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掌握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4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74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32%,耕牛感染率为1.85%,活螺密度为0.37只/0.11m2,感染螺密度为0.0003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08%。与2007年相比,疫情下降,但感染螺面积略有上升,有3个监测点出现了新的散在的感染螺点。结论为2013年实现湖北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力度,加强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了解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收集2008年全国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监测结果。结果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血检阳性率和感染率分别为9.86%和0.67%,家畜感染率为1.62%,较2007年均有明显下降,但监测点家畜圈养仅占6.07%。共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177.70 hm^2,新发现钉螺面积7.64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32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5%。结论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病情及螺情均较2007年有所下降;家畜依然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需进一步加强家畜管理,同时应关注螺情监测和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4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 2006~2008年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77%、1.97%和1.32%,耕牛感染率分别为8.83%、5.85%和1.85%,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73、0.47和0.37只/0.1m2,感染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02 0、0.000 5和0.000 3只/0.1m2,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27%、0.11%和0.08%。疫情逐年下降,2008年和2006年相比,居民血吸虫感染率、耕牛感染率、活螺平均密度、感染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52.35%、79.05%、49.32%、85.00%和70.37%。结论 2006~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疫情并不稳定,反弹因素依然存在,疫情进一步下降的难度加大,为确保2013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重点加强耕牛的管理与处置,加强查螺和灭阳性螺的工作,切实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07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 207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1.01%,耕牛感染率为1.14%,活螺平均密度为0.50只/0.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4只/0.1m2,钉螺感染率为0.08%。结论与2009年相比,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明显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且容易反复,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加强耕牛管理以及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了解血吸虫病流行规律,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和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4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病情和螺情调查。结果74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97%,耕牛感染率为5.85%,活螺平均密度为0.4744只/0.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5只/0.1m2,钉螺感染率为0.11%。结论与2006年相比,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下降,但耕牛感染率仍〉5%,应切实加强耕牛管理,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纵向观察和分析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为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瘸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湖北省公安县采用围栏封洲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18个村开展纵向观察,分析人群和耕牛感染情况和钉螺情况。结果2008—2014年,实施围栏封洲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从2008年4.43%下降到2014年0.81%,期间没有出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报告。耕牛感染率从2008年3.45%下降到2013年0.61%,2014年没有存栏耕牛。钉螺情况,围栏内侧环境的钉螺感染率从2008年的0.015 4%下降到2011年的0.008 6%,2012、2013和2014年没有查到感染性钉螺;感染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每年维持在约220 ha(1 ha=10 000 m~2)和1只,框。围栏外侧环境,2009和2011年查到感染性钉螺,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27 5%和0.0100%,其余年份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感染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每年均维持在约1 300 h和0.68只/框。结论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围栏封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扩散,人和耕牛的感染率显著降低,应保持防治措施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2006年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在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全省4个监测点人群感染率为1.92%,黄牛及水牛感染率分别为3. 65%和6. 59%,有螺面积99. 44 hm2,钉螺密度为0. 37只10.1 m2,钉螺感染率为0. 08%,云南省居民血吸虫病有高感染率、低感染度的流行特点。结论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下降明显,家畜传染源在血吸虫病传播中占有特殊地位,部分监测点螺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进一步加强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和 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8.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2007年继续在荆州市8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显示8个监测点居民平均感染率为0.93%,4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粪检阳性者均为农民,感染率为1.16%。耕牛平均感染率为6.26%。共查出有螺面积1511.50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0.9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17hm2。表明监测点疫情逐步下降,但耕牛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螺情仍较严重,需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安徽省规划达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规划达标地区人畜筛查化疗、钉螺控制、传染源控制等防治工作资料和疫情监测点资料,评价防治效果,分析疫情变化趋势。结果通过防治策略的实施,至2010年,规控县人群感染率降至0.58%,较2008年下降了13.4%;耕牛感染率降至0.67%,较2008年下降了11.8%;钉螺面积上升至30156.34hm~2,较2008年上升了5.3%;活螺密度上升至0.81只/0.11m~2,较2008年上升了15.7%;感染螺密度0.00066只/0.11m~2,与2008年基本持平;急感发生例数分别为19、25和16例。规阻县人群感染率降至0.20%,较2008年下降了13.0%;耕牛感染率降至0.05%,较2008年下降了37.5%;钉螺面积上升至410.08hm~2,较2008年上升了2.1%;活螺密度上升至0.92只/0.11m~2,较2008年上升了95.7%;无急感和感染螺存在。结论 3年来,两类达标地区人畜感染率均进一步下降,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均出现回升趋势:规控县感染螺密度和急感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一个阶段血防工作策略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全省51个县(市、区)2008~201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疫情监测点数据及全省面上防治管理信息资料,进行纵向分析。 结果 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和患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人群感染率已降至0.24%,较2008年下降了48.2%,病人数下降至16 510人,较2008年下降了55.2%,晚血病人数降至5 804例,较2008年下降了7.52%,2013年以后全省未出现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至0.18%,较2008年下降了88.8%。全省有螺面积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4年全省钉螺面积下降至27 280hm2,较2008年下降了4.4%,阳性螺面积逐年下降,2013年以后全省未查出阳性螺面积;钉螺复现与新发现情况一度出现上升,2011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2009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活螺密度降至0.489 6只/0.11m2,较2008年下降了29.6%。有螺村数、有螺环境数及阳性螺环境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阳性螺环境数下降幅度较大。村级和乡镇级传播控制达标升类工作有序推进。 结论  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得到了有效遏制,血吸虫病疫情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镇江市丹徒区三洲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镇江市丹徒区三洲村疫情变化情况。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方法,2008年在监测区内开展螺情、病情等疫情监测。结果2008年共查出有螺面积27 hm^2,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14hm^2,活螺密度为0.86只/0.1 m^2,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02 1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25%。查出间接血凝试验阳性28例(3.10%),粪检阳性9例,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1%,未查见粪检阳性家畜。2008年监测点内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和新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结论监测区内血吸虫病疫情较稳定。江滩灭螺工作要结合环境改造进行综合治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摘要】 本文通报了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4年底,全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省共有流行村5 450个,流行村总人口996.26万人;2014年全省推算血吸虫病人数34 455人,比2013年减少34.58%;查出粪检阳性病人4 509人,比2013年减少54.99%;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疫区耕牛存栏数73 392头,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牛;全省现有钉螺面积76 165.12hm2,比2013年减少320.58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环境及新发现钉螺环境。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要达到《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2014-2018年)》目标仍有很大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治和监测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报了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6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完成并通过了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的复核,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7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7亿人;共有29 692个流行村,总人口6 938.54万人。全国451个流行县(市、区)中,有159个(占35.25%)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标准,191个(占42.35%)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1个(占22.39%)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6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病人数为54 454例,较2015年的77 194例减少了29.46%;全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尚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人30 573例。2016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500 710人,共发现粪检阳性600例,较2015年的3 606例减少了83.36%。2016年,全国共有22 140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有7 106个村查出了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2.10%, 其中有20个村为新查出有螺村;共开展查螺813 963.91 hm2,查出有钉螺分布面积235 096.04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1 346.48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881 050头,共检查耕牛510 468头,粪检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耕牛8头。2016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47 642例,扩大化疗2 303 555人次;治疗病牛9头,扩大化疗耕牛439 857头次。2016年,全国共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为139 483.84 hm2、其中实际药物灭螺73 941.75 hm2;开展环境改造灭螺面积为3 101.52 hm2。2016年,全国45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02%和0.007 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较2015年进一步下降。但全国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仍较大,部分流行区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血吸虫病传染源,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客观因素、以及疫情反复与回升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全国仍需加大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工作力度,进一步实施精准防控,推进全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004~2015年南京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为制订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年以来,全市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700.25hm2下降至2015年的    1 713.88hm2,降幅达63.54%。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著,2009年至今,南京市均未查到阳性螺点。人群DDIA阳性率由2004年的4.04%降为2015年的0.88%,未发生急感病例。2008年以来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例(2012年除外)2006年以来未查到病畜。截至2015年,全市11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县中7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4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结论  通过实施钉螺控制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顺利完成血吸虫病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0—2007年都昌县棠荫村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表明,2003—2007年各年居民感染率均在10%左右。2000、2002年及2007年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32%、0.45%和0.38%,感染螺密度分别为0.016、0.004只/0.1m^2和0.004只/0.1m^2。建议加强查灭螺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村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村(血防重点村)实施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107个血防重点村的基础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方法,每年对血防重点村历史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进行人畜病情调查,分析17个实施血防重点村综合治理县(市、区)螺情指标和人畜病情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在全省17个县(市、区)的107个血防重点村共实施“以机代牛”931头,圈养家畜8554头,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75129座,硬化护坡河道217.4km,建造阻螺涵闸144座,切滩清淤土方324万m^3,种植灭螺1521.07hm^2,兴林抑螺1746.01hm^2,蓄水养殖灭螺906.47hm^2,药物灭螺13671.52hm^2,居民查病20.87万人,血防健康教育54.85万人次。实施综合治理后,1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其中1个县恢复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个县(市、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03~2008年17个县(市、区)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钉螺面积分别为7243.06、7625.23、7701.07、5887.96、4487.75hm^2和3775.26hm^2,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为2173.93、2130.53、1767.70、1444.34、802.73hm2和124.19hm^2,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31%、0.16%、0.13%、0.21%、0.09%和0.02%,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57%、0.20%、0.13%、0.03%、0.01%和0.02%,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40%、0.37%、0.10%、0.04%、0.01%和0,分别比实施综合治理前下降了47.88%、94.29%、92.55%、96.94%和100%。结论整合部门资源,实施整村推进,是加快防治工作进程,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报了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7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 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5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 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及湖南等7个省已达到 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2亿人;共有29 980个流行村,总人口6 861.30万 人。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343个(占75.7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10个(占24.28%)达到传播控制标 准。2015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77 194例,较2014年的115 614例减少了33.23%;全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现存 晚期血吸虫病人30 843例。2015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736 036 例,共发现粪检阳性3 606 例,较2014 年的8 270例减少了56.40%。2015年全国共有19 965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5 609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 的28.09%;共新查出31个有螺村;共查螺593 572.66 hm2,查出有螺面积173 462.50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666.04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879 373头,共检查耕牛526 062头,发现粪检阳性耕牛315头。 2015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70 438例,扩大化疗2 449 696人次;治疗病牛318头,扩大化疗耕牛483 213头次;开展 药物灭螺总面积144 305.52 hm2,实际药物灭螺69 221.57 hm2,环境改造灭螺4 572.06 hm2。2015年全国457个国家级血 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05%和0.04%,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已达 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部分新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仍需加大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实施4年的效果,为下阶段制定疫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居民粪检阳性率将流行区以村为单位分类,对居民、家畜进行吡喹酮化疗;对垸内、山丘地区有螺环境、垸外有感染螺分布环境采用氯硝柳胺灭螺,汛期用氯硝柳胺缓释剂对垸外易感环境灭蚴;结合水利、生产开发等进行环境改造灭螺;开展健康教育和管水管粪等措施。结果2007年居民感染率下降49.88%,推算病人数减少39.62%;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病例大幅度减少;晚期血吸虫病人总数和新发病例有所增加;家畜感染率下降66.36%;垸内钉螺面积减少33.31%,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垸外洲滩钉螺面积及垸外易感地带面积有所增加,感染性钉螺密度仍较高;一类和二类流行村全部下降为三、四类流行村;31个未控制流行的县(市、区、农场)中有7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4个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结论项目实施以来,居民感染率下降,急血发病人数减少,但垸外洲滩钉螺面积大,且有增加趋势,感染螺密度仍较高,感染威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为汛期控制钉螺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以县为单位、以水系为单元,在2020年汛后开展钉螺扩散范围和钉螺上爬附着物情况调查,并对捕获的钉螺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湖北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及毗邻地区共调查933处环境,环境面积6 965.77 hm2,涉及30余条水系,发现有20个流行县(市、区)有钉螺扩散,扩散总面积为4 350.74 hm2,其中原有钉螺环境扩大面积为1 360.39 hm2,复现钉螺环境面积1 856.19 hm2,新发钉螺环境面积1 134.16 hm2,捕获钉螺159 997只,活螺149 928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对出现钉螺扩散的20个流行县(市、区)开展钉螺上爬附着物情况调查,累计捡获钉螺85 458只,在树木、墙面捡获钉螺较多,分别捡获33 326只和35 58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出现较大面积的钉螺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