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石丹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70-3470
目的: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头套挂耳法)的差异.方法:比较采用传统固定方法与新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胃管移位率、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护理操作,常用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或鼻饲的患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我们感到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存在一些小弊病,比如固定在面颊部易脱落、不美观等问题。为此,我们将胃管固定在耳垂部。该方法应用临床已6年,使用效果很好。1操作方法备齐使用物品,一次性胃管、胃肠减压包或鼻饲包、20ml注射器、两条胶布、一次性减压盒和其他用物。按照操作规程,将胃管由一侧鼻腔轻轻插入胃内45~55cm,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先用纱布擦净患者鼻翼部的油渍(因紧张恐惧易出汗、出油或受胃管刺激流眼泪、鼻涕)。用一条胶布…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属常见护理操作,但常规的胃管胶布固定法存在一定缺限:(1)每隔几天即更换胶布过于繁琐,增加患者痛苦;长期不换则胶布难以固定且在患者鼻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2)遇患者变换体位牵拉到胃管,或遇到打喷嚏、呕吐等腹压大的动作时,胃管易脱出,再次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与痛苦;(3)胶布过敏。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新型胃管固定法,胃管脱出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管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它不仅能够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水份进行药物治疗,而且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洗胃、排出毒素、减轻中毒症状,对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内积气、积液,能减轻腹胀及吻合的张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所以如何合理、牢固地做好胃管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们对三种不同的胃管固定法进行观察,现将效果比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期留置胃管是内外科重要的辅助治疗,传统的胶布固定法既繁琐又不美观、舒适,且易脱出。胃管留置新法简便、美观,且牢固,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2种不同方法固定胃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6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胃管固定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观察2组胃管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胃管脱出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技术,临床上胃肠减压及鼻饲均需长时间留置胃管.传统的鼻尖、面颊固定胃管的方法存在胶布容易松脱、胃管固定不牢等缺陷,为此,我们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鼻尖耳垂双固定法,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昏迷及有些不能进食的特殊病人,需供给营养和喂药,常常采用上胃管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上硅胶管,用胶布固定,末端采取反折用止水夹用消毒纱布包裹,很复杂,又要经常更换纱布,消毒胃管,既增加了成本,操作又麻烦,现在采用一次性胃管,固定用一根布带,保留用两个一次性引流袋的外封盖,在临床上应用20例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48-150
目的:研究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输液室输液的患儿中随机抽取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输液时未使用固定手板,观察组患儿输液时采用赣州市立医院自制的固定手板予以固定,对比分析两组重复穿刺率、舒适度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重复穿刺率(4%)和输液渗漏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过程中采用自制固定手板有助于预防输液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预防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生理病痛,提高输液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洗胃是急诊科抢救药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快速彻底洗出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是否适宜是取得最佳洗胃效果的主要环节。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口服中毒患者60例,通过采取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及变换体位洗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将225例留置胃管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采用常规的胶布粘贴固定胃管;观察组118例,采用保边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比较两组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发生率。结果在留置胃管的10d内,观察组的胃管脱出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的方法比常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在急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需行胃管留置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留置胃管时不适感发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留置胃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缩短置管时间,提升急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时输液管中不同液体的配伍变化。方法:做配伍实验和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甘草酸二铵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实验时,无论是原液或稀释液均没有出现性状外观变化。结论:对尚未列入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的新药,使用时更应注意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妥善处理,防止反应产物进入体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预防误吸型胃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饱胃(餐后2 h)且需在全麻下行急诊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套囊充气10 ml;B组套囊充气15 ml;C组套囊充气20 ml.每组再分均为三个亚组,在相应充气容量下持续充气30 min(A1组、B1组、C1组)、60 min(A2组、B2组、C2组)、120 min(A3组、B3组、C3组)时记录食管黏膜的变化.结果 A组套囊直径为(2.0±0.1) cm、套囊内压力为(125±25) cmH2O;B组套囊直径为(2.5±0.2) cm、套囊内压力为(140±32) cmH2O;C组套囊直径为(3.0±0.1)cm、套囊内压力为(165±36) cmH2O.A组3例返流、1例误吸;B组1例返流、无误吸;C组无返流和误吸.A1、A2、A3、B1组食管黏膜前后无变化;B2、B3、C1、C2组各有2例食管黏膜有充血样改变;C3组有1例发生食管黏膜水肿.结论 套囊充气容量15-20 ml时,预防误吸型胃管持续充气60 min在急诊饱胃手术等高危误吸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管状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9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360例食管癌病例,其中行管胃重建消化道122例.传统全胃重建消化道238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管胃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全胃组(对照组)为4.20%;管胃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27%,全胃组为9.66%;管胃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5.74%,全胃组为15.97%;管胃组胸胃综合征发生率为0,全胃组为5.04%;管胃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1.64%.全胃组为7.56%。管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胃重建消化道更加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3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访1月后临床症状(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及黑便/大便潜血等)改善情况,评估近期疗效。结果:在31例患者中,25例腹痛患者缓解18例(77.4%),17例恶心、呕吐患者缓解11例(80.6%),16例纳差患者改善9例(56.25%),13例黑便/大便隐血患者转阴8例(62.3%),其中28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结论:介入治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进展期胃癌,可以短期内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朱方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1,(29):35+37-35,37
目的:对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本院于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20例,应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按Aitken-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1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5.0%。结论: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王成  祝会斌 《安徽医药》2015,36(6):715-716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管状胃代食管的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生存的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30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 术中应用管状胃代替食管, 统计分析术后发生的肺部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结果 术中保留胃右动脉及分支的管状胃制作成功, 23例术后无明显肺部并发症发生, 4例出现明显肺部感染, 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2例术后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 1周后顺利脱离呼吸机;1例较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 出现吻合口瘘, 最终死亡。术后随访21例, 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发生, 术后1月后生活基本自理。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8%(9/21)和19.0%(4/21)。结论 应用管状胃代食管, 对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 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减少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安置胃管,试验组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安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及恶心呛咳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患者一次成功率高、恶心呛咳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毒昏迷患者经口插胃管洗胃的方法。方法将40例口服中毒需洗胃的昏迷病人按洗胃先后顺序分成单数为观察组20例,双数为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经鼻腔插入胃管洗胃,观察组经口插入胃管洗胃。观察两组置入胃管过程需要的时间,置入胃管过程和置入胃管后1min各显示的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一次过插胃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置入胃管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两组患者置入胃管后1min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插胃管洗胃不仅使中毒昏迷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而且减少由于插管引起的损伤,确保护理急救技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