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中医治疗赵纪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症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出现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的终末状态,尿毒症晚期经一般治疗和非透析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此病的首要替代疗法之一,而初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变异偏高,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负性情感(焦虑、抑郁)较为严重。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要求护士不仅能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还要设法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因此,对尿毒症病人行血液透析初期实施心理干预,使病人对血液透析有较明确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对稳定病人病情,提高存活率,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的确能够有效挽救病人生命并且能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得到延续,但患者可能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大多患者负性心理严重,而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是由原发或继发的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目前血液透析疗法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因种种原因,如:透析间隙歇时间长,饮食不当水钠潴溜,引起急性容量负荷过量[1],血压突然剧烈升高或伴冠心病发作,酸中毒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及血液透析前后血浆中TNFα和sTNFαR水平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及血液透析前后血浆中TNFα和sTNFαR水平,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和血液透析患者血浆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功能不全各期sTNFαR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TNFα和sTNFαR与尿素氮有明显相关性;TNFα与sTNFαR之间也存在正相关.血透后TNFα含量较血透前明显增加,sTNFαR水平较透析前虽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和sTNFαR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及血液透析前后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肾脏疾病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是最为严重的肾脏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简称为肾衰。尿毒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患者在等待肾源期间普遍采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其虽然可以改善尿毒症的部分症状,但是随着长期反复的血液透析,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近年来,广大学者对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以及效果加强了研究。本研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尿毒症的治疗经验,对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需长期依靠血液透析和输血治疗。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是常见症状,其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呈正相关[1]。以前,此类患者血液透析的同时要输注新鲜全血(因新鲜血K+含量比库血低),如今成分输血特别是红细胞悬液的输注及应用占据了重要地位[1]。此方法不但能达到输全血所能达到的目的,而且能减轻和消除输全血引起的种种输血不良反应。1995年5月-1998年9月,作者观察了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门诊及住院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32例的临床疗效及输…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透析治疗已逐步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期病人替代肾功能的手段之一,从而延长了许多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由于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等一系列的血液净化疗法应用于临床,是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和血液病等在治疗上的一大发展和提高。然而,周而复始的血液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 ADP、肾上腺素及复合诱聚剂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了检测,其中5例在血液透析前后分别测定。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血小板功能。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尿毒症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率与血肌酐值呈负相关性,其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尿毒症的祛邪四法惠云杰(河南省直第一门诊部,郑州450003)主题词尿毒症/中医药疗法,祛邪尿毒症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病症,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特征,相当于中医的“关格”、“癃闭”等病。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111-1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医证型,观察心保颗粒对本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 方法纳入余姚地区3个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共90例(各30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根据血液净化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三组。根据慢性肾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症状积分分析。将9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单模拟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心保颗粒,对照组予模拟剂,治疗周期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慢性肾衰竭症状积分情况。 结果 尿毒症性心肌病正虚型以脾肾阳虚型为主(占86.67%);邪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占85.56%);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占总数的80.00%。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均表现为虚实夹杂型,其中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最为多见。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时间越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越高。心保颗粒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医证型,观察心保颗粒对本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余姚地区3个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共90例(各30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根据血液净化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三组。根据慢性肾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症状积分分析。将9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单模拟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心保颗粒,对照组予模拟剂,治疗周期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慢性肾衰竭症状积分情况。结果尿毒症性心肌病正虚型以脾肾阳虚型为主(占86.67%);邪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占85.56%);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占总数的80.00%。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均表现为虚实夹杂型,其中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最为多见。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时间越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越高。心保颗粒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血流透析患者心脏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血液透析患者与120例正常人的心脏状况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室、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重量指数与正常人明显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病变诊断具有明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慢性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病症,患者多是青壮年。目前对于慢性尿毒症的治疗方法,疗效较佳的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在发达的国家已普遍建立了透析和移植中心,但我国由于设备和人力的限制,能接受透析和移植治疗者,为数不多,故绝大多数病人,仍依靠内科治疗,特别是在基层单位,更是如此。本文重点对近年来慢性尿毒症主要非透析疗法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一、饮食疗法:早年的实践已知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限制蛋白摄入,可短暂地改善一般情况,但消耗体蛋白库,不久发生蛋白质缺乏,导致氮负平衡,易感染,加速肾功能的恶化。Giodano和Giovannetti分别于1963年和1964年提出尿毒症病人吃含蛋白质应要“少而精”的原则。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潴留在血内,是引起尿毒症的  相似文献   

15.
<正> 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病人的有效方法。各种慢性肾病久治不愈,其最后结局是发生肾功能衰竭。当肾功能损害严重内科治疗已不再能起作用时只有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者经过血液透析为肾移植创造条件。现就有关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一、慢性肾衰病人何时开始透析 1.当肾功能丧失达95%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接近于5ml/分时,应作好透析的一切准备。2.慢性肾衰患者在饮食控制无效,丧失劳动力时,或者病人出现氮的负平衡,肌肉不断消瘦时就应开始血液透析,此时血肌酐浓度大于1000μmol/L。3.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和末梢神经病变,则是进行透析的绝对指征,此时如不及时透析,可导致死亡或者永久性残废。二、透析方法及透析效果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并发继发性青光眼(附二例报告)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吴素铭苏艳1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2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年,2年前查血尿素氮、肌酐增高,双肾萎缩,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治疗1年。既往无眼部疾患。半年前双眼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邢伟 《河北医学》2009,15(2):232-232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病率为,67%~86%,而且随着透析时间韵延长,症状逐渐加重,为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我血液透析中心对30例长期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emodi—sdiltration HDF),每2—3周进行一次,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暂不能行肾移植的病人。血液透析不但能维持生命,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近期死亡率仍较高。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5年...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当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缓慢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时,治疗方法主要为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更渴望护理人员能够从心理护理方面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临床综合症,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尽管CRF尿毒症接受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近年来明显增多,但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仍是延长CRF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