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最主要原因,机械通气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研究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情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祚明  海镇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650-2651,2654
目的 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哮喘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效果。结果 应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有明显好转改善。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哮喘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文翔 《中外医疗》2013,32(5):40-40,42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脱机成功率较高,VAP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利于成功脱机、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因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好转后的严重COPD 68例患者近1年随访,其中34例为治疗组,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4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及家庭氧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近1年血气指标中PaCO2、PaO2的变化,以及COPD急性加重频率,同时了解NIPPV开展存在的问题。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PaCO2明显下降(P〈0.05),PaO2得到增高(P〈0.05),同时COPD急性加重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长期NIPPV可以改善严重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同时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复机械通气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并与56例呼吸衰竭未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 COPD患者60例中,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碳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COPD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措施。机械通气为治疗患者的原发病争取了时间,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机械通气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COPD急性加重而机械通气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5年随访。结果:急性期死亡3例,9例一次性撤机成功,3例经间断撤机成功,随访12例患者,1年生存9例(75.0%),3年生存7例(58.3%),5年生存4例(33.3%),1年内重复使用呼吸机3例(25.0%)。结论:COPD急性加重机械通气能减低急性期死亡率,但其撤机困难、复发性高、预后差。因此对COPD患者是否行机械通气要从其必要性、可行性、危险性及社会、 经济因素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五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53-153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通过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降低呼吸功能的消耗,对呼吸衰竭病人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目前,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已有较多成功的经验。NIPPV的适应症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较轻的呼吸衰竭。下面就我院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使用NIPPV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79例,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观察患者上机前30min和上机后2天的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费用与并发感染等指标。结果:有创通气30min后PaO2升高、PaCO2下降、pH恢复明显快于无创通气组(P〈0.01)。但2天后两组PaO2、pH、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无创通气组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费用、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P〈0.01)。无创通气组明显嗜睡9例(23.9%),其中7例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清醒,无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急性加重42例机械通气56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次中脱机成功45例次(80.4%)、好转出院32例(76.2%)。死亡5例(11.9%),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该病的重要手段;对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反复机械通气可延长生存期。重要的是掌握好适应证,正确选择人工气道的方法,恰当应用机械通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28例患者好转出院。4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鼻(面)罩而改用气管插管治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2.
秦勇  陈再蓉 《西部医学》2007,19(3):372-37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型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经常规治疗(对照组)和35例经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并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BiPAP治疗后2小时及1、2、3天的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也分别低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20例,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经口鼻面罩NIPPV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24h及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临床征象(神志、呼吸、心率)等。结果通气后3、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pH明显上升(P〈0.05),PaCO2、呼吸、心率明显下降(P〈0.01),所有指标显著改善。16例患者成功脱机,有效率达80%(16/20),2例改用有创通气,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2例自动出院。结论双水平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纪颖  王心杰 《医学综述》2012,18(8):1249-125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23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5例),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作为缓解期组。另选本院的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且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IL-8、TNF-α参与了COPD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整个COPD病程始终,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陈葛慧  赵晓政  陈枝敏 《浙江医学》2010,32(11):1688-168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反复急性加重,可导致呼吸功能不断下降,最终引发呼吸衰竭而死亡。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但建立人工气道后,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致治疗过程反复,撤机延迟,甚至造成呼吸机依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PQ、PCO2)和生理指标(RR、HR)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PO2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RR、HR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BIPAP呼吸机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PO2,降低PCO2,降低RR、HR,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有创压力支持通气治疗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36例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需要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国伟康Bi-PAP AVAPS双水平呼吸机,配置合适的鼻罩或面罩,选择S/T控制模式;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应用GALILEO Gold伽利略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通气过程中的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结果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H值(7.39±0.14)、PaO2[(8.9±1.3)kPa]、PaCO2[(6.7±0.8)kPa]三指标改善与对照组[(7.30±0.12)、(8.1±1.0)kPa、(7.3±0.9)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2.069、2.11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体征变化[RR(18±5)次/min、HR(87±6)次/min]与对照组[(22±6)次/min、(93±9)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2.353,均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明显提高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且比常规机械通气脱机方便、舒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的原因。临床上常规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疗效欠佳。重症患者须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9.
任佩莲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07-100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无创通气对其的影响。方法对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予以无创通气,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10例。比较无创通气治疗前后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前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氧分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创通气后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明显降低,氧分压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无创通气能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抗感染、平喘及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和FEV1/FVC均明显改善,SaO2和P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