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胚窦瘤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生殖细胞来源性腺肿瘤,发生在发育不全的性腺中较少见。现结合本院1例进行讨论。张××,33岁,因原发闭经,下腹部隐痛1周,盆腔肿块入院。患者因原发闭经(23岁时)在外院经盆腔气腹造影诊断为子宫卵巢发育不全。染色体检查为45,×/46,××。诊断为Turner氏综合征,曾  相似文献   

2.
2岁以下幼儿的睾丸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尤其是睾丸胚胎癌和内胚窦瘤,国内外报道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例1 2个月。出生时左睾丸略大,近两月迅速增大。无外伤及红肿。检查左睾丸约为4×4×3.5cm,质硬、光滑。透光试验(一)。临床诊断:左睾丸精原细胞瘤。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2岁,未婚。1986年12月因腹痛住外地某医院,发现下腹部有一肿块。12月24日剖腹探查,见膀胱上方紧贴后腹膜有10×10×10cm肿块,予以切除。病理切片中见有典型(SCHILLER-Dural)小体及网状结构,未见睾丸及睾丸胚胎性组织细胞,诊断为内胚窦瘤。当时,患者AFP400ng/ml,CEA16ng/ml。1987年2月,患者突发性左下腹痛,呈阵发性,腹透示下腹部有气液平,以粘连性肠梗阻、腹膜后内胚窦瘤复发可能收入我  相似文献   

4.
Brenner 氏瘤是妇科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原发性肿瘤。而恶性 Brenner 氏瘤因极为罕见,国内外均极少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 Brenner 氏瘤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例恶性 Brenner 氏瘤,年龄分别为78岁、64岁、51岁。平均年龄为64.3岁。2例已绝经19年、29年。3例均有阴道反复出血,色暗红,血水样。1例伴腰痛及小腹痛。妇科检查:2例发现下腹部包块,1例右侧盆腔包块。分别为10×6.5×4.5cm、15×10×8cm、13×11×10cm。活动差,表面凹凸不平。血沉:40~60mm/第1小时,60~65mm/第2小时之间。B 超:均报告恶性  相似文献   

5.
<正> 血管外皮瘤是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的肿瘤,立性称血管外皮瘤,恶性称血管外皮肉瘤,此瘤较少见,我们工作中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张××,女、12岁.住院号:66956、外检号:117.病史:左下腹部肿块半年,以左侧“卵巢癌”于1983年4月10日入院。外科情况:左下腹部肿物为8.0×7.0cm,质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卵巢内胚窦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分析。结果:卵巢内胚窦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血清AFP异常增高,手术和化疗后,AFP可降至正常。结论:卵巢内胚窦瘤对手术和化疗敏感,血清AFP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监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岁。主诉:下腹部肿物2个月,近来增大。临床检查:下腹部可触及一约12×12×12cm~3肿物,质硬,活动度良好。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抗炎治疗月余无效,且迅速增大。1987年1月20日以腹腔肿物入院。入院时T、P、BP均正常。超声检查:肿物见进0.5cm,出10.5cm平段,其间见密集低小波,波  相似文献   

8.
病例 :患者男性 ,1 5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上腹肿物 ,近来逐渐增大就诊。临床检查 :左上腹触及质中等硬的肿物 ,无活动。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脐左上方可见 4 3cm× 1 7cm× 2 3cm的实质性肿物 ,边界清楚 ,其内回声不均匀 ,可见条状强回声光带 ,肿物后方回声稍强。肿物内血流丰富 ,测其血流为高速低阻血流 ,阻力指数RI=0 45,超声诊断 :左上腹实质性肿物 (考虑为恶性 )。手术所见 :左上腹可见 4 5cm× 2 0cm× 2 5cm的椭圆形肿块 ,内呈灰白色、鱼肉状、质地软脆。病理诊断 :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术后 2 2月因左上腹切口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左乳腺肿物5个多月,伴有疼痛,增长不快,既往健康,孕2产2,自行哺乳。查体:左乳外上相限可触及卵黄大小不整形肿物,质硬、活动稍受限。无乳头凹陷的桔皮样外观。其他无异常所见。术前诊断,左乳腺纤维瘤。1 病理检查左乳腺互不相连的肿物两个,分别为3×3×3cm和1.5×1.5×1.5cm大小,肉眼无明显差别,后者质地稍硬,形态不整,表而粗糙,包膜不清,切面灰白,实性,光镜下:前者大部分癌细胞呈条索团块状穿插于纤维间质内,在癌组织内尚可见管内癌,小叶癌的粘液腺癌的形态。后者瘤细胞呈棱形,椭圆形石等,排前松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2岁,农民。两年来尿频,尿急,排尿时觉下腹部及阴茎内呈刀割样疼痛。尿流时粗时细,严重时呈点滴状。抗炎等治疗无效入院。检查:腹壁软,耻骨上区深压痛,未触及包块。膀胱镜检查于三角区见一3×2×1.5cm 之肿物,基底部较宽,瘤体充血水肿,拟诊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男性内胚窦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近18年来病理诊断的11例男性内胚窦瘤患者,并对8例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作进一步分析讨论.结果 11例患者中,3例为院外病理切片会诊结果,8例本院住院患者术前均行AFP(甲胎蛋白)、阴囊彩超、胸片及盆腔CT检查,并行肿瘤根治术,术后病理确诊部分辅以化疗.结论 男性内胚窦瘤属临床少见疾病,成人异源嵌合体合并内胚窦瘤罕见,AFP结合阴囊腹腔彩超检查能提高内胚窦瘤的诊断率;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化疗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例 1 女性 ,2 2岁 ,因停经 4 0周余 ,下腹阵痛 2h就诊入院。体检 :血压 16/ 9kPa。产科检查 :骨盆内出口径 7 5cm。在盆腔后部可扪及一约 5cm× 3cm的肿物。初步诊断 :①孕 4 1周 - 2 (G1P0 LOA)待产 ;②卵巢肿瘤 ;③骨盆出口狭窄。入院后即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分娩一女婴。探查盆腔 ,见右侧卵巢增大约 7cm× 6cm× 3cm ,内有实性肿物 ,将其自卵巢内剥出时带有少许卵巢皮质。肿物表面光滑 ,无包膜 ,色暗红。病理检查 :灰红色软组织一块 6cm× 6cm× 4cm大小 ,瘤重 91g ,表面光滑呈结节状 ,切面呈黄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 3例卵巢内胚窦瘤。结果 :3例卵巢内胚窦瘤均为右侧 ,年龄 13~ 2 6岁 ,平均年龄 19.3岁。临床症状 2例无腹痛 ,1例产后 7d腹痛、阵发性刺痛及肛门坠痛。组织学特点 :腺管状结构 ,嗜酸性玻璃样小体及实性细胞团结构 ,随访无 1例死亡。结论 :卵巢内胚窦瘤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 ,好发儿童及青少年 ,3例卵巢内胚窦瘤血清甲胎蛋白 (AFP)水平均升高。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尿道外口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2岁。因尿道外口肿物半年,于1987年12月16日入院。半年前,患者发现尿道外口有一肿物,呈蓝黑色,伴有活动后局部出血及排尿不畅。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未见黑痣,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不大,尿道外口处可见一约5×3×2 cm 蓝黑色肿物,表面不光滑,蒂部较细,接触即出血。内诊未见肿物累及阴道,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15.
局限性淀粉样变或谓淀粉样瘤,在喉、气管较为常见,文献中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发生于咽部的则较为罕见,国内甚少报道。我院近期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游××,女,26岁,住院号216675,于1982年9月3日入院。病者主诉咽部异物感,检查发现口咽部肿物,经抗炎治疗无效,临床疑为恶性肿物,入院手术及活检。检查:口咽后壁肿物约3×2cm,表面凹凸不平,浅灰红色,局部血管扩张,广基。鼻腔、鼻咽及喉部未见病灶。入院后第5天在局麻下将肿物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出院。随访2年多,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35岁。主因突发性腹痛 ,于 1999年 2月 9日入院。缘于入院前 3d ,无明显诱因 ,突感下腹疼痛 ,以右下腹部为重 ,呈持续性 ,阵发性加重 ,伴有恶心呕吐。查体 :T37.8℃ ,一般情况尚可 ,腹软 ,无肠型 ,右下腹饱满 ,有压痛 ,轻度反跳痛 ,下腹部可触及一硬性肿块 ,表面光滑 ,边界尚清 ,可活动。右阴囊内睾丸缺如 ,左侧睾丸正常。B超示下腹部有 8.5cm× 6 .7cm混合性肿物 ,考虑来源于肠系膜。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右下腹侧腹膜处有一带蒂包块 ,约 10cm× 10cm× 8cm大小 ,蒂扭转 72 0°。肿物呈青紫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骶尾部内胚窦瘤的超声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骶尾部内胚窦瘤超声表现。结果 15例骶尾部内胚窦瘤均包绕尾骨呈膨胀性生长,形态不规则,部分呈分叶状,内部为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其中6例在低回声基础上含散在囊腔,2例含散在钙化点,15例血流信号丰富,其中2例显示迂曲血管回声。3例伸入椎间孔浸润椎管并骨质破坏,4例分别伴肝转移、肺部转移、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转移。骶尾部内胚窦瘤好发于婴幼儿女孩,本组男孩4例(26.7%),女孩11例(73.3%),男女比例1:2.8;年龄1~7岁,平均年龄2岁,<3岁者11例,占73%。结论 小儿骶尾部内胚窦瘤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检查无放射性损伤、无创、简单方便,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婴幼儿骶尾部形态不规则、含散在小囊腔、富血供、实性低回声包块,包绕尾骨生长、同时伴转移时,首先考虑为骶尾部内胚窦瘤。  相似文献   

18.
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为一高度恶性的肿瘤,不甚多见.我科最近遇到一例卵巢卵黄囊瘤合并畸胎瘤,报告如下: 许××,女性,14岁,东阳县人,学生,住院号1043.患者主诉陈发性下腹绞痛4天,伴有包块.4天前感到下腹部不适,大便时突然下腹部疼痛难忍,后渐好转,3月15日中午又腹部绞痛发作,在痛缓解时摸及腹部包块,痛时伴呕吐二次,纳差.于1980年3月16日入院.患者在11岁以前,每晚睡下即有尿意感,以致反复起床,但腹部从未触及肿块.月经初潮1980年2月24日,5天净.  相似文献   

19.
<正> 1 病例介绍 例1,女,26岁。主因下腹部肿物伴隐痛、全身无力、消瘦2月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无闭经史,入院前2年在当地行输卵管结扎术。查体:T38℃,P102次/分,BP12/9KPa,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正常。下腹部正中可触及肿物,界限不清,质硬,压痛,活动欠佳。妇科检查:子宫后偏右侧可触及一约13×9×7cm~3大小肿块,边界不清,质中度硬,触痛明显,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子宫及左附件无异常。B超提示:下腹部混合性肿物,右侧卵巢癌?辅助检查:Hb85g/L,WBC8.4×10~9/L。入院后曾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初步印象右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经充分准备后开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陈旧性血液,肿物位于盆腔中央偏右侧,大网膜覆盖于肿物上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8岁。主诉会阴部肿块二个月,逐渐增大伴有剧痛20余天。体检发现阴茎根部有8×7×5cm肿物,轻度压痛。活动度好、与周围无粘连,排尿无困难。临床诊断为会阴部恶性肿瘤行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为8×7×6cm,位于尿道海绵体与阴茎海棉体之间。病理所见:大体:阴茎及肿物一个,阴茎长7cm,外直径3cm,于海绵体部见一7×7×5cm肿物,切面分叶状,灰红灰白色,伴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镜下:见瘤组织内血管丰富,呈树枝状,部分区瘤细胞丰富处呈裂隙状,血管腔内均衬有扁平内皮细胞,在血管间有大片卵圆形或梭形瘤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界不清,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并有轻度异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