±0.44)mg/L、(1.29±0.47)mg/L。WBC:(15.6±2.48)×10^9/L、(12.3±2.7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t=6.087,15.773,10.137,15.843,术后3d:t=5.363,13.940,4.540,9.427,均P〈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A治疗急性阑尾炎比OA对机体损伤更小,可有效地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尖吻腹蛇血凝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止血的价值。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膀胱肿瘤患者33例按照可比性的原则分为A、B、C3组进行研究,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1U/支),A组给予3支,B组给予2支,C组给于安慰剂,观察3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与血凝指标。结果:在3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以及D-二聚体(DD)方面比较,A组与B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2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之间的止血时间、切口出血时间以及凝血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2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疗效不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使用2U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膀胱癌组来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共159例,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患者1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4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维生素(Vit)C、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活性(AOA)等。结果膀胱癌组血清VitC、VitE、SOD、GPx、AO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023±0.006)ms/L比(0.057±0.009)mg/L,(0.082±0.021)mg/L比(0.149±0.012)ms/L,(31±12)kU/L比(201±31)kU/L,(2136±436)U/L比(7674±922)U/L,(0.90±0.04)nmol/L比(1.67±0.29)nmo]/L,均P〈0.01];但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6±4.2)ixmol/L比(3.1±0.9)μmol/L,P〈0.0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VitC、VitE、SOD、GPx均明显高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0.027±0.014)mg/L比(0.012±0.005)ms/L,(0.095±0.019)ms/L比(0.046±0.007)ms/L,(37.1±10.9)kU/L比(14.9±2.7)kU/L,(2422±457)U/L比(1339±264)U/L,均P〈0.01];MDA含量低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8±1.1)μmol/L比(25.8±3.6)μmol/L,P〈0.01];2组A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应激有关,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可能有助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抗氧化因子总胆红素(TBIL)、促氧化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ey)和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BIL、Hey以及hs—CRP含量,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中AMI组、UAP组和SAP组TBIL含量分别为(12.1±3.0)p,mol/L,(11.5±2.2)μmol/L,(9.0±1.9)μmol/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3.8±3.6)μmol/L](P〈0.05);此3组Hcy含量分别为(21.3±4.6)μmol/L,(19.4±4.1)μmol/L,(14.8±3.9)μ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9.7±3.5)μmol/L](P〈0.05);且冠心病各组间TBIL和Hey含量变化密切正相关。但是hs—CRP含量AMI和UAP组分别为(4.82±1.07)mg/L和(1.33±0.33)mg/L,高于SAP组和对照组[(0.94±0.23)mg/L和(0.89±0.24)mg/L],而SAP组和对照组间hs—CRP水平没有差别。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和Hey水平呈现出一定相关性,对评估冠心病各临床分型鉴别有一定临床价值;hs—CRP在AMI和UAP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它们风险的独立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中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87-2388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对59例初诊MA患者的WBC进行分析。结果男、女MA患者LYM中位数分别为1.40×10^9’/L,1.30×10^9/L(P=0.8980);男、女MA患者GRAN均数分别为(2.04±1.11)×10^9/L,(1.36±0.85)×10^9/L(P=0.0205)。MA组、对照组LYM中位数分别为1.30×10^9/L,1.80×10^9/L(P=0.0009);12例MA患者LYM≤0.8×10^9/L,LYM最小值为0.2×10^9/L。MA组、对照组GRAN中位数分别为1.70×10^9/L,3.40×10^9/L(P=0.0000);3例MA患者GRAN〈0.5×10^9/L,GRAN最小值为0.1×10^9/L。MA组、对照组WBC中位数分别为3.20×10^9/L,5.40×10^9/L(P=0.0000)。结论MA患者常见LYM、GRAN及WBC减少,女性GILAN较男性减少更显著。MA患者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糖尿病组(A组)、早期。肾病组(B组)、临床肾病组(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ey浓度,并同步应用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FA、VitB12水平,与48例正常对照者(D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UAERl(1.6±5.2)μg/min、HCY(14.8±3.6)μmol/L、FA(9.02±2.06)nmol/L、VitB12(552±162)pmol/L;B组UAER(82.9±45.8)μg/min、HCY(21.1±2.3)μmol/L、FA(7.85±2.45)nmol/L、VitB12(436±135)pmol/L;C组UAER(348.1±123.2)μg/min、HCY(32.3±2.5)μmol/L、FA(5.78±2.33)nmol/L、VitB12(292±92)pmol/L;D组UAER(10.9±5.3)μg/min、HCY(9.1±2.2)μmol/L、FA(10.39±2.93)nmol/L、VitB12(688±208)pmol/L。各组血He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又高于A组和B组(P〈0.05),而FA、VitB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C组又低于A组和B组(P〈0.05)。Hey与UAER呈正相关(P〈0.01),,与FA、VitB12呈负相关(P〈0。01)。结论定期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Hcy、FA和VitB12有助于预测、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包蕾 《中国医药》2012,7(3):356-357
目的 评价早产儿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的安全性.方法 50例早产儿入院后第1天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0.5单位,静脉注射,1次/d,连续使用7~10 d,观察用药前后机体的凝血功能、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50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早产儿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为(31±5)s,用药后为(23±4)s,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儿PT时间缩短,对患儿的其他凝血功能指标不产生影响,并且其生命体征、肝、肾、心脏及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 早产儿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手术后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的安全性.方法 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患者,术前及术中不给予止血药;而术后依情况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1-2 u,使用1~4天,观察术前和给药后机体的凝血功能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30例患者术前、药后自身对照显示,其生命体征、肝、肾、心脏以及凝血功能,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整个试验过程无不良事件.结论 手术后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62例行LEEP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试验组)和氨甲环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试验组为(25.2±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4±4.4)mL(t=2.4,P<0.05);手术时间试验组为(7.3±0.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9±1.0)min(t =2.2,P<0.05);术后出血试验组为(73.9±5.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7±8.5)mL(t =2.4,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止血药物,可用于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术中、术后止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HCA)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各30例。R组于术前15min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2U,F组未用任何止血药物。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评价HCA的止血效果。结果 R组总有效28例,占93.3%;F组总有效21例,占70.0%。R组止血效果优于F组(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鼻内镜下手术应用中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月经持续10余日并腹痛,给予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1 U,5 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遂高流量面罩给氧,给予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对症治疗,1 h后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血凝酶原料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控制产品热原.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鲎试剂对3个批号的血凝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和干扰试验.结果:样品浓度稀释到0.005 KU·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血凝酶可以通过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其细菌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苑杨  钟华  杜世伟 《天津医药》2013,41(4):330-333
【摘要】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2年收治的6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介入支架植入术组(支架组,22例)和正常造影组(40例),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因子均于术后7 d 接近术前水平,支架组术后1 d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术后3 d 各凝血因子以及术后7 d的FDP均高于造影组。造影组仅造影术后1 d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 IL-8出现明显升高,支架组hs-CRP术后1 d和IL-8只有术后1、3 d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其他凝血因子均出现明显变化,可持续1周。支架组术后的hs-CRP在1、7 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1、3、7 d,IL-6在3、7 d,IL-8在1、 3 d均与造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40.9%)高于造影组(2.5%)。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于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影响,凝血因子升高可持续至术后1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因子宫肌瘤于手术前15分钟应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2IU静注预防术中出血治疗。用药后患者即刻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心悸等症状,查体显示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经抗过敏、抗炎、缓解支气管痉挛等治疗,3小时后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ANH)对肝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ANH的节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组(I组):于麻醉后手术切皮前经桡动脉放血400-600 ml,同时经静脉输入相当容量的万汶血浆替代品,手术后半阶段将自体血回输。未做血液稀释组(II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ANH后30 min及术始(T2)、输血后(T3)、术毕(T4)和术后24 h(T5)测定pH值、HCO3-、K+、Na+、PT、APTT、PLT和血浆蛋白。结果 II组有8例输异体血而I组只有2例,2组在输异体血后pH值和HCO3-下降较未输异体血者明显(P〈0.05)。PT、APTT在各测定点2组变化一致,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PLT在T3后回升明显而II组继续下降。I和II 2组血浆蛋白在T2都下降明显(P〈0.05),但I组在T3后回升。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ANH)对肝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影响较小,节血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