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在远程医疗会诊中采取严密组织会诊专家队伍,严格执行会诊操作流程,构建实用规范的会诊制度,加强远程会诊质量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有力地保证了远程医疗会诊质量与效果,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规避医疗差错与纠纷.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电子、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学会诊技术发展迅速,研究通过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两疗面的优化,提高远程医学平台建设和会诊的质量,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促进远程医学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域辽阔,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条件、服务能力、技术水平都还不能适应群众的需求。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远程医疗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好病"的实际问题。远程会诊发展至今天也不再是简单的医疗咨询,而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因此,如何保证远程会诊工作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专家资源,成为远程会诊工作新一轮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远程医学在病理会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病理学作为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已逐渐被重视,通过远程病理会诊为边远地区医疗单位或病人提供诊断咨询服务是切实可行的。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远程医学发展经历、应用范围和影响因素,着重阐述了远程医学在病理会诊与教学中的应用类型、效果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远程医疗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发展最快的两大领域--医学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成为医院信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我院远程会诊中心的经验和体会,并对远程医疗及相关的网络通讯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远程医疗会诊中拼接大型医学图像技术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钧  李力 《当代医学》2000,6(10):62-63,49
远程医疗会诊必需的病人相关资料如:病史简介、检查单、化验单等可以通过直接扫描的方式进入计算机或通过传真到远端专家处,但大张的医学影像片如X光片、CT片、磁共振片的扫描和传输就不那么简单了。它必须用图像扫描仪分片扫入计算机并经过剪辑拼接处理后不失真地传给对方专家,以达到会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曾令志  庄伟雄  童志明 《中外医疗》2012,31(21):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0年下半年开始应用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明确远程医疗会诊的例数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分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的病例数达到198例,其中共有146例患者通过会诊后得到确诊并进行有效治疗。总的会诊确诊率达到73.73%。通过远程医疗会诊,146例患者不用经过转院的奔波,为患者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同时146例患者经过远程会诊后继续与我院进行治疗,为我院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93.67万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一项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且前景十分广阔的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远程医学会诊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军区总医院近3年的远程医疗会诊病例从临床分类、涉及专业、会诊类型、接收会诊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应加强远程会诊质量管理与会诊资料的统计管理,指出远程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使越来越多的专家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在放射专家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需要将放射图像及相关信息从病人所在的检查地通过远程通信技术送到放射专家所在地,实现这样的放射检查的计算机网络即为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中药前胡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淳  梁志源 《华夏医学》2004,17(5):862-864
前胡是一种常用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近年来的文献报道都是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前胡的含量分析测定从而控制药材的质量。已报道的定量分离分析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12.
余玲玲  陈允国  叶晓丹  李宝青  叶亮 《重庆医学》2007,36(18):1856-1858
目的 对冰格保存后的冻干质控血清的解冻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将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分装置普通冰箱冰格(-20℃)保存,分别采用(24±2)℃和(37±0.5)℃两种解冻温度下,5个不同解冻时间(5、30、60、90、120min)进行解冻,然后测定ALT、AST等23个生化项目,计算各项目检测结果的、s和相对偏差.结果 在(24±2)℃ 30min解冻条件下,除了TG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ALT、AST等其余22个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7±0.5)℃ 5min解冻条件下,除了ALT、UA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AST、ALP等其余21个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2)℃解冻温度下的TG 和(37±0.5)℃解冻温度下的ALT、UA,5个不同解冻时间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相对偏差均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 冻干质控血清冰格(-20℃)保存后,以置室温(24±2)℃ 30min解冻为宜.在时间紧急或室温条件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亦可采用水浴(37±0.5)℃ 5min迅速解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安神解郁胶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酸枣仁、丹参、黄连、石菖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 nertsil ODS-SP(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为40℃,空气压力为340 kPa,检测器为蒸发光检测器。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HPLC法测得酸枣仁皂苷A和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6~10.320μg/mL(r=0.999 6)、0.248~4.970μg/mL(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40%(RSD=1.20%)、95.97%(RSD=1.70%)。结论 TLC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基于患者数据的质控方法(patient-based quality control,PBQC)在某些生化项目检测中与传统质控方法的比对,增加常规质控数据与临床患者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及相关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收集25 d来自18~55周岁体检人群正常参考范围内的血糖(blood glucose,Glu)、糖化白蛋白(glycosylated albumin,GA)、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数据,获得每日均值和中位数。同时收集上述生化检测项目在相同时期内的常规质量控制数据,计算总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采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基于患者数据的移动均值法、移动中位数法与常规质控法的性能,绘制质控图,对比趋势。另外收集20 d患者数据,引入5%的正偏差,与前25 d的数据进行比较,绘制质控图,根据Westgard质控规则判断是否在控。结果 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中,Glu、GA、HbA1c、TG、TC、HCY的σ值分别为2.85、0.89、3.64、15.03、5.14、2.83,性能评价为中、差、良、优、优、中。基于患者数据的移动均值法和中位数法,Glu、GA、HbA1c、TG、TC、HCY的σ值分别为3.05,2.90;2.63,1.58;4.49,0.84;3.38,2.45; 4.39,3.59;1.61,0.93;性能评价为良,中;中,差;优,差;良,中;优,良;差,差。PBQC法能检测出除TG外的其他检测项目引入5%误差后的失控。结论 PBQC的移动均值法与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在6σ质量管理方法综合评价下性能相当,可为互补。Glu、GA和HbA1c项目PBQC的移动均值法表现更优;TG和HCY项目常规质控方法更优。PBQC的移动均值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辅助常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显微摄影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摄影技术是医学科技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门技术,也是医学形态学科研结果记录和分析的基础工作。笔者以自己多年显微摄影工作之经验,就该技术的基本操作、胶片选择、焦距和曝光调节、滤色片选择等诸多技术要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即经济又可靠的方法对本室CA系列血凝仪进行质量控制。[方法]收集凝血像正常的住院患者的混和血浆,取出3mL,其余分装,-70℃冰冻保存,按方法学评价的内容进行批内、日间精密度,稳定性观察,并定期用进口定值质控品LEVER!观察其准确性。[结果]批内精密度凝血酶原时间(PT):1.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9%、纤维蛋白原(Fbg):3.1%.。日间精密度CV%PT〈4%、APTT〈4%、Fbg〈7%.符合凝血项目质控要求:定期测定定值质控品值均在定值范围,准确性良好。[结论]自制正常范围质控品有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准确性,可代替进口正常范围质控品用于CA血凝仪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17.
谈加强医疗质量监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曦华  李争 《中国医院》2002,6(11):39-41
针对当前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较普遍存在的“监控不全、不连、不严、不规范”问 题。提出了“实施全息监控、全时监控、严明奖惩、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提高PICC质量”为目标主题。以品管圈实施前226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后215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PICC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5.84%和96.74%,带管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42%和15.81%;护理人员PICC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均达优秀、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1.59%和97.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科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肿瘤科PICC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医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化成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点。电子病历在将病历书写电子化和结构化处理的同时,更需要与病历质量控制功能结合。现有的电子病历实现的病历书写和质控管理大多还局限在原有三级质控机制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误差遗留问题。因此,探讨了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如何将病历书写和质控管理更好地衔接和融合,从而使质控管理参与到病历文档产生的全生命周期,提高电子病历系统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规范化电子病历文档数据进入,为后期临床病历数据的科研分析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真正提高电子病历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实时的环节中监控是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信息化手段辅助下的医疗质控,更应强调可操作性。通过对电子病历时限和结构完整性要求、围手术期各项制度、危急值及时处理及规范记录、有创操作、高风险诊疗项目操作知情告知及规范记录等设定质量控制规则,集成化方式提供质控信息,建立有效质量控制信息反馈渠道,网络培训改变质控受众观念等一系列流程,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的严谨、实时、多样的特点,实现巩固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