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传珍 《护理研究》2004,18(16):1442-1442
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是预激综合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是如并发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从1999年7月—2 0 0 3年12月应用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63例,效果较好,但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3例,男42例,女2 1例,年龄19岁~47岁,平均3 2岁,所有病人均有1a~13a心动过速发作史。心电图检查证实为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1.2 方法 观察指标:用药前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2.
郭慧 《护理研究》2005,19(12):1092-1093
心内射频电流消融术是经外周血管穿刺、插管 ,将射频消融导管前端送至心腔内特定部位 ,在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电效应 ,使局部心肌细胞干燥性坏死 ,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我院自2 0 0 1年起为 18例病人通过导管介入治疗途径成功地根治了快速心律失常。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8例 ,其中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4岁~ 42岁 ,平均 3 0岁。其中 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例心房颤动 ,2例心房扑动 ,2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 ,2例预激综合征 ,平均手术时间为 60min ,最短 2 0min ,最长 180min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1.2 手术步骤 …  相似文献   

3.
自 198 7年 Borggrefe等 [1 ]首次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来 ,RF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现 RF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已成为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和根治性治疗。我科 1997年 7月~ 1999年 10月已完成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0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均为住院患者 ,男 32例 ,女 38例 ;年龄12~ 73岁 ,平均 (4 1.7± 15 .3)岁。均有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 ,病程 2~ 30年 ;消融前半年内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4.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介入治疗学的一项重要进展,已成为治疗预激综合征或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我们自1993年8月~1994年1月共治疗30例。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内标测定位后,将导管电极置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处或异常传导径路区域,应用高能射频电流,使该区域心肌坏死或损伤,从而阻断心动过速的折返环,消除异位兴奋灶,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射频消融术目前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有效措施。我院自2001年4月~2005年10月对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患者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4月~2005年10月对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  相似文献   

6.
赵传珍 《护理研究》2004,18(8):1442-1442
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是预激综合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是如并发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从1999年7月-2003年12月应用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63例,效果较好,但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15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它是因心率突然急剧加快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的办法 ,其成功率为 95 %左右 ,而且并发症也非常少[1 ] 。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4月 ,我院对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5~6 0岁 ,平均年龄 4 0 .2岁。病史 1~ 30a。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12例 ,伴有冠心病者 3例。1.2 方法。病人躺在透视台上 ,在C臂血管造影机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医护合作,提高了消融成功率,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论 护理是保证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陈正喜 《临床荟萃》1993,8(13):605-607
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可引起严重的症状,并且少数患者因室颤而导致突然死亡,目前采用一些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患者可能是有帮助的,对于那些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致猝死和发生不易控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推荐手术治疗,最近将心导管放在冠状动脉口电击旁路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获得成功。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既可终止心动过速,又可使心电图预激波消失和预防复发。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急诊及住院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4~65岁。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心房颤动持续超过10min。右位心1例,冠心病2  相似文献   

10.
王轩  徐荣  张正海  刘长虹  李乃达 《临床荟萃》2002,17(23):1411-141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我国开展以来 ,逐渐成为一个成熟介入技术。主要在有丰富经验的大型医院电生理室完成。目前 ,随着基层医院逐日推广应用 ,我院在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完成 2 9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本组 2 9例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14~ 5 6岁(平均 4 0 .5岁 ) ,病程 2~ 15年 (平均 12 .5年 )。体表心电图显性预激 13例 ,其余 16例不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均正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8例 ,室性心动过速 1例。1.2 方法  1所有患者术…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是利用低能量射频电流使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 ,损毁旁路或慢径路 ,从而达到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安全性高的特点[1]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成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 ,但在儿童患者中应用较少 ,因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活习性不同于成年人 ,在治疗和护理上有一定特殊性[2 ] 。我院于 1995年至今对 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成功率达 93 3%,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8~ 12岁 ,平均年龄 (10 .2± 0 .8)岁 ,男9例…  相似文献   

12.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护理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李世英,陈季英经导管射频消融是当今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手段。我院自1993年以来,已为1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术。现就该术护理工作作一小结。一、临床资料病人11例,其中...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对 35例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男性 2 0例 ,女性 15例 ,最大年龄 6 7岁 ,最小年龄 30岁 ,平均年龄 40± 16岁 ,病程为 13 1± 11 72年 (2~ 2 0年 )。1 2 消融方法1 2 1 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 :以冠状窦内粗标的结果为路标 ;用大头导管在二尖瓣环进行双极细标旁路的位置、显性预激 ,在窦性心律时寻找有明确的A波与V波融在一起的部位 ,V波比体表心电图最早的delta波提前 2 0ms的部位进行消融。隐匿性旁路时 ,首先…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护理资料与体会。结果充分的术前指导和术前准备.细致的术中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制定充分完备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8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5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心电图检查以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为表现者38例,室性心动过速6例,心电图在复律后提示预激综合征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下降,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36例,其余2例为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因病情危重及窒息新生儿未实施检查8例,完成检查的13例心内结构均提示正常,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儿在2个月以下者有少量心包积液伴发且心脏收缩功能显著下降。因暴发性心肌炎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3例,好转率显著高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心脏彩超对病情程度及治疗的预后效果加以评估,频繁发作的年长儿可射频消融术,以全面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1]。目前,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本病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采用射频电流经导管消融心脏异常传导通路,能够从根本上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2]。但近年有关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报道甚多,而假性动脉瘤是射频消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会出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因心率突然急剧加快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成为临床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并发症也非常少犤1犦。我院自1994年开展射频消融术以来,共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67~114岁,病史2~25年。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72例,伴有冠心病者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房速2例。1.2方法在常规消毒、局麻后,经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采用我院飞利浦H5000D SA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分别在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希氏束处放置电极导管用以标测定位,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靶点,然后用美国先进48导生理记录仪,美墩力射频消融仪的射频消融导管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短时间、小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3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术后随访1~6个月,其中有8例复发,经第2次消融成功,2例在停止放电后2h后出现1度和2度一型室传导阻滞,心...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理想方法。我院自1998年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来,共治疗12例预激综合征病人,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28-54岁,预激A型9例,B型3例。快速性心动过速时心电监测均有预激波,心肌  相似文献   

19.
预激综合征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临床上确有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 ,其常规心电图无预激 δ波的特征表现 ,或呈间歇性而难以发现。近年 ,我们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以显示出典型预激图形和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可疑预激综合征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8- 0 6~ 2 0 0 1 - 0 8,门诊及住院患者 42例 ,常规心电图无δ波或δ波不典型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男 3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50岁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1 .2 方法 检查前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检查 ,无δ波…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术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的根治方法 ,但有一部分病人术后表现为阵发性胸闷、头昏、乏力或心慌 ,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透无特殊改变 ,酷似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先兆表现[1] 。为寻找其病历并探讨其发病机理 ,我们将 1997年至今已完成的 470例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仍有发作性胸闷的6 4例 ,排除心脏器质病变后进行了相关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6 4例患者 ,男 18例 ,女 46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38± 12 5岁 ,阵发性室上速发作病史 2~ 16a ,平均 8± 4 6a。1 2 方法 全部做倾斜试验 ,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