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肽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前后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27例病毒性肝炎肝肽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诱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血清TNF水平,发现急黄肝、慢活肝、重症肝炎患者PBMCs的TNF及血清T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其中以重症肝炎患者的TNF水平最高。肝肽素治疗2月后,各肝炎组的TNF均下降(前后比较p<0.05),且PBMCs TNF与血清TNF有明显相关性。实验证明肝肽素能减少TNF的产生,阻断TNF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含量及血浆脂联素、FGF-21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NAFLD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1)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n=41)给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GF-21、脂联素、肝脂肪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GF-21、脂联素、肝脂肪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GF-21、肝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不仅具备控制血糖的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和FGF-21含量,提高脂联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Ⅲ型前胶原肽与PZ—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合成指标,以PZ—肽酶活性作为分解指标,研究PⅢP/PZ—肽酶比值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高糖素系胰岛A 细胞分泌的一种29肽的消化道激素,分子量3,845。最近国外研究人体内的胰高糖素部分来自肠高糖索,胰高糖素完整的分子结构存在于肠高糖素中,因此后者是胰高糖素的一个附加来源。胰高糖素除了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外,还能抑制胃肠蠕动,降低胃、胰腺分泌盐类和酶,增加肝、胆汁和肠液的分泌,抑制肠粘膜对水、  相似文献   

5.
蛋白酶活化受体1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分泌MCP-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1(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 1,PAR1)激动剂和活性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HSC,选用生长7天的HSC,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1激动剂-凝血酶、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PAR1活性肽SFLLR和反活性肽RLLFS进行刺激,刺激时间为2、8、16h,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MCP—1水平。结果 经过16h的培养,PAR1激动剂-凝血酶和活性肽SFLLR可引起HSC MCP-1的释放增加,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及PAR1反活性肽RLLFS不能引起MCP—1的释放增加。结论 PAR1活性肽和凝血酶可促进SD大鼠HSC分泌MCP—1及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反应,PAR1反活性肽和凝血酶抑制剂在肝纤维化炎症反应中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性质稳定,易于检测。和肽素与TnT联合检测提高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肽素是急性非ST段心肌梗死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检测和肽素和脑钠肽预测心力衰竭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心力衰竭相关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目前心力衰竭仍是中国患者住院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相关研究表明,和肽素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和肽素可影响心室重构和舒张功能不全,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此外,和肽素与心力衰竭发病预测、病情评估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现从和肽素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关系和相关机制以及和肽素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和肽素是一种在压力刺激下由下丘脑分泌的氨基糖肽,作为精氨酸加压素原羧基末端的一部分,与精氨酸加压素等量释放入血,发挥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和肽素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关,现就和肽素在 COPD 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员的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及心功能Ⅳ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较高;心功能Ⅳ级组与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比较,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较高;心功能Ⅲ级组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reason法分析可见血浆和肽素、NT-proBNP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性(r=0.56、0.78,P0.05)。血浆和肽素与NT-proBNP呈正相关性(r=0.89,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肽素的结构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pro-vasopressin,pro-AVP)羧基末端的一段多肽,包括第126至第164个氨基酸,共39个氨基酸部分,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与AVP(即pro-AVP 20~28)、NeurophysinⅡ(即pro-AVP 32 ~ 124)共同构成了proAVP.二、肽素与AVP关系肽素与AVP具有共同的前体(pro-AVP),两者以等摩尔的量合成和释放,所以可以通过测量肽素来了解AVP的含量.肽素能够便捷地在血浆或血清中检测到[1],即使在健康人相对变化的血浆渗透压范围内,AVP和肽素的关系亦不受到影响[2].AVP的检测困难,且循环中90%以上的AVP与血小板结合.血浆中AVP即使储存在-20C亦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和肽素与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诊断及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作为心肌梗死组,另选取同期106名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和肽素和cTnI水平,分析血清和肽素、cTnI及二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将心肌梗死组病人分为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检测两亚组血清和肽素和cTnI水平,分析血清和肽素与cTnI对心肌梗死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①心肌梗死组血清和肽素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血清和肽素及cTnI二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③血清和肽素及cTnI二者联合诊断老年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血清和肽素单独诊断老年心肌梗死的AUC及cTnI单独诊断老年心肌梗死的AUC(Z=3.77,P<0.001;Z=2.05,P<0.05);④心肌梗死急性期病人血清和肽素与cTnI水平高于非急性期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血清和肽素及cTnI诊断老年心肌梗死分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563 pmol/L及4.629 ng/mL,其AUC分别为0.851[95%CI(0.776,0.926)]和0.819[95%CI(0.741,0.897)],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和肽素联合cTnI检测对于老年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及和肽素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且行NT-proBNP及和肽素检测的289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冠心病亚型、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和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分析患者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同时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积分和病变血管支数增加,患者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逐渐增加,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冠脉病变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和肽素是一种由39个氨基酸构成的糖肽,是前精氨酸加压素(pro-arginine-vasopressin,pro-AVP)C-端的一部分。前精氨酸加压素原在从下丘脑通往神经垂体的过程中被分解加工为和肽素、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神经生长素(neurophysin,NP)Ⅱ,其中和肽素与AVP从神经垂体后叶中等摩尔释放入血~([1-2])。和肽素的功能尚无明确研究结果,但有研究证实,和肽素在人体内的降解缓慢,说明这种肽在循环中可能没有任何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介各类脑-肠肽,包括舒血管肠肽、胰高糖素、胰泌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鸦片类肽、胆囊收缩素、P物质等对肾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探讨其与心力衰竭及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缺血性心肌病(ICM)2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19例。依照NYHA分级分为两组,心功能Ⅲ级、Ⅳ级亚组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名。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和肽素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ICM组和肽素水平高于DCM组(P<0.05);和肽素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呈正相关(β=0.372,P<0.001),和肽素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独立负相关(β=-0.388,P<0.001)。结论和肽素水平作为一个新的心力衰竭标志物,可以评估心力衰竭程度、判断心力衰竭预后,同时和肽素与左心室大小及心室重构相关,干预血管加压素(AVP)系统可能会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脑钠肽、和肽素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脑钠肽、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1),而高敏C反应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血衍吗啡素类肽含量的差异并探究其意义.方法:肝癌患者12例,利用弱酸洗涤法从肝癌细胞和肝细胞表面提取肽段,然后用高压液相(HPLC)和质谱分析这些肽段并进行差异比较,筛选肿瘤特异性肽段.用这些肽段(0,10-7,10-8,10-9,10-10,10-11,10-12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LE,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从7例患者的肝癌细胞表面成功检测出一条天然的类阿片肽——Leu-Val-Val(LVV)-血衍吗啡素-6(Mr1160.76).不同浓度LVV-血衍吗啡素-6均对HLE细胞有抑制作用,并且当浓度为10-7和10-8mol/L时有显著意义(24h:10-7vs10-8:P=0.044,10-8vs10-9:P=0.047;48h:10-7vs10-8:P=0.031,10-8vs10-9:P=0.040).同时,LVV-血衍吗啡素-6可诱导HLE细胞发生凋亡(浓度为0,10-7,10-8,10-9mol/L时的凋亡率分别为0.38%±0.09%,20.23%±1.25%,12.64%±2.15%,1.65%±0.34%),而阿片受体阻断剂naloxone能够逆转这种抑制效应(以上对应浓度时凋亡率分别为0.41%±0.11%,1.23%±0.45%,0.98%±0.55%,1.34%±0.43%).两组在LVV-血衍吗啡素-6浓度为10-7和10-8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VV-血衍吗啡素-6为肝癌细胞的病理产物,可激活阿片受体对肝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参肽对小鼠免疫调节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海参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经口给小鼠0.085、0.170、0.500g/kg海参肽,对免疫调节和抗疲劳等10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海参肽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促进作用,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溶血空斑数、血清溶血素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及碳廓清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海参肽能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运动后小鼠的血尿素氮含量和血乳酸水平,同时提高了肝糖原含量。结论海参肽能够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因胸痛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患者150例,其中AMI患者75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狭窄程度≤25%患者75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c Tn I、血脂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随访3个月观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 1AMI组患者c Tn I浓度与血浆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c Tn I与和肽素二者无相关关系(P0.05)。2三支冠脉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均显著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及二支冠脉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与二支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MI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各组间和肽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4随访3个月MACE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升高,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和肽素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及死亡的预测因素,可以用于AMI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血浆和肽素水平可能成为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中介素/肾上腺髓质素-2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的新成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已有成员肾上腺髓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尤其在心血管系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抗损伤保护作用,因此中介素的有关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