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30例≤3岁以及163例>3岁的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MP肺炎以冬季发病率最高,>3岁组患儿MP所致大叶性肺炎男性77例(47.2%),≤3岁组男性16例(53.3%),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7,P>0.05)。与>3岁组相比,≤3岁组患儿痰咳、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喘鸣音发病率高,降钙素升高较多(P<0.05)。>3岁组在发热病例、发热热程、C反应蛋白(CRP)升高、进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激素使用率均较≤3岁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显示病变以右下肺叶最多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及皮疹。早期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结论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肺炎症状较重,肺内外并发症多见;早期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可改善预后。≤3岁婴幼儿MP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更易出现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表现,体内炎症反应轻,肺部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34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进行CRP定量检测,并以15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比较CRP水平与CRP检测阳性率.结果 根据诊断标准,341例患儿中细菌性肺炎128例(37.54%),CRP阳性率95.31%;支原体肺炎151例(44.28%),CRP阳性率31.13%;病毒性肺炎62例(18.18%),CRP阳性率6.45%.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与对照组CRP水平、CR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比病毒性肺炎CRP升高显著,因此CRP可作为鉴别和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辅助病原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玲飞  王宁玲 《安徽医药》2019,23(5):929-932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清MP抗体,对合并肺外损害的166例病儿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329例病儿共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病儿369人,阳性率为27.8%。夏秋季节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0, P<0.05);(2)369例MP感梁病儿中出现肺外损害166例,阳性率为45.0%(166/369)。其中,年龄<3岁组、3~6岁组、>6岁组中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3%(32/166)、39.2%(65/166)、41.5%(6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1,P<0.05);(3)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系统肺外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23.2%)。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婴幼儿亦不少见。(2)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同,夏秋季节高发。(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肺外损害,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更常见。(4)年龄>3岁儿童更易发生肺外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29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总抗体.结果 哮喘组中MP感染阳性率为21.02%,哮喘组与非哮喘组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与女童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不同季节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小于1岁年龄段儿童与1~4岁年龄段儿童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引发哮喘与性别、季节无关,1~4岁年龄段儿童感染MP几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肺部影像学检查分成大叶性肺炎组46例和支气管肺炎组48例,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和支气管肺炎组患儿入院当日的PCT、CRP水平和PCT、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 <0.05;两组肺炎患儿的PCT、CRP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明显,血清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而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入院当日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 <0.05;经对症支持治疗后,两组肺炎患儿的PCT、CRP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下降,P <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伴有PCT和CRP水平的异常升高,诊疗中加强对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预测预后,调整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惯宇  李丹  赵德育  陈倩  张其华 《江苏医药》2012,38(21):2587-2589
目的 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 438例住院患儿痰MP-DNA,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MP-DNA检出率在2008-2011各年度分别为13.88% 、28.37% 、37.43%、18.20%,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MP-DNA检出率在大叶性肺炎组最高,并存胸腔内并发症组其次,并存肺外其他疾病组明显下降(P<0.01).MP-DNA阳性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阴性组,治愈出院率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 2009、2010年度为本地区MP感染暴发流行年;MP感染与年龄、性别有关,是引起大叶性肺炎及其胸腔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延长住院天数及影响出院转归;并存肺外其他疾病不增加M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致病原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基本情况、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男性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4~7岁年龄段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31.67%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病变发生率高于左侧及双侧(P<0.05)。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好发于4~7岁儿童,而且男性高于女性;病原学以细菌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部影像学显示右侧病变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郑秀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895-289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法检测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PCT,同时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与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WBC阳性率(P<0.05);非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明显低于CRP和WBC阳性率(均P<0.01).结论 在儿童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疾病中,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及CRP等传统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MP-IgM和CRP在支原体肺炎感染当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观察组)和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对照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肺炎支原体IgM、CRP和WBC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为98.9%,大大高于对照组的0,并且CRP平均含量和WBC计数的差异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BC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在Mon、Neu、Lym、Eos和Bas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为了提高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可以结合MP-IgM和CRP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更好判断疾病情况和观察治疗效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MP的诊治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金保  徐华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52-3253
目的 评价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伴心肌损害早期诊断监测指标的敏感度.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性肺炎患儿30例(细菌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30例(MP组),对患儿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三种不同指标的差异及其敏感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率为46.67%,敏感度最高.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大于细菌性肺炎,常规筛查以心电图为主,综合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监测,可早期诊断MP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1.
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由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我科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所致肺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2mg/(kg.d),连续应用3-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咳嗽持续时间分别为(3.9±1.8)d,(7.5±1.9)d和(7.5±2.2)d,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由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与评价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诱发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支原体抗体持续阳性、嗜酸细胞增多、年龄、免疫指标为其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单一临床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抗体持续阳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CD4/CD8降低、IgA水平低下为其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较多,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以降低该病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例婴幼儿重症MP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重症MP肺炎中有18例(81.8%)的患儿起病急,以剧烈咳嗽、气喘起病,并很快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肺外并发症多见,20例(90.9%)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其中有13例(59.1%)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肺外器官系统受累;肺部病变严重,6例并发大叶肺实变,4例并发肺不张;5例单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疗效不佳;20例完全康复,2例仍遗留肺不张。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重症MP肺炎的可能性,除使用阿奇霉素外,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疗效不佳病例,可并用利福平,注意防治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有32例(23.53%)发生肺外器官受累,累及心血管、泌尿、神经、消化、血液、皮肤黏膜多个系统,部分患儿同时多个肺外器官系统受累。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入院的10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RP、IL-4与IFN-γ水平组间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致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口服,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心肌酶指标均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佐治肺炎支原体肺炎致心肌损害疗效尚可,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联用阿奇霉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儿科收治的6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纳入此次研究中,依照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成联合组(33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单一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完成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常规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儿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在用药治疗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治疗中,采取阿奇霉素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且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支原体感染组(34例)、病毒感染组(34例)和细菌感染组(37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PCT、CRP、PA、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患儿(t1=27.099,t2=33.273,t3=24.893,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患儿(t=10.307,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t1=26.840,t2=15.360,t3=15.768,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t=4.912,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t1=8.276,t2=4.219,t3=10.982,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支原体感染组(t=12.871,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x21=8.272,x22=9.234,x23=11.992,x24=6.406,均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x21=19.125,x22=3.985,x 23=3.985,x 24=3.886,均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临床诊断指标,还能有效预测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影响.方法:7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点,1次/d,连续5 d后,休息3 d,再静点5 d;研究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结合丙种球蛋白,5岁以下患儿0.05~0.15 ml/(kg·d),6岁及以上患儿6 ml/d,静滴,连续5 d后,休息3 d,再静滴5 d.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湿罗音、咳嗽及发热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改良式体位引流配合口腔清洁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其中140例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与口腔清洁护理为研究组,140例采用常规体位引流与口腔清洁护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口腔炎症发生率、ICU时间、脱机成功率、肺部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脱机成功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口腔炎症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为6.4%,病死率为3.6%;对照组VAP发生率为24.3%,病死率为1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配合口腔清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因此应用改良式体位引流结合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