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让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让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祚萌 《海峡药学》2016,(2):278-27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将品管圈理论模式很好的应用到门诊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进一步准确分析和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在我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正确的利用品管圈理论模式加以指导工作开展,建立了迈乐圈,提升了门诊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水平,对于门诊药房的存在的管理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同时明显降低了药品调剂的差错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准确。结论在门诊药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科学引入品管圈管理方式,可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效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降低药物的差错率,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服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期在我科住院的患者60例,分析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由45%减至8.3%,目标达成率114.7%,进步率81.6%。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刘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398+697-398,F0003
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管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个护理单元,将20例护理人员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护理人员10例,A组护理人员采用品质管理圈管理,B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水平、病房管理结果和基本护理合格率和护理差错改进效果等。结果在护理单元中,A组10例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效9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B组10例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0%。A组10例护理人员,患者非常满意7例,满意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0.0%;B组10例护理人员,非常满意5例,满意3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80.0%,两组患者满意水平、病房管理结果和基本护理合格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方式能够充分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使医院的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执行以人为本护理。护理半年后对比两组疗效与IPROS评分。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IPROS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疗效,观察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满意率为75.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P<0.05)。结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运用护理精神科患者身上,作用重大,疗效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降低门诊药房内差数,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应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对门诊药房的内差数作出统计,找要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对策实施以后,门诊药房的内差数明显下降.团队的凝聚力,荣誉感和自信心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结论 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方式,在实施前后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展开对比.结果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将"品管圈"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昌平教学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分析门诊处方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形成果即门诊处方合格率由活动前72.83%提高到活动后84.20%;无形成果即药师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有较大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参与管理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 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门诊药房退药由原来的 42.58 例/周下降至 25.25 例/周,下降率 40.70%,目标达成率为 101.76%。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品管手法、工作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荣誉感、自信心均有提升。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从而减少了药品资源浪费及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把品管圈模式引入门诊药房管理中,依照分析现状、拟定目标、设定对策等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观察开展各项活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医院门诊药品库存的准确率由原先的93%上升至97%,说明这项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库存准确率,同时圈内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积极性等指标也所提升,尤其品管手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升高幅度尤为明显。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药剂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发药出错率,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院ICU常规管理为基础,成立管道管理专科小组、CRRT专科小组和呼吸道管理专科小组,比较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对照组收集通过ICU常规管理2014年1月至12月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实验组收集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后2015年1月至12月各项专科质量指标.结果 通过ICU常规管理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低于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成立专科小组后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均达到了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结论 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使ICU各专项护理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达到了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有助于ICU护理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应用品管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内六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2016年5月至6月本科50份运转护理病历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设定改进目标与实施对策,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从原来的57.8%降至11.8%.结论 合理运用品管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管控,能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运用QCC的管理方法,分析影响产后出血护理的因素,制定与实施对策,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产妇产后出血率由QCC前的7.87%下降至QCC后的6.23%(P<0.01),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由QCC前的87.50%增加至QCC后的95.00%(P<0.05),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由QCC前的77.78 %增加至QCC后的100.00%,开展QCC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QCC的管理方法实施到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中,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家属及年轻护士的满意度。既增强年轻护士筛查产后出血的能力,提高其团队精神,又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和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精神科5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BPRS评分与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改善更优,跌倒事件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精神科常规安全护理,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避免患者意外跌倒,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莉梅  赵小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32-133,13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名老年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士长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对病房环境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老年COPD护理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83-8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材和物品作为研究对象,将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和器材实施品管圈和未实施品管圈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为未实施品管圈的时间段名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实施品管圈的时间段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器。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差错率均高于对照组。实施前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以及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中心的质量管理,减少差错率,值得在管理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章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97-198,20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运用各种品管方法,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活动前的24.2%下降至活动后的14.3%,不合理处方占调查处方的比例由活动前的21.17%下降至活动后的6.89%,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在门诊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能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明显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12月(尚未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我院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87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全面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收治的同类型外科住院患者186例列为实验组,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及投票方式,从患者对护士语言,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入院告知,技术水平,医嘱执行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及患者总体满意率方面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对护士语言,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入院告知,技术水平,医嘱执行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这些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得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护理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护理能力及护理人员凝聚力,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