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建立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发病过程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喂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高脂肪膳食5周,诱发出胰岛素抵抗.继之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腹腔注射)导致胰岛素代偿性分泌障碍,诱发高血糖症。应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与常规饲料喂养大鼠相比,高脂膳食组的葡萄糖输注率显著降低,空腹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STZ注射后1周高脂膳食组大鼠血糖中度升高,血胰岛素下降,但仍高于普通饲料喂养组,且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继续存在。高脂饲料喂养组及高脂饲料+小剂量STZ注射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通过高脂膳食结合小剂量STZ注射成功复制出了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它是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药物研究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优化建立操作简便、条件稳定、成模率高、造模周期短、具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 6周龄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水禁食18 h,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菌素(STZ)溶液35mg·kg-1,注射后继续禁水禁食1 h;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结果 STZ注射后14 d空腹血糖值稳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符合糖尿病标准,空腹胰岛素水平接近对照组,成模率93%,模型死亡率0%。结论成功制备了2型糖尿病模型,优化了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及提高了成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大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监测不同时点大鼠的随机血糖连续两次大于16.7mmol/L,造模成功.结果:对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可复制试验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论:腹腔注射STZ可诱导大鼠发生Ⅰ型糖尿病,是目前制备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较佳途径.但其稳定性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给予大鼠高脂饲料结合小剂量链脲菌素(30 mg·kg-1)制备T2DM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柚皮苷高剂量组(400 mg·kg-1)和低剂量组(200 mg·kg-1),连续给药20 d,测定空腹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岛素、血脂、肝脏MDA含量及SOD的活力.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柚皮苷两剂量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体重减少得到缓解;肝脏SOD的活力显著提高(P<0.01).结论:柚皮苷可以纠正T2DM大鼠的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SD大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制作理想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空腹腹腔一次性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结果造模1周后测血糖均高于16.7 mmol/L。持续观察8周,血糖值始终在建模初期高血糖水平上波动,未见到复转,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胰腺符合糖尿病成模动物胰腺病理变化。结论采用空腹腹腔一次性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出1型糖尿病模型,具有造模方法简便、用药量小、药物毒性较低、胰岛B细胞损害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剂量对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不同文献中STZ的注射剂量不一致。本文以存活率和成模率两个因素为指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结果:50mg/Kg剂量组小鼠虽然全部存活,成模率为0;100mg/Kg剂量组全部存活,成模率20%;150mg/Kg剂量组死亡率达70%,但存活下来的30%全部成模;200mg/Kg剂量组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125mg/Kg是此方法中的STZ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成年SD大鼠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20只健康SD成年大鼠作随机分为DCM组(n=10)、对照组(n=10)。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DCM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DCM模型的建立:对照组以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DCM组使用等量1%链脲菌素腹腔注射。通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为DCM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的血清FBG、TC、LDL-C、TG均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HDL-C较DCM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CM组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基质集聚与纤维化增多。第6周末,两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的IRI、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高糖膳食并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DCM模型,其方法成功率高,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别探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禁食、大鼠性别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血糖及糖尿病模型成模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ip)STZ 30 mg.kg-160、62、64 h后,于晚8时、10时、12时禁食,次日晨8时测大鼠空腹血糖,计算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1)成模率;记录雌鼠和雄鼠一次性ip STZ 30 mg.kg-1后糖尿病的成模情况;首次分别ip STZ(20、25、30、40和50 mg.kg-1),不成模大鼠再次ip STZ(20 mg.kg-1),比较各组间糖尿病成模情况、血糖水平和6周内大鼠死亡情况。结果晚10时和12时禁食组糖尿病成模数(均为8只)较晚8时禁食组成模数(4只)增加1倍,成模大鼠血糖值进一步升高;雄鼠糖尿病成模数(7只)较雌鼠成模数(4只)增加将近1倍,成模大鼠血糖值进一步升高;首次分别腹腔注射STZ 25、30、40和50 mg.kg-1各组大鼠累计成模率明显高于首剂20 mg.kg-1组;首剂50 mg.kg-1组6周内成模大鼠死亡率明显高于首剂STZ 25和30 mg.kg-1组。结论测大鼠空腹血糖前于晚10~12时禁食优于晚8时禁食;采用雄鼠造模优于雌鼠;首剂采用STZ 25~30 mg.kg-1腹腔注射,未成模大鼠继续采用STZ 20mg.kg-1腹腔注射,糖尿病成模率高,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时的浓度变化。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2例)和糖尿病合并肾病组(31例),而以正常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31例),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反应蛋白(CRP),将组间的C反应蛋白(CRP)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肾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1)。结论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制备T2DM大鼠模型,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每只3 U/d股内侧皮下注射),对照组和DM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股内侧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喂养2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LVEDV、LVESV和SV均明显降低;其他有所增加(P<0.05),胰岛素能显著降低LVFS、EF,对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胰岛素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心功能,可不同程度下调SAN间质胶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胰腺组织mi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腹腔注射+高脂高糖饲料喂饲健康雄性SD大鼠,成模(测血糖≥16.7 mmol/L)后4周,取胰腺组织常规抽提总RNA,采用含有2340种miRNA的芯片检测系统进行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 模型组miRNA表达谱中异常表达(2倍以上)的miRNA共有37个.其中,17个表达上调,20个表达下调.结论 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中,部分胰腺mi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miRNA可能参与糖尿病诱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剂量缬沙坦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疗效是否优于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方法连续人选2010年6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39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160rag、320mg和640mg缬沙坦组。前4周所有患者均服用缬沙坦160rag。在之后的30周内,其中2组增加缬沙坦的剂量。分别采用基线、4周、16周和30周时收集的过夜尿(一式三份)来评估蛋白尿。结果在第4周时,各组的白蛋白尿均显著减少(P〈0.001),之后,缬沙坦320mg组和640mg组的白蛋白尿出现非常显著地减少(P〈0.001),而160mg组只有中等程度的进一步减少(P=-0.03)。至30周时,缬沙坦640mg组白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是160mg组的2倍(P〈0.01)。高剂量组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与剂量增加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结论高剂量缬沙坦减少白蛋白尿的疗效优于常用剂量160mg.且明显与血压无关。因此,至少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较高剂量的缬沙坦,这不是为了控制血压.而是要获得最佳的组织保护。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并低镁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 )并发低镁血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1 4 4例 2型DM其中并发低镁血症的 38例病人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型DM病人低镁血症的发生率为 2 6 39%。血清镁浓度与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以及DM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结论 2型DM病人有较高的低镁血症发生率 ,FBG、HbAlc以及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病人低镁血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黛力新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黛力新,30例)和对照组(未服用黛力新组,30例),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抑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率(43.3%)和有效率(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7%和36.7%)(P<0.01);治疗组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黛力新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X受体(LXR)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不同时间段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分别于4、8、12周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测定体质量、血糖、血肌酐、尿蛋白定量(24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法测定4、8、12周LX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提示,从实验第4周开始,LXR表达量开始提高,12周达到最高(P<0.05);蛋白印迹法结果可见4周开始增加,12周表达达到高峰。8周高于4周,12周高于8周(P<0.05)。结论实验组肾小管上皮细胞LXR的表达下调在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中起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泽富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5,15(6):42-44
目的研究国产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国产阿卡波糖胶囊50 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进口阿卡波糖片剂50 mg,tid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降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PBG)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8周后,治疗组、对照组降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75.00%,降餐后2 h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83.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照组成本分别为707.16元、801.80元。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54.1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效果好,成本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方法 60例择期手术全麻病人等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T2DM(D组)和非糖尿病(C组)两组.全麻诱导时,快速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两组的肌松起效时间、临床时效、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 与C组比较,D组肌松起效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临床时效、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T2DM患者罗库溴铵的临床维持时间延长,恢复时间亦延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国产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国产阿卡波糖胶囊50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进口阿卡波糖片剂50mg,tid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降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8周后,治疗组、对照组降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75.00%,降餐后2h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83.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照组成本分别为707.16元、801.80元。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54.1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效果好,成本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