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文共收集98例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勺形组和非勺形组,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非勺形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比勺形组增高,非勺形组的IMT高于勺形组。结论颈动脉IMT与血压昼夜节律有密切关系,非勺形节律将促进颈动脉IMT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1例,进行颈动脉彩超和24 h动态血压检查,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48例,34.0%)和非杓型高血压组(93例,66.0%),分析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结果非杓型组的年龄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 SBP、n 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IMT高于杓型组(P<0.05),两组间d DBP、n DBP、24h DBP和24h 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n SBP、24h SBP、SBP昼夜差值百分比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受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与血压间的关系.方法 门诊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血压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心血管相关病史并将高血压患者按照WHO的三期分期分成I期、Ⅱ期、Ⅲ期3组.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动脉内径,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Hcy浓度分为4个区间q1、q2、q3和q4,比较4个区间的IMT和BP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IMT和BPV的关系.结果 q1、q2、q3和q4区间的IMT、24hSSD、dSSD、dDSD和n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1比较,q2、q3和q4的IMT分别增加了1.685、3.128和5.685倍,dSSD分别增加了1.528、2.856和4.328倍.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与BPV和IMT具有明显相关性,Hcy浓度越高,血压变异越大,IMT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水平,以分析IMT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SAP及ACS患者各30名,对照组30名,SAP组和ACS组统称为冠心病组(CHD组),共60例。全部测CIMT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IMT显著厚于对照组;SAP组与ACS组这两组的IMT水平比较差异不大;冠脉不同病变支数组间、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及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共纳入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辛伐他汀十氨氯地平),对照组(氨氯地平)。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CIMT的变化,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压及CIMT的减少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结果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比杓型组明显增高,非杓型组IMT明显大于杓型组,IMT与夜间SBP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导致IMT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轻中度高血压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对颈动脉厚度的影响。方法 40例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及38例轻中度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脂三项、年龄、体质指数、高Lp(a)例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较对照组在发病年龄、血三酰甘油水平、高Lp(a)例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在体质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高Lp(a)、血脂异常、高血压可能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在治疗中除降低血压,还要改善血脂、胰岛素抵抗、高Lp(a)水平、体质指数情况,预防动脉硬化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色超声所测量的IMT值。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前、后IMT的变化差异,以及2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IMT的影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结果 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比杓型组明显增高,非杓型组IMT明显大于杓型组,IMT与夜间SBP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导致IMT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按照 CIMT 有无增厚分为 CIMT 增厚组(86例)和 CIMT 正常组(174例),采用 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及 CIMT 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简单相关性,建立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 CIMT 增厚(1.12±0.15mm vs.0.90±0.13mm,P ﹤0.001)。而 CIMT 增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 CIMT 正常的明显升高(370.27±97.63μmol/ L vs.310.60±87.65μmol/ L,P ﹤0.0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尿酸水平下四分位组 Q1组(﹤255.5μmol/ L)相比,上四分位组 Q4组(﹥368.5μmol/ L)CIMT 增厚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24(95% CI 1.10@1.42)(趋势 P ﹤0.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血脂清组予血脂清1包,3次/d;联合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血脂清1包,3次/d;疗程均为8周。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IMT的变化,并计算IMT与颈总动脉管腔内径的比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TC、LDL-C、IMT均降低,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之间两两比较,TG、LDL-C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降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均优于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升高,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血脂清组;IMT降低,联合治疗组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血脂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阿托伐他汀组肝功能轻度升高3例,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血脂清可以有效调脂,与西药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疗效更佳,并可以显著降低IMT,是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5例(服用替米沙坦80 mg/d)、雷米普利组35例(服用雷米普利5 mg/d)和对照组34例(使用其它降压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入选患者开始时和治疗12个月后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 完成12个月治疗者共91例:替米沙坦组33例,雷米普利组28例,对照组30例.替米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CIMT明显减低(均P〈0.05),与对照组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雷米普利引起干咳需要停用药物者5例.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减低CIMT,雷米普利具有相似作用,但替米沙坦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经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对比,药物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850例,依据高血压分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IMT增厚程度、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分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高血压分级组UACR水平及MAU检出率、IMT及cfP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斑块组、IMT增厚组和无增厚组UACR水平[32.15(11.64,38.94)mg/g、28.68(10.42,37.58)mg/g、21.59(9.24,24.41)mg/g]及MAU检出率[44.9%(40/89)、30.2%(71/235)、12.7%(67/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fPWVⅠ、Ⅱ、Ⅲ、Ⅳ组UACR水平[分别为:22.04(9.66,27.98)mg/g、24.89(9.24,28.62)mg/g、29.41(12.98,38.94)mg/g、33.85(15.64,38.52)mg/g]及MAU检出率[10.6%(30/284)、17.2%(38/221)、27.7%(54/195)、37.3%(56/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患者IMT与cfPWV呈正相关(r=0.43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尿病后,MAU与IMT有相关性(OR=3.121,P<0.05);校正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后,二者无明显相关性(OR=1.548,P〉0.05);校正cfPWV的影响后,二者有相关性(OR=2.685,P<0.05).校正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y及糖尿病后,MAU与cfPWV有相关性(OR=6.245,P<0.05);校正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后,二者依然有相关性(OR=4.268,P<0.05);校正IMT的影响后,二者仍有相关性(OR=4.859,P<0.05).结论 MAU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大动脉病变发生有关,MAU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更为明显,结合IM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可预测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10 mg/d对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102例血脂正常且无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立普妥1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测定两组血脂、血压、CaIMT,比较两组变化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较基础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CaIM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CaIMT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立普妥10 mg/d治疗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显著改善血脂、降低血压、降低CaIMT,能有效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稳定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2 292例,根据斑块检出情况分为无斑块组(1 582例)和斑块组(710例),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回声特征,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01例)和不稳定斑块亚组(425例).结果 超重和/或肥胖(662例)、糖尿病(713例)、高血压(742例)、血脂紊乱(624例)的患者IMT分别为(1.36±0.35)、(1.49±0.41)、(1.43±0.38)、(1.51±0.48) mm,明显高于无超重和/或肥胖(737例)、糖尿病(686例)、高血压(657例)、血脂紊乱(775例)患者的(1.16 ±0.24)、(1.18±0.22)、(1.09 ±0.19)、(1.05 ±0.13) mm(P <0.05).超重和/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5.1%(365/662)、58.6% (418/713)、60.5% (449/742)、68.1%(425/624),明显高于无超重和/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患者的46.8%(345/737)、42.6%(292/686)、39.7% (261/657)、36.8%(285/775)(P<0.05).具备1、2、3个代谢综合征组分患者的IMT分别为(1.31±0.24)、(1.46±0.35)、(1.66 ±0.39) 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8.2%(233/610)、54.7%(223/408)、66.7%(254/381),IMT厚度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增加而增加(P<0.05).收缩压[比值比(OR) =3.212,95%置信区间(CI):1.542~ 5.295]、空腹血糖(OR =3.082,95% CI:1.416 ~4.98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087,95%CI:1.654 ~7.395)、代谢综合征(OR =4.624,95%CI:1.654 ~ 7.295)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0.735,95%CI:0.449 ~0.952)是颈动脉斑块形成保护因素(P<0.05).空腹血糖(OR=2.156,95% CI:1.424 ~5.249)、总胆固醇(OR=1.895,95% CI:1.169 ~3.195)、代谢综合征(OR =3.652,95% CI:1.752 ~8.985)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0.758,95%CI:0.424~0.946)是颈动脉斑块稳定保护因素(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组分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并且与IMT增厚、斑块形成及斑块不稳定型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