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cd)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收集72例AMI测定住院首次及溶栓后2h、第2、3、4、7、15d的12导联心电图QTcd,用尿激酶(UK)溶栓,按冠状再通和未通分组比较。结果:冠脉未通组QTcd溶栓前后无差异(P〉0.05);再通组于溶栓后2hQTcd减少直至前3d,但无意义(P〉0.05),于第4、7d明显减少(P〈0.01),第7  相似文献   

2.
对15例正常者,19例急性心梗(AMI)4周内无室速,及20例AMI4周内合并室速室颤的AMI后24h左右心电图,进行QT离散度分析。结果:正常组QTd为(192±62)ms、QTcd为(2367±1598)ms,AMI无室速者QTd(5842±226)ms、QTcd(5856±2587)ms,AMI合并室速室颤者QTd(1005±261)ms、QTcd(1042±3291)ms,三组间有显著差异。并以本组资料正常者的QTcdx+3s为正常上限,预测AMI是否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80%、特异性789%、准确性80%。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笔者对30例AMI患者进行了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测定了其溶栓前后心电图中的QT间期,并计算出QT的离散度。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8.2±...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后QTc间期的变化,将老年AMI患者分为溶栓组(23例)和未溶栓组(25例),两组患者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溶栓后1日QTc间期明显延长,第2d达高峰后迅速缩短,而未溶栓组发病后1~3日QTc间期无明显变化,从发病第4d起缓慢缩短。溶栓所致的QTc间期延长可能于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QTc间期除溶栓后第2d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QTc间期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在评价老年AMI患者溶栓疗效时,比较QTc间期缩短的速度比单纯比较溶栓后某时间QTc间期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越早,降低病死率的作用越明显。常规的急诊室就诊后转至心电监护(CCU)病房,往往延长发病一溶栓时间,甚至贻误溶栓时机,为此我院自1995年7月改由急诊科医师对AMI病人实施溶栓治疗,本文拟对比分析AMI患者急诊科、CCU病房溶栓治疗,发病一溶栓时间延迟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急诊科溶栓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CCU溶栓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5~75岁,平均67±5岁。 1.2 方 法 1.2.1 入选排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47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 患者,早期再灌注对QTc 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47 例AMI予以静脉溶栓,并于溶栓后第24 小时,判定是否再通。在溶栓前及溶栓后作同步记录12 导联心电图测量QTcd 与50 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AMI组溶栓前与对照组间QTcd 差异有极显著性(821 ±115ms VS 378 ±167ms P< 0001) ,前壁与下壁梗塞之间QTc 离散度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溶栓后24 小时QTcd 显著降低(831 ±112ms VS 562 ±148ms P< 0001) ,而未再开通组QTc 在溶栓前后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恢复速度显著慢于开通组。11 例溶栓前有恶性心律失常者其QTcd 明显长于无心律失常者(931 ±82ms VS812 ±110ms, P< 005) ,溶栓后再通QTcd 降至623 ±84ms,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结论 成功地溶栓再灌注可使QTcd 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早期QT,离散度(QTc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将3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有效组(18例)和无效组(12例),观察溶栓后2小时、24小时QTcd变化。结果:溶栓后2小时、24小时,有效组QTcd较溶栓前明显缩短(P〈0.05),无效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MI溶栓后早期QTcd变化可作为观察溶栓疗效的一个参考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及QTc离散度(QTcd)与心脏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AMI的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AMI进行比较。溶栓用尿激酶150~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然后测量溶栓前后及未溶栓患者同一时间的QTd及QTcd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入院后或溶栓48h,QTd、QTcd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  相似文献   

9.
刘开展  梅韬 《铁道医学》1996,24(5):303-304
为探讨吸烟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年龄的影响,对首次住院的115例AMI患者分为3组:(1)涓烟组(55例);(2)吸烟量〉20支/d组(47例):(3)吸烟量≥20支/d组(13例),观察各组首次AMI发病年龄。结果;各组平均AMI发病年龄为:(1)组:(62.31±10.02)岁;(2)组(60.38±8.33)岁;(3)组;(53.69±6.70)岁。(3)组与(1)、(2)组相比,差  相似文献   

10.
探讨QT离散度(QTd)对急性期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测量7例急性期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正常对照组的QT间期,计算其QTd及校正后的QTd(QTcd)。结果:AMI组的QTd及QTcd分别为73.5±17.7及85.8±19.8ms,急性期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组的QTd及QTcd分别为42.5±12.4及54.3±14.2ms,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QTd对急性期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80例发病48小时内首次心电图(ECG)和发病三周以后ECG的QTc离散度(QTcd)分别进行了测定,并以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组QTc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QTcd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1),提示QTcd愈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发病三周以后患者QTcd显著小于AMI组(P<0.05),并提示QTcd持续显著增大者,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不同部位AMI患者之间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AMI可致QTcd增大,而且QTcd可作评估AMI早期以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PTCA)后QT离散度早期变化。方法对起病6h以内的24例AMI患者施行PPTCA,分析术前0.5h和术后2hQT离散度——未校正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和QT离散度比率(QTdR)。结果术前与术后QT离散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QTd(70±27)ms对(67±24)ms,P=0.6136;QTcd(82±34)ms对(77±27)ms,P=0.5785;QTdR(10±4.8)%对(9.2±3.8)%,P=0.5060。结论PPTCA不影响AMI早期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时IL-6浓度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与非溶栓时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AM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选择30 例发病12h 内入院的AMI病人,其中13 例于发病后12h 溶栓成功,8 例溶栓未通,9 例未予溶栓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病人发病后12,24,48,72 及120h 时的IL-6浓度,并与1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入院后28d 行多普勒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③结果 30 例AMI病人发病后12,24,48,72 及120h 的IL-6 浓度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 4.20~6.28,P 均<0.01),溶栓再通组12,48h 时IL-6 浓度与溶栓未通组和未溶栓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3.42~4.71,P< 0.01)。IL-6 浓度峰值与肌酸磷酸激酶(CPK)、LVEF无相关性(r= 0.21,- 0.31,P> 0.05)。④结论 IL-6 参与AMI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检测IL-6 浓度对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QT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显著延长,并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1]本文观察分析了82例AMI患者QTd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它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为AMI提供了一项预后指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AMI组82例,其中男57例,女25例,年龄50~78岁,平均61岁±2.1岁。均发病24小时内入院,无电解质紊乱,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 对照组90例,无心脏病,性别、年龄与AMI组无显著差异。 1.2方法:AMI组每日检测12导联心电图,对照组选用静息15分钟后的心…  相似文献   

15.
韦世奎 《中原医刊》2000,27(11):2-3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溶栓距发病时间相关。现将我院收住的AMI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院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及0~35天病死率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院1999年1月~2000年4月收治的AMI患者共68例,均具典型的胸痛,经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升高的观察,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均具有溶栓适应症[2]。据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 A、B、C、D4组。A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11.3)岁,溶栓距发病时间在 2h内;B组: 17例,…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在发病24h 内、第7,14 天分别对44 例病人行12 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胸及V7~9 导联,按心率校正公式计算QT离散度(QTcd)。③结果 与24h 内相比较,第7,14 天QTcd 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F= 26.42,q= 8.06,9.35,P<0.01),第14 天与第7天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 1.36,P> 0.05)。非死亡组QTcd 值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显著性(t= 3.02,P< 0.01)。④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QTcd 值明显增大,随着病情好转,QTcd 值逐渐下降和稳定。QTcd 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cd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 根据 1996年全国AMI再灌注治疗研讨会溶栓标准选择 2 3例适合溶栓的AMI患者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56 .5± 7.8岁。其中 2 1例给予尿激酶溶栓 ,2例以rtPA溶栓。所有患者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以门诊正常体检者 2 5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6 2±5.6岁 ,经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  (1)根据 1996年全国AMI再灌注治疗研讨会间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心电图 QT离散度(QTd)改变。方法对 100例AMI急性期及其中60例的恢复期心电图 QT离散度(QTd)进行测定。结果 AMI急性期的心电图 QTd和 QTcd均值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分别为QTd50.40±20.25ms和24.83±12.69ms,QTcd57.48±25.14ms和27.31±13.84ms。结论QT离散度在AMI早期显著增大,在AMI急性期监测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在评估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自1994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尿激酶溶栓冠脉再通前后QT离散度的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人共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33~67岁,平均56-8岁。均符合下列条件:①经病史、系列心电图和心肌肌酸肌酶(CK)及CK同工酶(CK—MB)检查确诊为初发AMI;②发病6小时内入院;③确诊后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距溶栓时间少于6小时。所有病…  相似文献   

20.
QT离散度 (QTd)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有研究表明 ,急性心肌梗塞后QT离散度显著延长 ,是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1] 。本文分析 37例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QTd、QTcd、QTlcd三项指标变化 ,旨在探讨QT离散度在评价溶栓疗效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1.对象 AMI37例 ,男 2 6例 ,女 11例。年龄 5 1~ 73岁 ,平均 6 1.7± 5 .3岁。均符合AMI诊断标准 ,无溶栓禁忌证。入院后即予静脉滴注尿激酶 12 0~ 15 0万u溶栓 ,30分钟内滴完 ,同时口服阿斯匹林 10 0~ 15 0mg ,每日 1次。除外电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