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壁内皮细胞膜血栓调节蛋白功能的影响经建中,周凤鑫,黄桂秋,胡燕琴,刘玮,李慧丽,张健,张依宁,徐也鲁,葛志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基础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25)血脂增高是发...  相似文献   

2.
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壁内皮细胞膜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周凤鑫,经建中,黄桂秋,张健,郑硕民,李慧丽,刘玮,徐也鲁,葛志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血液研究所基础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25)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  相似文献   

3.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微丝肌动蛋白的影响及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间的关系,以探讨OxLDL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采用ECV 304内皮细胞株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 (200 μg/ml)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分别观察OxLDL作用后12小时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OxLDL作用24小时后的细胞骨架微丝(F-actin)的改变。结果:OxLDL作用12小时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F-actin也在24小后发生明显的破坏。结论:OxLDL可破坏内皮细胞的骨架结构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的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氧化型你 蛋白对内此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钭含有不同深度氧化型低宽度脂蛋白的DMEM培养液(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终浓度分别为0mg/L、50mg/L、100mg/L、200mg/L),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37℃、5%CO2)24后,分别测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生和一氧化氮含量及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并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记数各组细胞一氧化氮合酶阳性染色细胞数。结果发现,随着陪送2液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以豚鼠动脉内皮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两者以不同剂量混合加入培养基中,每组设置三种剂量,分别于2h、6h、12h和24h测定一氧化氮含量。结果发现,高密度脂蛋白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合成(P〉0.05),与剂量大小无关;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P〈0.001),与剂量相关;混合组同样明显抑制其合成,  相似文献   

6.
体外培养猪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体外粘附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颗粒膜蛋白-140及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的影响,分别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孵育48h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的改变;采用放射配基法检测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结果发现,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提示同型半胱氨酸能促进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和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此效应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C Ⅲ拮抗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载脂蛋白CⅢ在保护内发细胞免受低密度脂蛋白损伤方面所起的作用。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成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自组、载脂蛋白CⅢ 低密度脂蛋白组和低密受脂蛋白组4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和前列环素合成,来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细胞膜损伤、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加和前列环素合成减少。预加入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或载脂蛋白CⅢ(100mg/L).内皮细胞再受到低密度脂蛋白(1.5g/L)的损伤时,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发生明显改变。提示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载脂蛋白CⅢ均能部分拮抗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并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途径探讨损伤作用的机制。用1 2 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及配基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存在的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2 ,4 二硝基笨肼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 ,台盼兰染色、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上存在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 ,Scatchard分析Kd为 38.4± 18.8mg L、Bmax为 181.5± 5 5 .5ng 10 6 cells。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 2 4h ,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剂量的增加 ,不仅显著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的量 ,而且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下降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受体阻滞剂聚肌苷酸和爱兰苔胶可以阻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上述损伤作用。结果提示 ,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通过采用^3H-胸腺啶核苷(^3H-TdR)掺入DNA技术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分别分析了OX-LDL对内皮细胞DNA合成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当内皮细胞暴露于OX-LDL(50~200ug/ml)24h后,其^3H-TdR掺入明显减少,但  相似文献   

11.
丙丁酚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抗氧化剂丙丁酚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下的内皮细胞DNA合成的保护作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对培养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作用24h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的~3H-TdR掺入量是天然低密度脂蛋白组的48%,是丙丁酚组的56%(P<0.001),超微结构显示丙丁酚组的细胞结构保持正常,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则受到破坏.本实验显示丙丁酚对内皮细胞的氧自由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成成分与斑块破裂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含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DMEM 培养液(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终浓度分别为0 mgL、50 mgL 、100 mgL 、200 mgL),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37 ℃、5% CO2)24 h 后,分别测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及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并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记数各组细胞一氧化氮合酶阳性染色细胞数。结果发现,随着培养液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和一氧化氮含量下降,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染色细胞数下降,可见,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抑制一氧化氮产生,这可能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表型转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DL(O,25,50,100,15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透射电镜观察系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ColⅣ)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在LDL作用下,系膜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变为长梭形,透射电镜下出现肌动蛋白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显示α-SMA、CTGF、ColⅣ及FN表达增强(P<0.05)。结论LDL具有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表型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发生脂质过氧化过程中细胞功能及超微结构改变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用10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实验组,以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体积的PBS替代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连续培养0、4、8及16 h;用MTT比色法测定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状态,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比观察各组贴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 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明显减低,细胞表面隆起逐渐增大,分布越来越不规则,并伴随有凹陷或空洞出现;对照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表面结构变化不大.实验组0、4、8及16 h粗糙度分别为13.666±2.196 nm、15.904±2.203 nm、17.688±2.076 nm及21.609±1.867 nm,亚组间两两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0、4、8及16 h粗糙度分别为13.627±2.218 nm、13.659±2.183 nm、13.665±2.175 nm及13.974±2.478 nm,亚组间两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培养4 h后膜表面粗糙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皮细胞在发生脂质过氧化过程中功能逐渐减退,且表面超微结构在较早期就发生了改变,并随时间推移呈现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高密度脂蛋白是否能损坏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培养了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并用脂多和γ-博古纱诱导一氧化氮的释放。应用GRIESS试剂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使脂多糖和γ-干扰素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及其mRNA水平下降,抑制一氧化氮释放。而高密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高密度脂蛋白是否能拮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培养了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并用脂多糖和γ-干扰素诱导一氧化氮的释放。应用GRIESS试剂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使脂多糖和γ-干扰素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及其mRNA水平下降、抑制一氧化氮释放。而高密度脂蛋白能拮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平滑队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0.25g/L高密度脂蛋白即能显著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P<0.05),高密度脂蛋白浓度达到1.5g/L可使得一氧化氮的释放增加4.5倍。结果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能提高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水平,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的影响,以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为示踪物,结合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后,其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于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发生了变化,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单独出现率升高(P<0.05),内皮细胞内吞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减少。提示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分布状态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入胞代谢,进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通过内皮细胞进入内膜下的机会,从而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的影响,以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为示踪物,结合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后,其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发生了变化,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单独出现率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25 mg/L)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55、0和100 mg/L)组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 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上调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辛伐他汀明显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5),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是其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