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发热病因繁多,病情复杂,单纯从伤寒或温病辨治效果欠佳,该文从伤寒、温病、内伤入手,可以对其他临床医生辨治类似病证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方法列伍炳彩教授从伤寒、温病、内伤辨治发热验案3则,以阐释对于发热从伤寒、温病、内伤理论辨治的疗效。结果从伤寒、温病、内伤治疗发热临床疗效甚佳。结论从伤寒、温病、内伤辨治发热具有较大临床意义,除可考虑单纯伤寒或温病引发发热外,也应从伤寒、温病、内伤的角度考虑病情。  相似文献   

2.
谭强  龙永婷  易琼  艾儒棣 《四川中医》2008,26(11):53-54
本文对"伤寒起于下,温病起于上"提出质疑,从二者病因、初期症状、治法方药及伤寒温病之本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认为伤寒温病皆起于上,皆起于表,皆起于风,本于阴阳.  相似文献   

3.
"热入血室"证伤寒与温病均有,通过总结与归纳历代医家对热入血室的观点,从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角度论述该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从而窥探"热入血室"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异同。温病对"热入血室"的认识脱胎于伤寒,但又补充、丰富了该证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在临证时应从伤寒与温病两个角度合参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4.
伤寒与温病探讨的都是外感病,然而两种学术体系的形成跨越近千年,学术思想却联系紧密,均为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医辨证与诊治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阳明病在伤寒与温病中均有发生,但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转归却明显不同,本文拟从以上几个角度探讨同为阳明病,伤寒与温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疫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本文通过对王履关于疫病的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阐释王履疫病理论创新及其对后世影响。针对金元时期大多数医家将温病混作伤寒立论,王履从概念、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上对伤寒、温病加以区别,并指出伏邪为温病的病因,提出了温病“感天地恶毒异气”的病因观,认为温病的主要病机为郁热自内向外透达,治疗上主张清里热为主,兼用辛凉解表之法,善于运用“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医治温病;同时发挥寒疫致病理论,指出寒疫的病因为时行不正之气及重感异气所致。其对温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促进了明清温病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任何疾病,明确病因都是首要环节,温病自不例外。中医学自《内经》始,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呈,见解各异,引发激烈的学术争鸣。从《内经》、《难经》时代开始,两汉、晋唐、金元直至明清的各医术典籍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不断发展变化,使得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医温病病因学呈现出以“伏气说”、“伤寒说(寒邪说)”、“六淫说”、“疠气说”为主的不同认识。除此之外,还有“毒”、“瘴”、“疰”等致病因素的论述。综合来看,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方法概括起来有“审证求因”、“天人相应”、“特殊邪气”3个方面。1以“审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医临床角度,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学特点,认为以伤寒六经中少阳和温病湿温证中三焦为主要病位;其临床表现与病程演变规律也与少阳三焦证吻合;而伤塞少阳证与温病三焦证在本病中实为不同个体对同一病因的不同反应,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据此,仿温病三仁汤意,自制用于伤寒少阳证的宣畅三焦方,并以临床实例证明这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伤寒与温病舌脉特征之辨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为两个不同的外感病学说体系。二者在舌象与脉象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在舌象方面,伤寒以舌淡苔白为主,温病以舌红苔黄为主。各因病程传变而有不同变化。在脉象方面,伤寒以浮、迟、微等脉象为主,温病以数脉为主。各因病位及病情不同而兼脉有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历代文献梳理,从发病节气、气候变化、临床表现和方药反证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伤寒或温病进行辨析。认为本病属于伤寒而非温病,即始于伤寒,终于杂病,失治误治可变为坏病,临证应按伤寒论治。  相似文献   

11.
寒温对比是《温热论》的写作亮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彰显温病。本文以《温热论》第一条为例,以剖析伤寒、温病有关基本概念的区别为切入点,按条中内容的顺序,明晰并强调了该条中所包括的4个温病重要概念的深刻含义。“温邪”是温病总病因的称谓,以与伤寒的病因即寒邪相区别。“上受”是温邪侵袭人体的途径,而寒邪侵袭人体的途径则可称为“下受”。“逆传”特指温病中手太阴肺传至手厥阴心包的病变,是与伤寒中足太阳膀胱传至足阳明胃的病变相比较而言的,故“逆传”与顺传是基于温病与伤寒这两大类外感热病的特有传变特点的比较而言的,不能仅仅限于在温病范围内进行解释。“营卫气血”绝对不能等同于“卫气营血”,前者主要侧重于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而后者则代表温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四大证候群和治则方药,侧重于病理,故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是相同的,但患温病和伤寒后的病机转归及治疗是不同的。本文尊重原著,探幽析微,还原了《温热论》这一经典原著第一条的原旨本意,厘正了某些业内人士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河南中医》2019,39(4):487-491
伤寒与温病有三个相同点:第一、伤寒温病致病原因相同,发病途径不同;第二、伤寒温病同以六经为传变途径;第三、伤寒和温病初期表现有相似之处。在此背景下,仲景写作的《伤寒论》必定会涉及温病。辨别《伤寒论》中涉及温病方证的方法:①脉证不符;②用药寒热同调;③里热或表里倶热;④阴液被伤。但是由于温病的复杂性,张仲景为了让后世找到治疗外感疾病的思路,不得不从最简单的伤寒入手,因为仲景创立的是一种规范,建立的是一个辨证之模型。如果能把仲景创立的辨证模型运用的得心应手,便能找到温病的门径,临床上就能如仲景所言"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后世薛雪、叶桂之温病名家的著作和观点无一不是从仲景之处得到启悟,开创温病治疗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对急性热病的临床辨治,目前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三套分型方法。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医对付热病具有丰富的诊治手段,但对初学的同志,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困难。我觉得伤寒与温病,虽然在传变上各家有各种说法,但主要只是初起表证表现的不同。表证重的,从病因主要属外寒的推断中定名为伤寒;表证轻而有热象的,从病因主要属伏气来认识。据我个人的认识,结合过去在临床中的体会,当病势发展以后,伤寒与温病的界线并不太容易分清。因为伤寒讲外感,温病也讲外感,所以王孟英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外感热病篇》等的论述。温病讲伏气,伤寒也讲伏气,如仲景有“伏气之病,以意候之”等。王孟英并把《伤寒论》中阳明、少阴篇内许多章节,甚至连太阳篇中的风温、中暍等,也都划入他订的“仲景伏气温病篇”与“仲景伏气热病篇”之中,同时也认为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一) 祖国医学对于热性病症的认识很早,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古代对急性发热病症统称之为“伤寒”(广义的);从病因、症状的分类,又有各种热性病的病名,如温病和伤寒(狭义的)等等。病名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中医病名更具有概括的意义。“温病”虽然在难经中属于广义伤寒下的一种病症,但从历代温病学说的发展来看,同样地,它也是包含很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就载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怅,弥补了伤寒之水足,门户不见而产生的伤寒温病之争已无必要。伤寒和温病都属外感热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各个方面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区别和特点又非常显著,不可混为一谈。由于病因尚未突破。病名诊断还不明确,辨证纳领难以相溶,所以寒温统一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17.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其著作《伤寒选录》从论、证、脉、治、方药等不同侧面对伤寒学说作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和整理,载入了大量伤寒、温病方面的文献。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大量伤寒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编撰,创新发扬;对先贤温病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出了温病六经辨治的原则和措施;系统整理了伤寒脉症,采集诸家脉法,继承发展;对伤寒、温病等方剂和药物作了系统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江南何氏医学至今已传29世,治疗伤寒是其专长,从《伤寒辨类》一书可以探究何氏伤寒家学要义。《伤寒辨类》是何氏医学第22代传人何元长所著,是书融合伤寒和温病为大伤寒概念,不仅从发热症着手区分伤寒、温病及杂病的定义,更进一步结合明清温病学说提出"伤寒、温病、热病、冬温、感冒伤寒"同为发热,治法应有不同。何元长汲取前代伤寒医家的理论与临证经验,在明清医家的基础上增补、化裁了许多治疗温病、时疫的医方。《伤寒辨类》作为何氏伤寒学著作之一,对后世伤寒研究大有裨益,对当今中医教育及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伤寒温病一体论》一文,对叶香岩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温病学说提出了质疑。通过论证,指出温病实属广义伤寒之范畴。从中医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该文强调了对中医术语循名质实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为了使中医理论向纵深发展,必须并伤寒温病为一体,以避免无效之纷争。笔者对此甚表赞同,兹从四方面阐述己见。一、“伤寒”古义  相似文献   

20.
赵琳  曾婷 《光明中医》2016,(4):479-480
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