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院11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35例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分型:棱形细胞A型8例,梭形细胞B型14例,混合细胞型8例,上皮细胞型3例,气球细胞型及坏死型各1例。  相似文献   

2.
3.
葡萄腆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简称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恶性度较高,易经血液转移,一经确诊,早期手术摘除患眼是过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诊断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眼球摘出率大大降低。传统上做为主要治疗措施的跟球摘出巳受到了不同意见的挑战,成为当前争论的课题。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到U.M.病人眼球摘出后会加速瘤的全身转移。也许术前病人就已经有了亚临床转移,只是被宿主防预功能所抑制,处于暂停活动状态。在外伤、手术、肝炎等情况下被激活。大约有40%的  相似文献   

4.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多数肿瘤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起主要的抗肿瘤免疫作用,而葡萄膜黑色素瘤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性,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NK细胞发挥主要的免疫监视作用,且MHC-Ⅰ类分子的下降与预后改善呈正相关。该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方式如MHC-Ⅰ类分子表达异常和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TGF-8、IL-10、MIF等逃避NK细胞的杀伤。对其进行免疫治疗时,应侧重于激活NK细胞的活性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及阻止肿瘤转移。目前常用的免疫疗法有:将细胞因子基因注射到肿瘤局部,建立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微环境;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加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淋巴因子的激活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所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最常见的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可分为动物的自发性肿瘤、诱发肿瘤和移植性肿瘤.开始应用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和肿瘤组织碎片建立模型是原发的和转移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一大进步.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常被用于原发和转移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尽管动物模型与人类的疾病有一定差异,但它们确实为研究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及治疗手段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年来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因左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0个月,2000年4月10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7,矫正无提高;左眼视力0.06,矫正无提高。双眼前节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敷贴放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敷贴放疗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治疗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最常采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敷贴放疗的历史,现状,适应证,疗效,并发症,与其它疗法的比较等介绍,显示了敷贴放疗用于治疗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基因疗法成为疾病治疗,尤其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为提高疗效,基因疗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就是当前研究较热的一种基因治疗方式.本文对以黑色素瘤细胞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在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腺苷对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U95)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65),采用Real—timePCR检测4种不同亚型腺苷受体(、A1、A2A、A2B、A3)mRNA在U95和S65中的表达情况。以0、0.1、1、10和100μmol/L的腺苷分别作用U95和S65细胞24h和48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光密度值和抑制率,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腺苷对U95和S65增殖能力的影响。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U95和S65细胞中4种类型腺苷受体A1、A2A、A3的mRNA均有表达。在U95细胞中,A1、A孙A2B、A3受体mRNA表达值分别为1.32±0.47、0.28±0.05、1.03±0.10、0.20±0.07,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0,P〈0.01),A1和A2B的mRNA表达水平相似,且明显高于A2A和凡的表达;在$65细胞中,A1、A2A、A3气受体mRNA表达值分别为1.03±0.27、2.23±0.35、127.34±18.69、0.17±0.07,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20,P〈0.01),A2H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种腺苷受体亚型。A2A和A。在S65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U95中的表达量(A2A:t=9.35,P〈0.0l;A2B2Bt=11.43,P〈0.01)。作用时间24h,0.1、1、10和100μmol/L腺苷对S65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47%、14.93%、19.79%和26.04%:作用时间48h,各浓度腺苷对S65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1.43%、23.10%、34.76%和46.67%;随着腺苷浓度的增高,S65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而腺苷对U95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腺苷能够明显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正常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生长。腺苷和/或腺苷受体激动剂也许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用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眼球摘除术作为葡萄膜黑色素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已受到挑战。放射治疗和肿瘤局部切除术等保留眼球的治疗方法在不少国家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葡萄膜黑色素瘤局部切除术的发展史、适应证、手术技术、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葡萄膜黑色素瘤(UM)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少于12个月.目前临床缺乏转移性UM的标准治疗方式.近年,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中异彩纷呈,免疫检查点、癌症疫苗、T细胞过继治疗被应用于UM治疗.但大多临床效果有限,生存获益不高,近期新型免疫治疗药物IMCgp100早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采用我院20年间诊治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为15%。肿瘤在眼内呈扁平状生长者6例,蕈状生长者2例;上皮细胞型4例,梭形细胞型1力。本组随访患者5例表明预后与肿瘤大小、眼外蔓延程度、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可向眼外蔓延,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30-32)  相似文献   

13.
14.
葡萄膜黑色素瘤存在多种染色体异常及基因表达异常。3号染色体缺失和8号染色体获得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分型和预后评判的指标;6号染色体的异常与葡萄膜黑色素瘤不同表型的侵袭能力有关。Cyclin D1、MTS1、MDM2、Bcl-2等基因表达异常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关,DDEF1、NBS1基因的表达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侵袭能力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对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简便易行,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尚不多。本综述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患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in J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2):121-124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 40~ 5 0岁中年人 ,儿童或≥ 70岁老年人少见 ;男与女性发病率大致相同。一般为单眼发病 ,肿瘤呈单灶性 ,无遗传性。 85 %的肿瘤发生于脉络膜 ,10 %发生于睫状体 ,5 %发生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黑色素瘤亦可由于虹膜或脉络膜黑色素瘤蔓延所致。一、虹膜黑色素瘤(一 )临床特点虹膜黑色素瘤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类型。1 局限性虹膜黑色素瘤 :好发于虹膜下部 ,肿瘤为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黑色素性肿物 ,色素分布不均匀 ,瘤体一般>3mm ,厚度 >1mm ,表面光滑或粗糙 ,其周围可见血管。…  相似文献   

17.
具有高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可以模拟内皮细胞形成类似血管腔样的通道,称为“血管生成拟态”。本文介绍了这种近期提出的肿瘤血液供应方式的概念、研究历史、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形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形状、大小、高度-基底比值、视网膜薄变和浸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包括102例患者(102眼),平均年龄45.6±12.4岁。其中葡萄膜黑色素瘤76眼(75%)为梭形细胞型,6眼(6%)为上皮样细胞型,16眼(16%)为混合细胞型,其它4眼(4%)。按肿瘤部位分:睫状体黑色素瘤3眼(2.9%),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28眼(27.5%),脉络膜黑色素瘤71眼(69.6%)。视网膜组织的分析中,43眼(43%)发现视网膜变薄,86眼(84%)发现视网膜浸润。肿瘤的高度在1.2~15.6(平均8.3±3.6) mm,肿瘤基底直径为4.8~31.2(平均17.3±6.5) mm。肿瘤峰高度-基底R值为0.53±0.32。视网膜薄变组(n=43)的平均R值显着高于无视网膜薄变组(n=59)(0.69±0.31与0.42±0.27;P<0.01)。视网膜肿瘤浸润组(n=86)的平均R值比无视网膜浸润组(n=16)略高(0.56±0.33比0.41±0.25;P=0.09),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R值的肿瘤与其邻近视网膜薄变有关,与视网膜内肿瘤细胞浸润相关性不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切面形状和邻近视网膜组织的受累情况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9.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葡萄膜黑色素瘤 (uvealmelanoma ,UMM)是成人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5年生存率为 17%~ 5 0 %。主要死亡原因为肝脏转移 ,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 。虽然UMM在我国患病率低于欧美 ,但仍占我国眼科患者死亡的 0 4 %~0 5 % ,我国上皮型UMM的比例高于欧美国家[2 ] 。为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 ,有学者自 192 9年开始行体外培养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 ,至 1984年成功建立 6个连续细胞系[3 ] ,但有关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细胞培养的报导较少。因此我们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本中心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