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甘肃省裕固族地区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状况,为该地区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期居住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511名中老年居民进行现况调查,检测血浆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①高TC、高TG、高LDL-C血症为该地区人群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2.86%、60.86%、53.62%.②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有关.60岁以上女性TC及LDL-C显著高于男性(P<0.05).③裕固族中老年TC、LDL-C水平高于汉族,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高血压组TC、LDL-C水平与血压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超重肥胖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 该地区中老年居民为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广州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老年居民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状况,为有目的进行血脂异常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期居住在广州市的97例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的222例老年居民进行现状调查,检测不同地区、民族、性别人群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水平.结果 ①广州汉族老年居民血脂异常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高TG、高LDL-C的发病率高(P<0.05).②连南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无性别、民族差异.③与连南汉族女性和连南瑶族女性比较,广州汉族女性高TC、高LDL-C的发病率明显较高(P<0.01、P=0.01).④与连南汉族男性、连南瑶族男性比较,广州汉族男性高LDL-C的发病率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 本研究中环境地域、饮食习惯、体力锻炼等因素较种族遗传和性别因素对血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成年SLE患者540例作为SLE组,按1∶2比例在体检中心选取与SLE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 0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血脂水平,并对SLE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LE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LE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C和LDL-C水平与狼疮肾炎(β值分别为0.695、0.437)、激素治疗(β值分别为1.195、0.715)、补体C4水平(β值分别为4.817、3.382)、24h尿蛋白量(β值分别为0.112、0.078)呈正相关(P均<0.01),与血浆白蛋白水平(β值分别为-0.107、-0.077)、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β值分别为-0.021、-0.014)呈负相关(P均<0.01);TG水平与狼疮肾炎(β=0.359)和24 h尿蛋白量(β=0.045)呈正相关(P均<0.05),与男性(β=-0.605)、年龄(β=-0.014)和血浆白蛋白水平(β=-0.053)呈负相关(P<0.01或0.05);HDL-C水平与年龄(β=0.007)、狼疮肾炎(β=0.188)、激素治疗(β=0.342)、血脂测定前30 d激素总量(β<0.001)及补体C3水平(β=0.351)呈正相关(P均<0.01),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β=-0.005)呈负相关(P<0.01).血脂水平与SLE病程、病情活动、激素治疗时间、血脂测定前激素日剂量、血清肌酐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住院SLE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血脂水平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6月在解放军305医院进行体检的50岁以上人员1162例,其中男性668例,女性494例,年龄50~89岁。按年龄分为四组:A组(50~59岁)、B组(60~69岁)、C组(70~79岁)和D组(80~89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4项测定,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年龄以及各组不同性别间血脂水平和异常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男性血脂总体水平比较,女性TC平均水平升高(P0.05),而血脂HDL-C、LDL-C和TG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B、C、D各组中,与男性比较,女性血脂检测指标均有升高(P均0.05)。各组男性,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增加。结论在男性人群中,随年龄增长,血脂水平降低,血脂异常率升高。而女性随年龄增加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高TC血症和高LDL-C血症发生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上人群,男性与女性血脂水平有明显差异,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陈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283-3285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50例CAD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体检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结果 观察组高UA、高血糖、LDL-C升高及HDL-C降低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UA、血糖、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AP组、UAP组、和NSTEMI组血UA、血糖、TC、TG、LDL-C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结论 高UA血症在CA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UA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疆汉、维、哈民族血脂水平,了解其血脂水平分布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呼图壁县、托里县、托克逊县、和田市、喀什市为调查点,收集年龄18~70岁的汉、维、哈居民共2 585人,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 (1)所调查人群中共有1 474人符合血脂异常诊断。其中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最多,占61.5%;其次是混合型血脂异常,占27.5%;高TG血症占6.4%;高TC血症最少,仅占2.2%。(2)汉、维、哈民族血脂水平的比较:TC及TG水平,汉族与维吾尔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5);HDL-C及LDL-C水平比较,哈萨克族HDL-C水平最高,其次为汉族,维吾尔族HDL-C水平最低,哈萨克族LDL-C水平最低,维吾尔族LDL-C水平最高(P0.05)。(3)汉、维、哈民族不同性别血脂水平比较:汉、维、哈民族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维吾尔族女性的LDL-C水平高于汉族女性(P0.05)。(4)汉、维、哈民族不同年龄段血脂水平比较:汉、维、哈民族T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不同民族血脂水平存在差异。与哈萨克族人群相比,汉族与维吾尔族TC、TG、LDL-C水平较高,而HDL-C水平偏低。差异可能与性别、年龄、生产方式、饮食结构、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常程  赵莘瑜 《山东医药》2008,48(2):49-50
对134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55例体检健康血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血尿酸(UA)、血脂TC、HDL-C、LDL-C、TG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结果观察组UA、TC、LDL-C、T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者(76例)UA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 (P<0.05),HDL-C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UA、LDL-C与TC呈正相关.认为IMT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Ua测定有助于反映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增厚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脂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降脂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随访的非透析CKD患者397例,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2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脂差异,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97例CKD患者中52.1%三酰甘油(TG)、41.0%总胆固醇(TC)、47.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8.8%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CKD组TG升高率、HDL-C降低率较对照组高(P均<0.01);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脂药的使用率为16.5%.女性患者TC、LDL-C较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与低HDL-C相关.回归分析发现TG的独立正相关因素是体重指数(BMI)(P=0.033),TC与血肌酐呈负相关(P:0.022),HDL-C与BMI、血肌酐及血白蛋白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5,0.007,0.020).年龄、尿蛋白量对CKD组血脂没有影响.结论 CKD人群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三酰甘油血症更突出;影响CKD血脂的因素较复杂,最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及血肌酐;目前降脂药的使用率很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体脂肪分布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0 ~2011年吉林农村整群抽样1 332名40 ~70岁朝鲜族和汉族中老年进行体检,采用日本TANITA株式会社生产的BC-600型体成分计测定体脂肪指标,检测血脂指标,分析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率(BFP)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6.4%,朝鲜族高于汉族(P =0.001),血脂异常组体脂肪指标和血脂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BMI、WHR和BFP均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腹型肥胖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全身肥胖组(P<0.05).腹型肥胖组TG异常检出率高于全身肥胖组,而HDL-C异常检出率低于全身性肥胖组(P<0.05).结论 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体脂肪分布与血脂异常指标和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测脑梗死患者(99例)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与对照组(101例)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血清TG、TC、LDL-C、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LDL-C、HCY水平均与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和血清HCY水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牛秀明  官波 《山东医药》2008,48(20):26-27
将30只高脂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非诺贝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非诺贝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后两组分别采用非诺贝特100 mg/kg,35 mg/kg灌胃1次/d,高脂组以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血脂(TC、TG、LDL-C和HDL-C)及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并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值相比,高脂组血清TG、TC和LDL-C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TC、TC和LDL-C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高脂组(P<0.05),TG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组的血清LPL活性和肝PPAR-α/β.actin灰度比值明显高于高脂组(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1).认为非诺贝特可使血清LPL活性增加,并上调肝脏PPAR-α基因表达,且与剂量相关联,此可能为其降脂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牙周炎患者的血脂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牙周炎、血脂异常和hs-CRP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中随机纳入6 190人,年龄在20~89岁.按年龄分组分为:20~40岁组、41~65岁组、≥66岁组;按是否患牙周炎分为:牙周炎组和非牙周炎组;按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分为对照组、单纯血脂异常组、单纯牙周炎组和牙周炎+血脂异常组.对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和hs-CRP检测.结果 与非牙周炎组比较,男性或20~40岁组的牙周炎患者hs-CRP三个水平段(1~3 mg/L、3~10 mg/L和>10 mg/L)的构成比明显升高,而41~65岁组牙周炎患者仅1~3 mg/L和3~10 mg/L两个水平段构成比升高.与单纯血脂异常组比较,单纯牙周炎组TG、LDL-C、lpa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而牙周炎+血脂异常组TC、TG、LDL-C、LDL-C、lpa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 牙周炎与血循环中hs-CRP水平升高相关,而牙周炎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和hs-CRP水平较单纯血脂异常者或牙周炎患者高.因此,在治疗牙周炎的同时,积极预防血脂异常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及与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针对社区EH患者,应用双氢克尿噻2周,根据血压达标情况加用尼群地平(A组,68例),或继续维持小剂量双氢克尿噻(B组,67例)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2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P<0.05~0.01);3个月末B组TC、TG、LDL-C、HDL-C无变化(P>0.05),A组用药后TC降低(P<0.01).2组间TC、TG、LDL-C、H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EH患者对血脂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89例,随机分为3组,即普伐他汀组(10 mg/d, n=64)、非诺贝特组(200 mg/d, n=63)、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10 mg/d 非诺贝特200 mg/d, n=62),治疗12周;12周时单药治疗血脂水平未全部达标者再随机分为3组,即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20 mg治疗组及非诺贝特组,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下降的幅度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值均<0.01);TC、LDL-C、TG 3项全部达标率也高于单独用药组(P均<0.01).(2)单独用药血脂参数未全部达标者(n=35)改为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TC及LDL-C下降的幅度与普伐他汀20 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降低TG及升高HDL-C幅度高于普伐他汀20 mg组(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用非诺贝特组比较, 降低TC、LDL-C、TG及升高HDL-C的幅度高于非诺贝特组(P值<0.01或<0.05);联合用药组3项全部达标率为44%,而普伐他汀20 mg组及非诺贝特组全部达标为21%、17%(P值均<0.01).(3)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 小剂量普伐他汀(10 mg/d)与非诺贝特(200 mg/d)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社区居民体脂含量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脂含量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市某社区居民759例,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分为血脂正常组240例、血脂异常组519例。分别观察两组体脂含量、TC、LDL-C、HDL-C及TG的水平。结果血脂异常组的体脂含量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受检者的体脂含量与TC、LDL-C、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0.12、0.11,P均〈0.01)。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性体脂含量22.65%、女性26.85%可作为判断血脂异常的切点。结论体脂含量对预测血脂异常有一定的价值,对男性体脂含量大于22.65%、女性大于26.85%的人群有必要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测,以早期发现血脂异常,从而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非HDL-C的关系,为壮族高血压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壮族高血压患者200例,以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组80例和未合并组12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测定TC、TG、LDL-C、HDL-C、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IR指数(HOMA-IR)和非HDL-C,分析非HDL-C与IR等指标的关系。以非HDL-C水平进行四分位,分为上四分位组51例和下四分位组48例,并分析HOMA IR等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TC、TG、IDL C、非HDL C和HOMA IR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5,P<0.01);与未合并组比较,合并组患者空腹胰岛素、非HDL-C和HOMA IR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5)。与下四分位组比较,上四分位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和HOMA-IR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壮族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脂代谢紊乱和IR。非HDL-C与IR密切相关,是临床上评估糖、脂代谢异常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3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养心颗粒组、异山梨酯(消心痛)组、阿托伐他汀组.应用球囊损伤颈总动脉、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 复制成近似人类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采用酶标法检测血脂含量.结果 8周末各造模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心颗粒组TC、LDL-C降低,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与8周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心痛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实验模型的血脂水平,从而减轻高脂血症损害动脉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HbA1c与载脂蛋白A5 (ApoA5)及血脂的关系.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98例、IGR组87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 100名.比较各组HbA1c、ApoA5、TC、TG、LDL-C和HDL-C水平. 结果 T2DM、IGR组HbA1 c,TC,TG,LDL-C高于NGT组,ApoA5、HDL-C低于NGT组(P<0.05);T2DM组HbA1 c,TC,TG,LDL-C高于IGR组,ApoA5、HDL-C低于IGR组(P<0.05).糖耐量异常程度与血浆ApoA5呈负相关,ApoA5与TC,TG,LDL-C,HbA1c,HOMA-IR,BMI和WHR呈负相关,与HDL-C及HOMA-β呈正相关. 结论 ApoA5可能是HbA1c与脂代谢异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选取T2DM患者132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根据ACR分为A组(43例)、B1组(52例),B2(35例)N组(35例).分别测定TG、TC、HDL-C、LDL-C、ApoA、ApoB、HbA1及ACR.结果(1)DM各组间TG、LDL-C、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2)血脂及Apo各水平在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CR与TG(r=0.614)、LDL-C(r=0.368)、TC(r=-0.412,P<0.05)吴负相关.结论DN较DM患者伴有更明显的血脂及载脂蛋白代谢紊乱.脂质紊乱与DN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东莞市东部地区35岁以上居民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横沥镇35岁及以上的19 058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检测。结果完成问卷调查、血脂检测共9 921人。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35.47%。TC、TG、HDL-C、LDL-C浓度分别为(5.20±1.02)mmol/L、(1.56±1.34)mmol/L、(1.49±0.38)mmol/L、(3.03±0.90)mmol/L。血脂异常类型以高TG、高TC为主。男性49岁以下年龄段组的TC、LDL-C浓度及LDL-C血症患病率较女性同年龄段组高,50岁以上较女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TC、TG、HDL-C浓度及高TC、高TG、低HDL-C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市东部地区35岁以上居民TC、TG、LDL-C浓度及高TC、高TG、高LDL-C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类型以高TG、高TC为主;中年男性及更年期以后女性血脂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