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警部队战士新训期体能训练特点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心率和血乳酸两类指标对新训期战士的体能训练课进行监测调查,并对不同训练日的体能训练课的结构安排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战士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方法:2003年新训战士209名,年龄(19±1)岁,身高(168±5)cm,体质量(65±6)kg。按照战士实际训练的课次安排,连续进行37个课次的生理负荷(生理负担量)检测,训练课中主项练习负荷结束即刻测定血乳酸和心率。结果:通过计算运动量指数表明,大量课和最大量课的负荷安排占了37个体能训练日的58.5%,训练课的平均心率为(143±10)次/min,平均最高心率为(177±10)次/min,170次/min以上的心率占18.2%,对于新训战士来说,这样的负荷安排会对机体产生较大刺激,运动负荷较高。由于训练方式的不同血乳酸和心率值变化较大,血乳酸为:(3.22±0.46)~(11.89±0.91)mmol/L,心率为:(130±10)~(189±11)次/min。结论:武警战士新训期体能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较大,大量课和最大量课安排较多,体现发展有氧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和手段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室性期前收缩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以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心内科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47例室性期前收缩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根据Lown分级结果将这147例患儿分为良性组(LownⅠ、Ⅱ)90例和恶性组(LownⅢ、ⅣA、ⅣB、V级)57例,对比3组患儿的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结果:(1)良性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QT间期离散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患儿的QT间期离散度要明显高于功能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2)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恶性组患儿的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NN间期标准差指数(SDNN index)、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心搏数百分率(PNN50)等数据均要明显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患儿的SDNN、SDANN、SDNN index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患儿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QT间期离散度显著增高,QT间期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异性检测可以有效地预测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laparoscopiccolorectalcarcinoma surgery,LCS)的广泛开展,手术期间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有效的体温监测和加温保护,是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本研究对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核心体温的变化及对患者术中血糖、乳酸及术后苏醒、拔管的时间进行了观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肌酸激酶和心率等指标评估篮球运动负荷条件下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变化.方法:①试验对象:试验于2006-03/2006-05在本校篮球场和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篮球号项男子篮球运动员16名(每队8人,不分首发与替补,以其所上场时间来确定被选队员指标),平均体质量(80.6±8.7)kg,平均身高(187.6±6.2)cm,平均年龄(22±2)岁.所有受试对象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均进行体质检查,并确定无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和遗传病史.试验前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②试验方法:所有上场运动员(包括替补队员)在进行正式比赛前1 h采肘静脉血2 mL移入放过肝素抗凝的试管内,于比赛结束后即刻(C-2)、运动2,24 h后对上场超过40 min的队员(每队5人)取静脉血2 mL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③试验评估:测定比赛前后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纳入运动员16名,根据运动员在场上时间不低于40 min为依据,排除6名运动员,10名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比赛结束后即刻、结束后2,24h所有受试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比赛前有所升高(P<0.01,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随比赛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且赛后即刻达到最高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恢复24h后,与运动后即刻值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赛后即刻心率和肺活量值与其他各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篮球运动前后血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且随运动负荷加大呈正比.②赛后即刻心率最大,而肺活量降低,随时间延长,心率、肺活昔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8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用CAP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和APACHE Ⅲ)对存活和死亡患者进行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死亡组19例患者CAPS、APACHE Ⅱ、APACHE Ⅲ评分、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34.21±9.89)分、(22.53±7.49)分、(75.11±18.07)分、(25.06±24.64)d、(32.42±25.49)d;存活组63例患者分别为(27.41±8.15)分、(18.65±5.34)分、(64.11±15.92)分、(5.23±5.50)d、(12.51±20.70)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APS、APACHE Ⅱ和APACHE Ⅲ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2(P=0.005)、0.654(P=0.043)和0.655(P=0.042);CAPS评分为30.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435.CAPS评分与病死率呈正相关,且超过30分时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 CAPS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效果,简单、依从性好,且优于APACHE Ⅱ和APACHE Ⅲ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