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抢救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实践,建立和规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使用的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抢救非心脏手术的5例病人,评价应急体外循环技术使用时机、病人适应证、物品准备完善情况、选择转流部位、辅助转流时间、抢救成功情况。[结果]4例抢救成功,1例因肿瘤多次手术家属选择放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选择在手术进行中心搏呼吸骤停及突发大出血病人;抢救物品准备完善率达98.95%;体外循环转流部位均选择股动-静脉转流;平均辅助转流时间为109.20min;抢救成功率为4/5。[结论]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抢救临床实践效果好,建立和规范的抢救操作流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ICU病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的12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ICU术后精神障碍诱发因素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本组出现精神障碍的病人共127例,占27.67%;女性病人、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经历体外循环、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酸中毒)、机械通气、在ICU治疗时间等成为术后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P0.05);低氧血症、体外循环、手术平均时间、ICU治疗时间、年龄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ICU术后突发精神障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诱发因素包括病人自身因素(女性、年龄较大)、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生理指标(低氧血症、酸中毒)、ICU内部特殊性(ICU治疗时间、术后辅助机械通气)等。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美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11-10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经典手术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的。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因能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减少对病人的创伤,扩大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得到心脏外科医生的关注和临床应用[1]。我院2  相似文献   

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外科手段。它避免了常规心脏手术带来的体外循环损伤和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尤其适合老年病人、低射血分数病人、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的病人和其他重症冠心病病人。虽然其技术成熟且疗效显著,但其术后高达14%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影响着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的一类常见病,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万~20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单纯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自觉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因此有很多病人至成年时才进一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有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治疗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后者较前者创伤小,除年龄过小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12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行体外循环,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心脏病,手术治疗是矫正畸形的有效途径.常规手术采用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通过血流控制体温达到手术要求.我院手术室近期进行了1例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离断移植手术,通过体表、环境控制病人体温,使手术顺利进行.现将其体温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痊愈出院164例,因术前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于术后死亡1例。[结论]加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婵 《全科护理》2010,8(4):305-306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痊愈出院164例,因术前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于术后死亡1例。[结论]加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方法救治围术期心脏急症病人。方法:紧急应用体外循环支持5例,其中3例同时进行原发心脏疾病的手术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4例,左心辅助循环1例。结果:治愈7例,死亡3例。结论: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对围术期心脏危重急症病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该手术风险高。为提高病人手术的成功率和生命质量,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胸心外科2000年4月—2006年6月开展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4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病人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岁;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联合瓣膜置换术10例;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全组均采取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二尖瓣膜置换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联合瓣膜置换或主动脉瓣置换采用主…  相似文献   

12.
胡琼 《全科护理》2011,(9):800-801
Bentall手术,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的手术,是马凡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1]。病人行Bentall手术治疗,可防止瘤体破裂所致大出血,重建因内膜片或假腔造成的血管阻塞区域的血流[2]。但接受手术的病人术前心功能差,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复温期病人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对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找到影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脑损伤程度的权重指标,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或减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神经系统并发症。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22例,在CPB复温到36℃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液检测S-100蛋白水平,并计算得出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对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影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复温期病人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权重指标包括脑葡萄糖摄取率、脑氧摄取率和脑乳酸氧指数。结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中脑葡萄糖摄取率、脑氧摄取率和脑乳酸氧指数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呼吸机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呼吸机通气模式的合理选择和主要参数的规范设定,加强呼吸机应用的管理和监护;保持充分供氧和呼吸道通畅,维持病人呼吸功能,保护心、脑、肾等主要脏器功能;同时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重点观察的238例心脏病患者术后应用呼吸机后,除1例因肾衰死亡外,均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的正确运用和护理是心脏手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颅脑并发症湖南省人民医院罗伟成唐镜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颅脑并发症,主要有脑栓塞,脑缺血,缺氧,颅内出血,严重者常可致死或致残。但如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有些病人则可转危为安,甚至不留后遗症。我院1988年8月至1995年10...  相似文献   

16.
孔德玲  常方利  李小英 《护理研究》2007,21(10):862-864
分析手术病人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膝关节长时间外旋、外展或局部压迫所致,其次为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低温、低流量灌注和微血栓引起神经细胞缺血变性。提示加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以避免腓总神经损伤,及时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可避免腓总神经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是目前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因而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而高龄病人体外循环下行肾癌根治术并下腔静脉癌栓取栓术,则要求多科合作的医疗护理模式。本院2002年3月为1例高龄病人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肾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病人,往往需要输入适量经交叉配血的血液,尽管心脏手术中精密的灌注技术,良好的设备,加之手术技术的提高,减少了术中出血,使术后病人少输血或不输血成为可能[1].但对于术后循环不稳、大量失血、容量差的病人,输血仍是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它可以快速补足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纠正血液成分,增加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浆白蛋白,使受血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和最大的安全性.但输血可发生各种危险的并发症,从申请输血到血液输完的任何环节发生疏忽,都可危及病人的生命[2].因此输血的护理非常重要.西京医院心脏外科自1999年元月~2000年8月,共行体外循环手术1700余例,平均每月85例体外循环手术,其中762例术后患者曾经输血.由于我们加强了输血管理,未发生输血反应和护理问题,现将输血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体外循环管道主要应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将手术病人静脉血从体内引出,通过体外循环机氧合后回输至体内的各种管道,包括动脉管道、静脉回流管、左心房引流管、心内吸引管、普通吸引管等,器械护士需要管理并固定各种管道。目前固定体外循环管道的方法多采用纱布缠绕管道后用直有齿钳固定于手术巾上,上述方法的缺点是管道容易打折、扭曲、缠绕、调整管道不灵活,且操作繁琐。一旦需要调整管道时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循环过程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的平衡,减少灌注压的波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安全有效的应用人工心肺机,熟练的手术配合,矫治各心脏手术病人。结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结论不同的手术,相应的配合,合理良好的体外灌注,有效的心肌保护,使病人在体外循环后尽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