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父彭景星系孝感地区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遇危急重症屡起沉疴.兹将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二则介绍于次,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彭慕斌 《中医杂志》1998,39(1):13-14
1 病例介绍例1:晏某某,男,20岁,农民。因手足进行性增长,在1年中鞋袜由25cm增至26.5cm。经CT检查,提示“垂体微腺瘤”,因不愿手术,于1995年11月12日来诊。患者近1年来除手足增长外,常感头昏痛,头顶有一过性烘热上冲,肢端发凉,渐至头痛加剧,失眠,入寐时或因惊掣致醒。食欲旺盛,食后稍感嘈杂,或兼噫逆,口苦干,大便干结,脉弦滑,舌红色晦、两畔瘀斑隐隐、苔黄厚欠润。诊属“肢端肥大症”。乃痰热  相似文献   

3.
彭景星治疗肠梗阻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父彭景星系我市名老中医,业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于疑难重症屡起沉疴,颇享盛名,其治疗肠梗阻有独到之处.兹将其用药经验介绍于此,以献同道.1 重用厚朴 肠梗阻通常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家父体验方中厚朴应重用,一般可用30g,身体壮实者可用至60g.因本病主要是肠腑气机不通,厚朴味苦、辛,虽能降能行,为导气宽肠要药,但须重用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5.
家 (祖 )父彭景星从医 5 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擅治疑难病。临证时不泥旧说 ,博采众方 ,故在疑难重症的治疗中屡起沉疴。疑难病病程长 ,常有多脏器功能失调或受损 ,表现为阴阳偏虚、气血不足、寒热错杂 ,以及气滞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如能针对病机组成复方 (几首方剂组合在一起 )治之 ,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复方不是简单堆砌 ,而是组合有序 ,杂而不乱 ,如有制之师 ,统一调动 ,击实援虚 ,首尾相应。现将家 (祖 )父运用复方治疗疑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 膀胱颈部梗阻刘某 ,女 ,4 4岁。 1997年因肾下垂作右肾固定术。后发腰痛、尿道口刺痛 …  相似文献   

6.
彭景星老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慕斌  彭应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84-1085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包括肠鸣、腹痛、腹泻或便秘,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范畴.家 (祖 )父彭景星系本地区名老中医,从医 60年,学验俱丰,对该病主张从脾、肝、肾论治,且有别于常规治法.兹陈述于次,以就正同道.  相似文献   

7.
彭景星先生系湖北孝感地区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彭老服膺王孟英之学,推崇其以"轻药"愈重病之用药方法.今举彭老效王氏之法治愈妊娠剧吐验案一则,并浅析彭老治该案之用药特色,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难症治验2则     
张瑞霞  李粉萍 《陕西中医》1995,16(5):219-220
<正> 1 多发性肌炎 患者罗某,女,56岁。1994年3月20日初诊。主诉:全身肌肉阵痛、肿胀3年余,加重1年。患者于1991年始因受凉后出现浑身疼痛,头痛,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后无明显改善,渐致全身肌肉阵发性  相似文献   

9.
张觉人 《中医杂志》2005,46(1):72-72
1 脑窍血肿与梗死均为风阳损伤脑脉而致 双重性中风者,是一人发病同时出现"脑脉痹阻"与"血溢脑络之外",其病机难以用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及缺血性、出血性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李秀丽 《国医论坛》2006,21(3):28-28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炭、麻黄、生甘草组成,主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常用治外科疾病.该方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对气血虚寒凝滞之疾有"阳和一转,寒凝悉解"之效,不仅可治外科阴疽,也可用于内科、妇科疾病,只要掌握"阴证"、"虚证"的特点,尽可放胆选用.近年来,笔者据其和阳通滞、温补气血的特点,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病,收效良好,现择验案2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1过敏性鼻炎 何某,女,29岁,1998年11月5日初诊.自诉平素易出虚汗两年余,每遇气候冷暖变化即打喷嚏,鼻流清涕,伴鼻塞鼻痒,口服朴尔敏、息斯敏等其效不著,脉细微无力,苔薄白.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营卫失调,卫表不固.  相似文献   

12.
王立忠 《世界中医药》2008,3(2):114-114
1 肢体肿胀 王某,女,26岁。两上肢肿胀,时肿时消,间断性发作10年之久。现每周发作1次,发作时两上肢肿甚,两手面及手指肿胀、坚硬,上肢活动不便,两手活动受限,工作中操作困难,于2006年9月17日就诊。症见:右上肢肿甚,连及手部、手指,按之坚硬,活动受限,舌质暗淡,苔薄白而腻,脉弦细而滑。辨证:病初气结在经,病久血伤入络,气滞血瘀,气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发为肢肿。治以解郁行滞,健脾补肾利水,佐以安神之品。方药:丹参、淫羊藿、白芍、泽泻各15g,白术、郁金、肉苁蓉各12g,三棱、莪术、甘草各6g,巴戟天、防己、泽兰、柏子仁各10g,酸枣仁20g,7剂,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3.
经方治验2则     
皮后炎 《吉林中医药》2007,27(10):47-48
1 柴胡桂枝汤治疗夜半隐疹 覃某,男,32岁.2001年10月8日主诉:近3个月来,无论起卧,每至夜半始觉胸、腹、上背部3处燥热不适,继之在该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奇痒难忍,持续约1h左右渐渐停止,头面及四肢少见.抗过敏类药物可减轻症状,但停药后届时又作.乌蛇止痒丸等服后效果不显而求诊.诊见:胸、腹、上背部等处抓痕累累和晨起口苦.  相似文献   

14.
癃闭治验2则     
王敬珍 《国医论坛》2007,22(1):27-28
例1:王某,女,22岁,未婚.小便涓滴难下已5天,前医曾用"通利"之剂而未效.诊见小腹膨胀,辗转不安,伴胸胁满闷,噫嗳不舒,时欲叹息,两脉俱弦,舌质红,苔薄腻.询知其素来性情急躁,近因暴怒,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升降之机壅滞,水道不利.治宜疏肝清泄,佐以宣通分利.处方:柴胡5g,制香附7g,炒山栀10g,台乌药10g,紫菀10g,桔梗10g,赤茯苓10g,木通7g,泽泻10g,车前子12g(布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另用食盐半斤,炒热熨敷脐部.服药1剂后,小便即可自解,但仍不畅,连服3剂,小便通利,腹胀已除,胸闷诸症亦均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崇尚脾胃学说,擅治内科杂病。我们有幸随路老学习,受益颇多,现摘录疑难病例数则,以飨读者。1 知饥不饱章某,女,39岁,于2000年9月27日因“饥不知饱反复发作2年”就诊。患者15年前儿子 2岁时,丈夫意外去世,遭受精神刺激,此后拼命工作,每天12小时  相似文献   

16.
彭景星老中医在长达60年的临床实践中,博极医源,学验俱丰。他认为颅脑病的诊治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法上化痰与祛瘀有所侧重、标本兼顾,配合专方专药协助治疗,并举验案2则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小儿弱智治验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德馨 《中医杂志》1996,37(6):339-339
1 小儿手术产后大脑发育不良唐某,男,4岁,初诊:1994年11月17日。手术产后年余,发现患儿智力低下。囱门迟闭,乳齿未全。时作呼号,言语不能,仅能呀呀。烦躁多动,抓物摔物。每于睡醒之时,患儿神情僵木,目上视,需按压人中后已。外院诊为“大脑发育不良”,经用脑活素等治疗无效。脉小数,苔腻舌紫。痰瘀交困于清阳之巅。治以清心化浊,开  相似文献   

18.
1 顽固性鼻衄谢氏,女,72岁,农妇。1986年11月11日初诊。患者鼻衄已3年,每年冬发夏缓。此次无原因双侧鼻腔出血,经肌注安络血,仍不止,伴有面色苍白,头昏,心慌,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阳气不足,不能统摄,血不归经。治则:回阳救逆,养血止血。处方:四逆汤加味:附片6克,党参15克,  相似文献   

19.
郑烈 《世界中医药》2008,3(1):35-35
牟惠琴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证,现将笔者在随师学习期间所收集的疑难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过敏性休克后腹胀浮肿案宋××,女,55岁,退休工人。1990年3月9日入院。因眩晕、肢麻、耳聋、耳鸣一年余,以“中风先兆”入院。经颈椎拍片诊断为“颈椎病”,头颅CT平扫为“脑实质多发性钙化”。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合能量合剂输液治疗。第一次用药数分钟后,即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