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疗程均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含量、抗dsDNA、C3和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世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26-3627
目的探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以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接受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的综合疗法治疗后,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例死亡。结论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观察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尿蛋白、抗dsDNA、C3和C4,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2.2%和16.7%,显著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含量、抗dsDNA、C3和C4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快速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实施泼尼松单一治疗,观察组29例实施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将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免疫球蛋白水平、补体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补体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用于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患者79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在口服泼尼松的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他克莫司和环磷酰胺治疗,连续给药12个月.对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0.5、1和1.5年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补体C3、24 h尿蛋白、血肌酐、外周血CD20+、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疗效、安全性及客观指标均显著优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观察组50例行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50例行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8%,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随访皮疹完全消失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具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MP)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治疗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Scr)及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可显著增加疗效,并能使病情缓解,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SLE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联合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ds-DNA抗体滴度、ANA、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观察组ds-DNA抗体滴度、ANA滴度、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冲击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较单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SLE更有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使用对急性哮喘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6、CRP、IL-10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患儿炎症因子的表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诊治的HIE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观察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NBNA评分、血清NSE和Sl00β含量变化,及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血清NSE和Sl00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HIE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SLE合并L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尿红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合并LN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巨细胞病毒肝炎(CMV)患儿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2例确诊为CMV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护肝、抗病毒及退黄疸等CMV肝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ALT、AST、TBIL、DBIL、IBIL及TB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比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4例(38.8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例(1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短期降低CMV肝炎患儿的ALT、AST、TBIL、DBIL、IBIL及TBA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对CMV肝炎患儿其肝损害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轻到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钠(75 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4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EDAI积分、ESR、CRP、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予以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指标(哮鸣音、气短、咳嗽)、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68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1.04±0.35)d]、气短消失时间[(2.11±1.25)d]、咳嗽消失时间[(3.75±1.08)d]及住院时间[(5.28±1.53)d]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267,P>0.05).结论 与单纯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相比,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肺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间质性肾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尿ALB和β2-MG水平、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尿ALB、β2-MG水平变化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尿ALB、β 2-MG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明显降低患儿尿ALB和β2-MG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654-2联合治疗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用654-2,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呼吸指标、血气学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与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vs.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R、PaC02、TNF-α[与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SpO2、PaO2与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RR、PaCO2、TNF-α与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PaO2与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与4个月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vs.18%,16% vs.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654-2联合治疗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但在治疗6个月后无法降低死亡率,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7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0±6.5)vs.(72.5±5.8)];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下降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不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而且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重症顽固性狼疮肾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入院的88例重症顽固性狼疮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加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总体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与SLEDAI评分、免疫指标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缓解率(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0.45±0.27) g/24 h]、BUN[(6.47±1.23) mmol/L]、Cr[(78.31 ±7.75)μmol/L]与SLEDAI评分(3.06±0.54)显著低于对照组,Hb[(106.01±10.86) g/L]与[ALB(38.95±3.86) g/L]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抗dsDNA阳性、ANA滴度与IgG水平组间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重症顽固性狼疮肾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拉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拉普利治疗.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和血压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拉普利治疗,其降压效果较好,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