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角蛋白(cytokeratin,CK)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了4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K 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K 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临床分明、病理分级、瘤灶多少及是否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肿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CK 细胞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为肺癌的诊断、恶性度判断、转移是否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在外周血白细胞上的表达及其表达差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TLR4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入选者血脂水平。结果TLR4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阳性率平均值低于5%;单核细胞的TLR4阳性率在冠心病组为(55.11±16.3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42.91±15.70)%(P<0.01);而冠心病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TLR4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54.16±14.60)%;(56.41±18.30)%,P>0.05]。结论TLR4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其阳性率升高;而且TLR4的阳性率高低与患者血脂正常与否无关;TLR4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七种循环标志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7种外周血循环标志物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只少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144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62例,ACS患者8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46例。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sCD40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测定。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sCD40L水平(8.6±5.1)ng/L较稳定性心绞痛组(5.7±4.4)ng/L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4.1±3.3)ng/L明显升高(P<0.01),其余标志物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OR值最大的是sCD40L(OR=1.41,95%CI 1.08~1.85);而在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间,OR值最大的是sP-selectin(OR=1.06,95%CI 1.02~1.10),而IL-6在两种分组中,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sCD40L和sP-selectin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估计和监测可能优于其他几种标志物,同时也为进一步解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不稳定性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有用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参考美国CLSI系列文件,用FCM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血清P-selectin,对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等进行评价,并与ELISA法比较。以80例健康人为对照,观察本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P-selectin含量在39.1和10 000.0 ng/L时,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4.2%和9.0%,批间CV分别为4.6%和11.0%,准确度相对偏倚分别为2.7% 和5.3%;检测灵敏度为7.9 ng/L,分析测量范围为7.9 ng/L~103 928.0 ng/L,结果与ELISA法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P<0.05。根据ROC曲线,以9 855.2 ng/L为cut off值,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83.8%,阳性似然比为5.3,阴性似然比为0.18,阳性预测值为85.9%,阴性预测值为97.1%,Youden指数为0.691。检测结果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分层。 结论 FCM检测血清P-selectin的分析性能良好,其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流式细胞术测定酪氨酸磷酸化STAT3的方法用于外周血白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STAT3的检测,为JAK-STAT途径以及其他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方法 建立酪氨酸磷酸化STAT3的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收集正常人及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经磷酸化STAT3和FITC标记后,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 在11例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检测出2例标本有STAT3的酪氨酸(Y705)磷酸化活化.结论 部分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有酪氨酸(Y705)磷酸化STAT3表达.FCM检测方法可用于外周血标本STAT3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1155例门诊和住院腰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择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HLA-B27抗原表达,病例选择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5月。结果①通过检测后可知1155例患者中279例阳性,比例为24.16%,其中男性患者209例,女性患者70例;②10-20岁患者中49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24%,21-30岁患者中100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8.66%,31-40岁患者中49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24%,41-50岁患者中32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77%,51-60岁患者中33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86%,61-70岁患者中9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0.78%,71岁以上患者中7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0.61%。结论青年男性HLA-B27阳性比例较高,HLA-B27检测对于关节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评价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心绞痛组和心肌梗塞组。应用冠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冠脉造影未发现血管狭窄,颈动脉未见钙化斑,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组3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脉狭窄,1例颈动脉存在>50%狭窄,87%发现颈动脉钙化斑,P值<0.05。钙化斑面积>3.0mm×3.0mm者,其冠脉狭窄≥2支,动脉内膜厚/腔内径>0.1,P值<0.05。Doppler检测IC/CC>0.8,P值<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脉粥样硬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测可用以预诊冠脉硬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选择素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BD 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系统测定血浆P选择素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可参考区间五大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美国BD公司)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选择素含量在39.06和10 000 ng/L时,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4.23%和9.00%,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3%和11.00%,准确度相对偏倚分别为2.71%和5.28%;检测灵敏度为7.88 ng/L,分析测量范围为7.88~103 928.00 ng/L,生物参考区间验证为4 512.20~10 250.00 ng/L。结论 BD 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系统检测血浆P选择素的分析性能符合厂家提供的性能指标和公认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寿命和生存质量。国内外文献都把冠心病看作是一种多风险因素(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54及其受体CD11 b/CD18在小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8-20 g普通健康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HPAIV)和对照组,应用荧光标记的抗小鼠CD54CD11 b、CD18单抗,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对不同时相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S)CD11 b、CD18、CD54的表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1 b、CD18、CD5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和/或平均荧光强度(MFI)与对照组比较普遍上调:(P<0.05或P<0.01)。结论AMS在HAIV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lectin 1,Siglec-1,也称CD169)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CHD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4CD169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脂水平;实时荧光相对定量逆转录(FQ-RT)-PCR方法检测入选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169 mRNA的含量.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D169在健康对照组及CHD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均无表达;CHD组单核细胞CD14CD169双阳性率为(12.7±2.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3)%,t=23.2,P<0.01];CHD组CD169 mRNA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拷贝数(t=6.59,P<0.01),为健康对照组的3..倍;而CHD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CD169阳性率[分别为(12.2±2.3)%和(13.4±2.5)%,t=1.87,P>0.05]和mRNA平均拷贝数(分别为健康对照组的3.64和2.79倍,t=0.9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69组成性表达于特定组织巨噬细胞上,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并不表达,单核巨噬细胞受到炎症刺激时,CD169表达迅速上调.CD169蛋白及mRNA含量在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表达显著升高,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 P表达及血粘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 82例冠心病患者 (稳定型心绞痛 2 6例A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8例B组 ;急性心肌梗死2 8例C组和 2 8例健康人D组 )的CD62 P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的CD62 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6 2± 1 2 4 %、5 2 6± 1 4 9%、6 0 8± 1 75 %和 2 4 6± 0 81%。A组、B组和C组与健康人D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以上各组的血浆粘度分别为 1 31± 0 30、1 6 4± 0 2 2、2 19±0 35及 1 30± 0 18。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 ,CD62 P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 (r =0 872 ,P <0 0 5 ;r =0 793,P <0 0 5 )。结论 CD62 P及血浆粘度均可能成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生物学活性检测及放免分析的方法测定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IL-1的活性。结果 老年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IL-1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结论 老年冠心病人IL-1活性的增高可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补体以及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将10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组(AP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O—1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HO—1表达的程度及强度。通过Western blot对HO-1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HO—1的表达情况。结果HO-1表达于胞浆,AMI组HO-1表达明显高于UAP组与AP组(均为P〈0.01),UAP组HO—1表达高于AP组(P〈0.05)。结论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与纤溶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及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不同类型的冠心痛患者160例(包括凝血65例,抗凝52例,纤溶功能43例)及健康对照者80例血浆抗凝血酶(autithrombin,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D-二聚体(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AT、t--I,A的活性显著降低,PAI-1、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AT、t—PA、PAI-1、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活性亢进。  相似文献   

16.
流式细胞术检测RhD抗原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RhD抗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标准的RhD(- )和RhD(+)细胞按 9个不同比例混合 ,分别用直标法 (FITC 抗 D)和间标法 (抗 D和FITC 抗 IgG)染色 ,在FCM上作细胞相对和绝对计数。选择合适检测条件 ,对 2名RhD(- )患者误输RhD(+)红细胞后作RhD(+)细胞计数。结果 与间标法相比 ,直标法检测结果更接近理论值。而单平台和双平台计数法与理论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F =0 .0 32 5 ,P >0 .0 5 )。对 2名RhD(- )的 3份不同时间样本检测发现 ,RhD(+)细胞相对计数分别为 4 .73%、1 0 .87%和 2 0 .86 % ,绝对计数分别为 0 .1 2 4× 1 0 1 2 /L、0 .2 4 5× 1 0 1 2 /L和 0 .5 1 7× 1 0 1 2 /L。结论 FCM能检测RhD(- )细胞中不同浓度的RhD(+)细胞 ,可应用于临床不合血液输注后嵌合态异体细胞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N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入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9例和多支病变组27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BNP及白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用直线相关分析BNP与WBC的相关性.结果 (1)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WBC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WBC 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WBC明显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危险分层和炎症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 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的方法 ,为研究 T细胞极化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手段。 方法 用 PMA、 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 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并被阻滞在胞内的细胞因子 ,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本方法检测 1 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其中CD4 + T淋巴细胞中 Th1占 1 9.5 1 %± 4 .96% ,Th2占 1 5 .66%± 3.95 % ;CD8+ T淋巴细胞中 Tc1占 1 6.2 2 %± 1 .78% ,Tc2占 9.2 0 %± 1 .96% ;而 1 2例妊高征孕妇的 Th1、Tc1百分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 ( P<0 .0 1 ) ,Th2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人( P<0 .0 1 )。 结论 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可以客观、准确地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 ,判断 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 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 ,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