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惠勤 《广西医学》2002,24(3):351-353
脑缺血所致神经元或其它神经细胞的死亡即为缺血性脑梗死。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根据发病后时间的长短可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超急性期脑梗死 (6小时或 12小时以内 ) ;急性期脑梗死 (6小时或 12小时至 72小时 ) ;亚急性期脑梗死 (3天至 10天 ) ;早期慢性期脑梗死(11天至 1个月 ) ;晚期脑梗死 (1个月以上 )。以前脑梗死的分期中并无超急性期这一类 ,只是在一些溶栓治疗开发成功〔1〕,并且认为起病 3~ 6小时之内使用效果最好和不良作用最小之后 ,才出现这一新的分期。但以后开发出来的NMDA拮抗剂之类药物治疗的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影像中心经医师诊断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82例患者的MRI及CTP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及CTP影像学图像,统计MRI、MRI联合CTP的检出率、各部位病灶检出数目.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MRI可见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超急性期脑梗死16排螺旋CT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均于发病后6 h内展开CT扫描与灌注成像,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CT平扫30例未见明确病灶,8例为可疑脑缺血区;38例患者经CT灌注检查,发现灌注图中均有对应于临床症状的脑缺血区域。30例在头部CT复查中发现程度不同的脑梗死,脑梗死区域中rCBF、rCBV明显低于对照区域,MTT、TTP相有明显延后;缺血性暗带区r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域,rCBV有轻度升高或正常,MTT、TTP有明显延后。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与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单鲁琴  余国宝 《广西医学》2003,25(12):2404-2406
目的:探讨常规CT与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经肘静脉灌注对比剂,同时开始持续46S的单层连续动态扫描,重建46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成像。计算最大峰值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相对血流量(RF)。结果:早期常规CT头颅平扫,显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低密度征等共35例,占36.4%,CT灌注成像发现88例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长,另外8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结论: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作用有限,在准确性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脑CT灌注成像已成为早期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320排CT扫描,包括平扫、血管成像(CTA)、全脑灌注成像(CTP)。结果:11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未发现相应的责任病灶。11例患者的CTA显示10例患者出现血管异常改变。11例患者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5例出现局部脑血流量(rCBF)下降,3例出现局部脑血容积(rCBV)轻度增加。部分全脑灌注图像显示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大脑半球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明显延长,部分CBF、CBV无变化。结论:CTP检查是目前超急性期脑梗死对急性缺血灶发现最早的影像学检查手段。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对比剂注射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A的数据,可以实现对超急性脑梗死的"一站式"CT检查,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 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21例患者进行急诊CT扫描,分析CT表现.结果 CT首诊有阳性表现并初诊为早期脑梗死者9例,且在随后的CT复查中同一部位均可见脑梗死病灶;首诊阴性12例.经CT或MRI复查,最终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16例,5例多次复查CT无阳性发现的病例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初诊准确率为42.9%.结论 CT对脑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超急性脑梗死要仔细分析CT表现,细致观察重要结构间的变化,并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病6h内的cT征象。结果59例(44.70%)初诊时明确CT阳性征象,73例(55.30%)为回顾分析时在首次CT扫描上发现阳性征象;CT阳性征象包括32例(24.24%)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54例(40.91%)组织肿胀征,41例(31.06%)脑实质低密度征,48例(36.36%)岛带征。结论CT是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产生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1]。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三类,而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死亡率也较高,要降低死亡率则必须在患者发病时尽快确诊。我院为探讨CT灌注成像对超早期脑梗死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丰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11-113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09年2月~2013年4月诊治的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采用螺旋CT扫描机进行灌注成像分析,观察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情况和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和NIHSS评分相关性.结果 ①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梗死区rCBF、rCBV均低于缺血半暗带(t=18.59、12.18),而rMTT、rTTP均高于缺血半暗带(t=23.50、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和NIHSS评分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8、0.602,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描述的是组织缺血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缺血性半暗带和脑梗死患者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治疗和评价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治疗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螺旋CT扫描诊断的5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飞利浦MX8000--CT机行扫描检查。结果:本组有22例患者经过首次CT平扫得到诊断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率为44.0%。结论: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可以尽快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变情况,在临床上为治疗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中外医疗》2011,30(28):184-184
目的探讨分析CT和MR诊断急性期脑出血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6例急性期脑出血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和MR进行检查及诊断。结果 MR在急性期脑出血与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均要好于CT,尤其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效果更具优势,经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在急性期脑出血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中的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脑梗塞与急性期脑出血的CT和MR表现。方法:对25例超急性期脑硬塞(均行MR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CT检查)与32例急性期脑出血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6例同时行MR检查)进行分析。使用美国GE公司CT机和1.5T超导磁共振机。结果:超急性期脑梗死在磁共振DWI(弥散像)上呈明显异常高信号,CT未见明确显影;急性期脑出血CT用可明确诊断,MR信号复杂,需与CT对比分析。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脑血管意久,建议同时行磁共振DWI与CT扫描,以鉴别超急性期脑梗死与急性期脑出血,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F)图。结果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F延长。对于CT平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的发展趋势。结论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超早期脑梗死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测,对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侧TTP、CBV、CBF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TTP、CBF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TTP、CBV、CB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能够对脑梗死患者作出超早期诊断,且能够有效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积极作用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正确选取治疗手段及评估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以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率.方法 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42例,回顾分析多层螺旋首次CT平扫征象.结果 CT表现基本正常5例,显示脑实质密度降低影33例,可见局部脑组织肿胀征22例,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11例.首次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31例(符合率74.0%),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超急性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探讨该病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发病1~6小时病案资料较完整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24—72小时复查CT证实为脑梗死。结果:发现早期CT常规扫描,显示异常征象44例(51.7%),其中致密动脉征10例;脑实质略低密度征34例,局部脑肿胀18例。结论:超急性脑梗死CT常规扫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磁共振(MR)多模态成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85例患者发病时间为小于6 h,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观察组;34例患者发病时间为7~72 h,为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发病时的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CT灌注成像(C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CTP和CT平扫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再根据CTP检测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CBV、CBF、MTT和TTP)和缺血半暗带,从中筛选可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特性及价值。方法分析39例发病在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的平扫CT表现特征。结果脑动脉高密度征8例,局部脑肿胀征31例,脑实质低密度征9例。结论仔细分析平扫CT征像,对病变主要发生在脑表面灰质区的病例,CT平扫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