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4 年 8 月—2015 年 10 月收治的 90 例 CSF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他汀组和联合组, 每组 3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d 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60 mg/d), 他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瑞舒伐他汀 10 mg/d, 联合组在他汀组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 5 mg/d。 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同时评价患者心绞痛的改善情况。 结果 经过 8 周治疗后, 联合组和他汀组患者较治疗前 NO 水平升高, ET-1、hs-CRP、IL-6 水平降低(P< 0.05);治疗后对照组、他汀组和联合组 NO 水平依次升高, ET-1、hs-CRP、IL-6 水平均依次降低, 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组患者心绞痛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56.7%), 但与他汀组(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改善 CSF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具有抗炎特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76-7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每晚一次,连用4周。氯吡格雷75mg每晚一次,睡前口服,连用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各项指标及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血脂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中生 《海峡药学》2012,24(4):199-20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血脂水平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s-CRP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LDL-C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 VS 71.2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hs-CRP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4.
贾艳彩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22-2923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观察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改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症状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在U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常规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80 ng/d,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1个月时检测患者血脂、肝功能及肌酶指标,监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和三酰甘油下降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氟伐他汀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强效降脂作用明确,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共用药8周;氟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共用药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中的LDL-C、HDL-C和CRP水平及患者心绞痛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氟伐他汀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氟伐他汀组治疗后疗效和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都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氟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炜  董侃 《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766-3767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45例。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5.6%,辛伐他汀组为77.8%(3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两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改善显著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EDD、NED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辛伐他汀组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P>0.05)。结论相比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用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7-4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脂水平、LVEF及hs-CRP。结果随访6个月,瑞舒伐他汀组1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2例血运重建;阿托伐他汀组2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4例血运重建。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LVEF、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调节血脂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102名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瑞舒伐他汀组用瑞舒伐他汀10 mg.d-1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组内血脂水平,hs-CRP,内皮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疗效更好。2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复发性心绞痛,瑞舒伐他汀组2例,阿托伐他汀组4例;血运重建,瑞舒伐他汀组为3例,阿托伐他汀组5例,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药物均可降低患者血脂,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作用,但血脂及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瑞舒伐他汀更佳。  相似文献   

11.
原佩贤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37-263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人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5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36例、24例、6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P〈0.05);两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问等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有效53例、无效7例、有效率88.3%,对照组分别为39例、2l例、65.0%,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11例、12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降至(261.3±25.7) ng/L,对照组降至(330.3±26.4) ng/L,观察组hs-CRP降至(3.08±0.70) ng/L,对照组降至(5.78±1.37) ng/L,治疗后两组虽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分别予以口服替米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清APN、hs—CRP和TNF-α表达及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均实现血压达标。治疗开始后,替米沙坦组APN升高较氯沙坦组快(P〈0.05),替米沙坦组hs-CRP、TNF-α水平降低亦均较氯沙坦组快(均P〈0.05)。两组均随访4个月,替米沙坦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5/50),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的24.5%(12/49)(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hs—CRP、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较氯沙坦更显著,更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唐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51-52
目的:观察和分析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程度和心绞痛症状缓解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程度与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等心肌损伤指标的差异,并采用TIMI帧数(TFC)对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CK、CK-MB和cTnT水平分别为(82.31±22.46)U/L、(16.32±2.67) U/L、(0.07±0.05) ng/ml,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2.34±29.58) U/L、(19.29±3.45)U/L、(0.13±0.1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TFC值和平均TFC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心肌损伤,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UAP患者共6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吸氧、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ACEI、低分子肝素、肠溶阿斯匹林,伴有其他疾病者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予辛伐他汀作对照,辛伐他汀40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Tc、TG、LDL、HDL、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8周后无效7例,有效率仅76.7%,观察组治疗8周后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而HDL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降低hs—CRP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50mg/d+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连续治疗1月,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97.78%比84.44%,Z=7.717,P< 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肾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75 mg/d氯吡格雷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高效和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