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 AF)的临床效果。方法 144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及再住院率。结果 实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51.39%高于对照组的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VEF(57.12±2.36)%、LVEDd(55.74±3.24)mm、LAD(39.18±4.36)mm及NYHA分级(1.60±0.55)级均优于对照组的(44.54±4.57)%、(60.45±4.18)mm、(43.45±6.08)mm、(2.45±0.6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住院率15.28%低于对照组的3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AF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还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建议在临床上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AF)行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持续性AF患者15例,消融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LA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无AF复发者手术前后LAD、LVEF变化.结果 15例患者消融术后3个月LAD明显缩小[(39.27±4.40) mm 降至(34.99±4.80) mm, P<0.05], LVEF明显改善[(62.73±6.31)%升至(68.59±3.04)%,P<0.05].结论 持续性AF左心房形态学重构在行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后可部分或完全逆转.  相似文献   

3.
周学华  姚春杨 《海峡药学》2010,22(12):144-145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并心力衰竭患者均为血透病例,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及缬沙坦,疗程12周,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显著改善,LVEDD、LVESD、LAD显著下降,LVEF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改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并心力衰竭心功能和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利尿剂、地高辛、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理想,优于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崔英 《医药论坛杂志》2011,(14):129-130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福辛普利组32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除继续应用治疗合并症药物外加服福辛普利,对照组30例未服福辛普利。随访两年,观察对照组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后LAD、LVEDD较安装前增大,(P(0.05),LVEF明显下降,(P(0.05),心功能衰竭加重,(P(0.05)。②服福辛普利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①VVI心脏起搏器可引起患者心功能恶化,福辛普利对VVI起搏器引起心功能恶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和左心室远期结构变化。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射频消融术的80例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其中42例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未复发组),另外38例术后复发(复发组),于术前、术后12个月随访时,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查,测量和比较两组左心房前后径、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未复发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复发组左心房、左心室结构指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能够逆转左心房、左心室重构,增强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厄贝沙坦,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LVEDD、LVESD、LAD下降,LVEF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13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83),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年龄、BMI、心肌病、脑卒中史、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等6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积极控制年龄、BMI、心肌病、脑卒中史、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4%)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Dd及LVPW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PW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2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脑钠肽(BNP)、Cys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术期内径(LVED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问BNP和CysC水平.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BNP、CysC和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CysC和LVEDd水平均明显丌高,且LVEF逐渐降低(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P< 0.001).结论 CysC表达水平的高低与C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判断CHF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应用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心室功能和结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早次数/24 h和室早负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总心搏量/24 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功能(LVEF、LVESD、LVE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均较轻微,未经特殊处理或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普罗帕酮更为确切,在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两者联合可明显减少药物应用剂量且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燕  徐健 《安徽医药》2019,40(8):858-861
目的 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右室起搏比率对长R—R间期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46例的R—R间期房颤的患者,左室功能正常者分对照组,左室功能不正常者为治疗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右室起搏比率、LAD、LVEF以及血浆NT-proBN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年之后LAD值为(35.10±1.78)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4±2.14)mm,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LVEF为(57.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1±4.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值为(345.1±11.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9.8)pg/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长R—R间期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进行不同的右室起搏比率,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LAD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而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LAD、LVEDD、LVEF、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没有差别(χ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两组之间没有差异(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LAD、LVEDD均降低、LVEF增加(t=2.421~3.814,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的LAD、LVEDD、LVEF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029~3.64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均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LAD、LVEDD,升高LVEF,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能否纠正左心室功能失调。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9例分成射频消融组(35例)和对照组(14例)。射频消融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干预。患者均随访3—6个月,评估2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负荷(PV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情况。结果治疗前射频消融组与对照组PVC、LVEF、LVEDD、LV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11)%比(21±7)%;(634-9)%比(60±6)%;(50±4)mm比(49±5)mm;(32±5)mm比(34±3)mm;均P〉0.05]。治疗后射频消融组PVC明显减低[(8±11)%比(24±11)%,t=6.149,P〈0.01],LVEF明显增高[(68±5)%比(634-9)%,t:3.426,P〈0.01],LVEDD明显减小[(484-3)mm比(50±4)mm,t=3.539,P〈0.01],LVESD明显减小[(31±3)mm比(32±5)mm,t=2.665,P〈0.05]。对照组治疗后PVC增高[(224-5)%比(21±7)%,t=3.180,P〈0.05],LVEF减低[(59±5)%比(60±6)%,t=2.754,P〈0.05],LVEDD增加(50±5)mm比(49±5)mm,t=5.551,P〈0.01],LVESD增加[(35±3)mm比(34±3)mm,t=2.599,P〈0.05]。射频消融组治疗后PVC、LVEF、LVES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更易发生左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失调。对药物治疗不满意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行射频消融术根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37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选取心脏手术同期行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16例为观察组,行常规换瓣置换术的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13例房颤好转,3例房颤治疗失败.观察组术后1年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维持治疗3个月后全部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增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常规组,LVEDd、LVESd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卡维地洛长期维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占峰  韩毅 《天津医药》2019,47(12):1230-1234
摘要:目的 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老年房颤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N/OFQ)、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阵发性房颤组分为PAAFⅠ亚组(≤75岁)32例和PAAFⅡ亚组(>75岁)31例,持续性房颤组分为PEAFⅠ亚组(≤75岁)27例和PEAFⅡ亚组(>75岁)32例,非房颤窦性心律患者47例(对照组)。检测各组N/OFQ、CRP水平,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LVEF),空腹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 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N/OFQ、CRP水平、LAD、LVEF、TG、LDL-C、HDL-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AAFⅡ亚组与PAAFⅠ亚组比较,PEAFⅡ亚组与PEAFⅠ亚组比较,N/OFQ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logistic回归显示N/OFQ(OR=2.911,P<0.05)、CRP(OR=4.636,P<0.05)、LAD(OR=1.369,P<0.05)是房颤的危险因素;LVEF(OR=0.489,P<0.05)是房颤的保护因素。4 房颤患者N/OFQ、CRP水平与LAD值正相关,与TG、LDL-C、HDL-C值负相关;N/OFQ、CRP水平正相关;房颤患者年龄与N/OFQ水平正相关,而与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房颤患者LVEF值与N/OFQ水平负相关,而与CRP水平无显著相关。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FQ预测房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917~0.982,P<0.01),CRP预测房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5~0.935,P<0.01)。结论 N/OFQ、CRP与老年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N/OFQ用于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高龄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